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個關鍵詞來形容哔哩哔哩(以下簡稱B站),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彈幕”。11月29日,B站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發布2021年度彈幕——“破防了”。對此,B站給出的官方釋義是“破防了,表示心理防線被突破後,産生不可抑制的震動。”
“破防”是一個從格鬥遊戲之中衍生出來的詞彙,在早期的格鬥遊戲裡為了鼓勵玩家們主動攻擊、提升遊戲的對抗性,遊戲開發者設計了“破防”的概念,即就是玩家在一段時間内連續攻擊防禦狀态的對手,會使得對手出現短時間不可對其進行操作的硬直狀态“防禦崩壞”(guardcrush)。伴随着千禧一代、E世代成為網民的中堅群體,“破防”從遊戲術語走向了大衆化,用來形容外部刺激突破了人的心理防線,導緻情緒異于常态。
B站選擇“破防了”作為今年的年度彈幕,因為這個詞實現太萬能了。在B站的描述之中,無論是被影視動畫中某句台詞戳中淚點,或是在饑腸辘辘時被一個美食視頻暴擊,或是被奧運健兒的拼搏瞬間所鼓舞,亦或是與一個個承載時代記憶的名字告别,隻要用戶産生了情感震動,都可以發上一條“破防了”的彈幕來表達共鳴。
為什麼“破防”會成為B站用戶們今年最愛發的彈幕,原因其實很簡單,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帶來的影響之下,全球經濟都在走向不景氣,年輕人們的焦慮與日俱增。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團隊在今年4月發布的2020版“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心理健康指數的年齡差異顯著,18至25歲左右的年輕人心理健康問題最多。
更關鍵的一點是,“破防”是一個相當中性的詞彙,并不是一個在正常語境下帶有消極意義的詞語,使用“破防”更加适合中國人含蓄内斂的特質。網友們喜歡用“破防”,也是因為它的含義足夠多元,用網友的話來說,開心也可以破防,悲傷也可以破防,氣憤也可以破防,既有自嘲也能調侃,還能表達喜歡青睐,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場景。
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B站每年都會公布年度彈幕。2017年的“囍”是B站CP文化造就的産品,代表了“囍”這個中國民俗文化符号,在年輕人的不斷創作演繹下,被賦予了新的文化含義。這一年是B站開始從小衆的二次元網站走向大衆視野的一年,選擇“囍”作為年度彈幕是B站向外界展示其有能力塑造的互聯網潮流文化的能力。
到了2018年,年度彈幕“真實”在10億條彈幕之中出現了477065次。在2019年,成為年度彈幕的是“AWSL”,B站用戶總共發送超14億次彈幕,其中發送年度彈幕“AWSL” 3296443次。在2020年,B站用戶發送了超22億條彈幕,其中年度彈"爺青回”出現5420359次。從“囍”、“真實”、“AWSL”到"爺青回”、“破防了”,每一年的年度彈幕都是這一年B站社區的風向标。每年的年度彈幕,既是對過去一年流行文化趨勢的總結,也是對這一年中最具共鳴的社會情緒的呈現。
不過,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B站選擇出的年度彈幕,無一例外的都是“梗”,很多人肯定會說,這不就是“文字失語症”,不用梗都不會好好說話。然而,這其實是B站彈幕文化的必然結果。作為一種即時互動方式,彈幕直觀地呈現了觀衆對特定内容的共情反應,它帶有互動的特質,但更為突出的是即時性、瞬時性,是一種短促語言的為主的形式。
别看B站的彈幕之中經常有“字幕君、解說君、科普君、劇透君”,但它們從來都不是彈幕的主流。因為,彈幕這種既帶有互動性,卻隻是單位時間内信息量較低的視頻内容的補充,其實并沒有給用戶提供一個合适的互動場所,這意味着彈幕天然更加适合“複讀”,而還有什麼比作為網絡流行語的“梗”更加适合複讀的呢?
歸根結底,彈幕文化是一種消解意義的文化,沒有意義正是它的意義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