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沿海地區,有很多帶“厝”字的地方,比如福州的陳厝、梁厝,泉州的肖厝、曾厝,還有廈門的曾厝垵更是著名的網紅打卡點。這些厝是什麼意思呢?在福州話中,“厝”(音cuo)指代人居住的房屋。比如“轉厝”,就是“回家”的意思。
這篇文字就帶大家去看看一片古厝,位于連江的三落厝。“砻砻粟,粟砻砻;糠養豬,米養人”。這是一首在連江廣為流傳的民謠,說的就是丹陽的三落厝。
三落厝古老且年輕着。說它年輕--2013年,連江縣在全縣旅遊資源普查調查中,重新“發現”了這座古民居,并認定其為迄今為止連江發現的保護得最好、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古民居。
可它确實很古老,三落厝現址原為當地張氏家族住宅,建于唐末景福年間,也是連江曆史上第一位進士張瑩的故居。現存的古厝為清代所修建。
三落厝位于連江縣丹陽闆頂村杜棠自然村,距離縣城區約30分鐘車程,離福州也僅一個小時的車程。三落厝為木石結構,依山傍水,由三座水平三進、以過雨亭相連的四合院組成,建築風格與福州南後街、閩清宏琳厝、閩侯白沙等地明清古建築的縱深分布三進格局迥異,有着獨特的研究價值。
現在的三落厝已經被改造成一座民宿酒店,據介紹非節假日期間,普通遊客也可以預約參觀。
若得空閑,一定要住進這老屋裡,聽屋前流水,回歸鄉村。
不想打擾古厝的甯靜,我走到了古厝前的杜棠古村,不大的地方,置身其中,宛如穿越到古村最初的時光,感受唐風遺韻。
古街又叫杜棠水街,引水而建的街市裡有朗鄉藝術館、尚書房(圖書館)、雲裳館(可租漢服)、美食小吃(推薦丹陽肉燕)、紮染、古法造紙、陶藝館、油畫、手繪館(臉譜、風筝、團扇、油紙傘)、手研豆漿等各種店面場所,可以體驗各種特色的傳統工藝。
古街最适合尋個遊人稀少的時段,聽流水潺潺,循聲而來覓得一方靜谧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