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注銷該平台的一切信息?信息洩露引發反思?互聯網下的個人隐私誰來保障?
筆者之前了解到:征信之亂:數據基本靠黑市的互聯網征信公司,也能估值幾十億?當企業需要承擔社會責任的時候,這個責任能否對得起網民的信任!
1998年,中國互聯網時代的言論自由進行了長達十幾年之久,互聯網下的人性面目變得同樣面目可憎,線上鍵盤下,線下斯文人;往往出現的人肉搜索,隐私曝光激發起了人們的興趣,也讓人們驚醒,互聯網下的個人隐私,這麼不值錢?
2016年12月,支付寶推出的社交屬性圈子、AR紅包等功能後,2017年,即将開始社交大戰的支付寶被爆出熟人可更改支付寶信息?驚醒了許多有錢人?支付寶加好友後,居然可以直接盜取賬戶,産品流程設計的漏洞,這個功能讓更多的人遠離了支付寶社交的需求。
支付寶的事件隻是最近比較火熱的一次,互聯網的時代,個人隐私洩露的事件此起披伏,從雅虎數億信息洩露被盜,網易郵箱信息洩露,百度大批量賬戶被盜,京東大批量信息洩露,甚至于12306火車購票信息也被洩露!各大企業手裡的網民數據信息被撞庫等等手段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信息洩露的危害,嚴重影響了對生活和社會的安全感。
近期,筆者無論從共享單車、租房平台甚至于玩個遊戲都需要綁定身份證信息,綁定銀行卡,支付寶等驗證身份的平台,信息安全成為互聯網必須綁定的一個條件,綁定信息後,我們的隐私和财産安全,誰來給保障?近日了解到,一家依靠黑色産業鍊的倒賣用戶和企業信息的機構,居然市值幾十億元,而這家企業居然合作了數百家互聯網企業?這個新聞駭人聽聞,卻沒有引起大的反響,因為沒有人知道販賣的這部分信息是否有自己的個人隐私。部分征信和數據公司,直接從黑市上購買數據,甚至雇傭黑客去盜取數據,一家如此起家的公司,估值已達幾十億;一些急于變現的公司,各地招聘代理,推銷征信報告,年流水上億;而專門做這種備案交易的“中間人”已出現,并公開叫賣征信公司的備案。
筆者從各個新聞平台看到一個文章,既然你保護不了我的隐私數據,那麼我就要行使數據删除權!
按《網絡安全法》的規定:
第四十三條 個人發現網絡運營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删除其個人信息;發現網絡運營者收集、存儲的其個人信息有錯誤的,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予以更正。網絡運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各個平台非要求實名認證的軟件和功能已經違反了和用戶“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約定,用戶顯然有權力要求平台方面删除一切關于自己的隐私信息。
我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對公民隐私信息的保護,對于目前互聯網行業的“黑色産業”始終持堅決打擊的态度。用戶隐私數據大規模洩露事件,已經在普通用戶中間引發了嚴重的不滿情緒,政府方面未來會采取怎樣的行動,将可能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對互聯網監管和公民隐私保護的依法治理能力。
筆者最後呼籲:網民認可平台對于用戶信息的真實性驗證;但是當用戶想退出該平台,是否能行使數據删除權?數據保留多久成功删掉?不會在該平台有備份,這是網民的真實想法,也是一次網民和平台的對抗,個人隐私安全的革命真的也是需要立法來解決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