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城孔雀城天荟依湖苑?◎青萍(1),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銀城孔雀城天荟依湖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青萍
(1)
京城秋日,服貿又至。一會兩址,再添新意:京北,“鲲鵬展翅”造型的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在天高日晶裡迎來冬奧會後的“首秀”,為服貿會新增2.6萬平方米的展陳面積,又吸引來近200家參展商;京西,首鋼園裡曾經的“工業鏽帶”三高爐,俯瞰着展館内一個又一個“數字化”“元宇宙”的應用場景。
這邊廂“炫彩世界”戲聲剛入耳,那邊廂又傳“數字人”模拟歌聲。這邊是城南星空下露營新消費,那邊是城北運河源悠悠文化帶。數百場論壇縱說數字産業,推進糧食安全;線上線下攜手實踐人工智能,促進數字生産力……徜徉服貿會,仿佛走進了一幅中國服務貿易的 “清明上河圖”,人在畫中行,不難感受到生活之美好、時代之巨變、新發展之步伐、改革開放之偉力。
十年服貿會,十年發展路。從2012年京交會成交額601億美元到2019年成交額1050億美元,從2020年京交會正式變更為“服貿會”,7500餘家企業參展,到去年12000餘家中外企業參展,服貿會十年蝶變,百舸争先。這中國服務貿易的“非凡十年”,也是首都發展的“非凡十年”。十年來,減量、創新、綠色、高質量、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如閃光的璎珞,始終引領着新時代首都發展的大潮滾滾向前。
2020年、2021年、2022年,主席連續三年為服貿會發表重要緻辭或者賀信,闡釋“發展”的主題,指明“未來”的方向,同時為中國服務貿易,也為建設具有首都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搭就頂層設計、釋放政策紅利:2020年,明确支持北京打造“兩區”(即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2021年,明确提出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2022年,再度強調“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不斷放寬服務領域市場準入”。
9月1日,從2022服貿會“北京主題日”上傳來好消息,在本屆服貿會上58個項目集體簽約,累計簽約額1024億元。兩年來,“兩區”建設重大項目庫累計入庫項目6784個,已落地出庫項目3291個。今年1-7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35.8億美元,同比增長29.9%。其中,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43.6億美元,顯示了跨國公司對北京的投資信心。此外,北交所也亮出了成績單:截至8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06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家,總市值達2000億元,公開發行累計融資227.57億元。
一串串數字的背後,是中央政策的紅利之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之源,是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率先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首都之責。
(2)
北京青年報記者連日來逛服貿各區展陳,聽到高峰論壇說“栽桐”,看到發布政策談“引鳳”,不免讓人眼前閃出三個大字:快、誠、惠。
先看“快”——昌平區實施“報備即審批”,22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了企業端的“随申請、随認定、随報備”,同時為高端人才打造“一站一室一廳一平台一中心”的便利化服務體系;順義區列舉重點項目,協調各部門1小時内完成工商注冊;朝陽區通過“一對一”服務,持續推動外資大項目落地;西城區首創“政府 企業”雙管家模式,為企業開設直通車、推送展示窗……
再看“誠”——朝陽區在全市率先建設首個集招商服務和政務服務于一體的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北京商務中心(CBD)招商服務中心。管委會制定了環環相扣的“七清單”管理模式。針對思賢若渴的“目标企業清單”,編制了九大門類高精尖産業引資目錄;招商後,管委會相關部門即以“借問酒家何處有”的服務問清企業訴求,形成“企業需求清單”;然後,再據此進行“栽桐引鳳”的制度安排,形成“創新政策清單”;與此同時,要以“耕犁千畝實千箱”的“老黃牛”身份梳理“拓荒”任務,形成“年度任務清單”;接下來,要向目标企業實實在在亮出區域内“家底”,形成“項目空間資源清單”;項目落地後,幫助企業形成“稻花香裡說豐年”的“企業收獲清單”;最後,由政府整合資源,形成“成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宣傳清單。
三看“惠”——這次服貿會期間發布的很多政策集成,無不體現問題導向、企業期盼。例如針對生物醫藥企業科研困境,北京建立了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制度;針對企業跨境貿易投資需求,北京實施了一系列本外币一體化資金池等政策;針對重點行業企業人才緊缺,北京發布了《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2.0版)》,釋放北京歡迎國際人才的積極信号。
(3)
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擦亮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金字招牌。服貿會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簽下一個個具有“含金量”的大單,更在于其所傳遞的理念——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據了解,近期北京已經形成了138條營商環境創新改革成果清單,從拓展企業“一網通辦”業務範圍,暢通企業“入”;到下放部分工程資質行政審批權限,解決企業“堵”;從培育數據要素市場,讓企業“長”,到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令企業“快”……北京的改革,從最初的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後來的全面推進、厚積成勢,再到當前的系統集成、精準施策,已經形成了系統化的觀念和“清單化”的思路。在9月1日舉辦的服貿會北京主題日上,當北京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中貿易協會、戴德梁行咨詢有限公司、三菱日聯銀行、普華永道、中外企業家聯合會、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等8家行業翹楚從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領導手中接過獎牌,成為“投資北京”首批全球合作夥伴時,在掌聲、燈光和彼此充滿互信的笑意裡,人們看到了一條“開放北京 、驅動未來”的金光大道。
綠色發展融入生産、滲透生活。隻有綠色發展才是永續發展,它體現在生态保護、環境建設、生産制造、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各領域。“減排”“減碳”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在本屆服貿會,從小小打印機的“ 冷打印”到城市地下管道改用竹質,從家用光伏闆發電到“健康建築”裡的水循環利用……各個展區裡,無數綠色技術和綠色理念的悄然實施,正在不知不覺把我們帶向質樸而時尚、簡約而人文的生活中去。
數字也是生産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标杆城市,是北京在“五子”布局的緊要處落下的關鍵一子。在本屆服貿會徜徉,我們看到了機器臂育苗,這是數字化農業的一個場景;我們看到了AI技術批改作業,這是數字化教育的一種應用;我們看到了智慧倉儲如何精準分揀,這是數字化供應鍊的一個環節;我們還看到了“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實時的雲、可靠的網、精确的圖”高級别自動駕駛示範工程正在首鋼園裡全速推進……
正如來自本屆服貿會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上所透露的信息,算力已經成為繼馬力、電力之後的新型生産力,是推動數字經濟的力量源泉。朝陽區常務副區長崔小浩說:朝陽區引入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第一次實現了“數據可用不可見”,讓數據真正流動起來,變成實實在在的資産。北京市“兩區”辦專職副主任劉梅英說:數據變成資産後,還要進一步變成資本,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4)
服貿會的舞台上,滿懷理想、創造力十足的年輕人從未缺位。北京科技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85後副教授李國良此番攜帶團隊研發的“高能脈沖紫外線消毒機器人”亮相服貿會懷柔展區。他談起這款可在5秒内完成對新冠病毒消殺的機器人産品時感慨頗多:“開會連軸轉,通宵做實驗,翻看文獻成習慣。從光源類型到産品外觀,各項技術逐項攻克,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特别難的時候,一想到将來産品會給防疫事業帶來的積極作用,就又默默埋頭幹起來。”對艱難的研發過程他如數家珍:“真是一關一關闖,一關一關過,其中最難的是設備燈源的研發……”
中國郵政寄遞事業部市場部副總經理沈靜已屆不惑,但她從三十歲開始就伴随着服貿會“成長”。她說,十年前參展,她介紹的“産品”僅限于郵票,而今天她策展的卻是“聲音郵局”等網紅打卡項目。從手寫信件到可掃碼看動畫的快遞信封,從牛皮紙袋到可回收的紙箱,在沈靜心裡,有一條十年服貿會繪就的綠色發展“上行”曲線。
本屆服貿會上,北青報記者還發現了一個也許是年齡最小的00後“參展商”小胡同學,他攜帶自己的發明——腹壁式管道機器人亮相文旅專題展“青創北京”主題展。他希望這款精心研制的機器人能夠通過服貿會的平台盡早轉化為“生産力”。本月剛剛考取北京郵電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小胡同學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都非常感興趣,借此次服貿會希望看到這些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
在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曾經用“理想的追夢人”“事業的生力軍”為青春點贊。十年服貿,我們同樣感受到了“青春光譜”的熠熠閃亮。
在日前的北京主題日峰會上,發布了境内外20個高端服務産業項目及特色園區合作信息。其中來自境外的4個合作項目均尋求在京落地,合作之意誠懇迫切:有170年曆史的以色列農業研究中心(Volcani Center)借峰會平台尋求環保灌溉水處理技術的“北京夥伴”;全球三大零售企業之一、英國特易購TESCO集團尋求節能分銷、減塑包裝的在京商超;英國創新産品協會(POC)則“呼喚”北京辦公室落地合作;德國舒馬赫(Schumacher)家族運動中心管理公司,則尋找休閑體育項目的北京“地接”……與此同時,房山、平谷、大興、通州、石景山等十餘個項目也結合自身優勢向全球發出邀約:或打造新生物醫藥基地,或創造新視聽應用場景,或彙集“小巨人産業集群”……
2022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你胸襟博大的全球邀約,必将是“成人之美、各美其美”;你開放務實的辦會初心,必将是“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