固态硬盤(SSD)日漸趨于硬盤的主流。一名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普通消費者,在選購固态硬盤(SSD)時看着産品介紹上面各種各樣、不明覺厲的數據指标多少都會感到無所适從。從普通的消費者角度出發,他們在選購固态硬盤(SSD)時,最最最關注的點無非是"硬盤容量"與"硬盤壽命"。硬盤容量在産品介紹上是可直觀可見的,而硬盤壽命卻無法在産品介紹上直接獲取信息。
那麼固态硬盤(SSD)的使用壽命是否可以估算得出呢?
答案是可以的!并且估算正離不開産品介紹上的數據指标,先上估算公式,再教教大家硬盤的壽命是怎樣估算的吧!
(以上公式來源自網絡)
實際容量:實際容量并不是産品介紹上的硬盤容量,實際容量需要在硬盤容量的基礎上多考慮"使用率"的因素,一般的硬盤使用率可以在95%以上。
P/E次數:即擦寫次數。一次擦寫的概念是:對全部容量大小的數據的一次寫入操作。例如一張容量5G的SD卡,一次存入大小恰好是5G大小的數據,就完成了一次擦寫。而擦寫次數的多少是由硬盤所使用的閃存類型決定的。當前的閃存的類型有四種:SLC、MLC、TLC和QLC,他們支持的擦寫次數的區間依次是1萬至10萬次,3000至5000次,1000至3000次,1000次以内。其中TLC是市面上大多數硬盤産品采用的閃存類型。
在大概了解公式的計算要素之後,我們可以來估算一下一款實際容量的240GB、P/E次數為1000 的固态硬盤在每天讀寫50GB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多久呢?
240 X 1000/50 X 365≈13(年)
13年的硬盤壽命乍看之下的确很美好的,但事實是硬盤一般都達不到公式計算的水平。那是因為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一個因素:寫入放大。
何謂"寫入放大"?寫入放大是指實際執行寫入的數據量是理論寫入數據量的多倍現象。閃存由于其擦寫機制限制,在寫入數據時可能會出現先擦除改寫緩存數據再寫入數據的情況。那麼實際寫入的數據量就等于擦除改寫的數據量加上寫入的數據量,實際寫入的數據與理論寫入數據相比就呈現多倍放大。例如,寫入4KB數據,實際寫入512KB數據,寫入放大整整是512/4=128倍。
"寫入放大"會加速固态硬盤的損耗,堪稱"硬盤壽命的殺手"。
誠然,降低寫入放大率可以延長固态硬盤(SSD)的使用壽命。但降低寫入放大率不是使用者所能做到的,而是要看廠商在諸如主控、OP(預留空間)、GC(垃圾回收)等固件技術實力如何。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固态硬盤的壽命可近10年左右。10年時間固态硬盤(SSD)一般都可以達到至少五年工齡,WD Blue™ SN550 NVMe SSD則向消費者提供了五年質保的承諾。五年時間也足以讓我們等來新一代存儲産品的粉墨登場。
固态硬盤(SSD)的剩餘壽命是硬盤整體健康狀态的“點式”體現,為了幫助您全面有效地了解您的硬盤的健康狀态,在此向您推薦“西部數據固态硬盤儀表盤(SSD Dashboard)——一款專屬于西數固态硬盤産品、完全免費的綜合性健康軟件。詳情可見之前的文章哦。
在期待新一代存儲産品面世的時間十年裡
WD Blue™ SN550 NVMe™ SSD 願與你翹首以待
WD Blue™ SN550 NVMe™ SSD搭載精工匠心打造藍色核"芯"
順序讀取速度高達2400MB/S,随機讀寫高達405K IOPS
(以上是1TB容量内部測試數據)
小巧身姿,散熱更優;低耗高效,可靠持久
立足現在,心向未來
西數,始終在存儲發展路上攀越高山,奔赴遠方的星辰大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