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禅真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劉禅真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17:22:49

蜀漢後主劉禅(207—271 年),自東漢末以來一直被視為“扶不起的阿鬥”——某種弱智或低能兒的象征,這實在是中國曆史上的曠古奇冤之一。其實,劉備和劉禅可以說都是中國曆史上最工于心計的帝王。前者靠他的人格和謀略使其親手創建的蜀漢帝國在夾縫中生存了四十多年;而後者則靠其雅量與智慧使自己在外部條件非常不利的情況下,能夠安全地度過一生。

說起劉禅的雅量與智慧,不能不提到他早年的經曆。

劉禅真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樂不思蜀與扶不起的阿鬥)1

一段出自南北朝裴松之注引的《三國志》中的文字記載透露了劉禅早年颠沛流離的經曆。那還是在劉備受曹操、呂布的夾攻,倉皇棄家出逃之時。時年“數歲”的劉禅“竄匿,随人西入漢中,為人所賣”。到了建安十六年(211 年),關中大亂,扶風人劉括避亂進入漢中,因系富豪,雖然是避亂,仍須有奴仆服侍。有人向劉括推薦,說有一個小童(即劉禅),可堪驅使,劉括遂将劉禅買去充做書童。一次閑談時,劉括覺得劉禅言談不俗,“知為良家子,遂養為己子”——把劉禅收為義子,還給他娶了個媳婦,并生下一子。

214 年,劉備從劉璋手中奪得益州,派其部下簡将軍入漢中尋找阿鬥。簡将軍見到劉禅,寒暄過後,劉禅一一回答了簡将軍提出的種種問題,曾做過劉備内侍的簡将軍終于認定,面前這個出落得一表人才的青年,就是當年趙雲抱在懷裡的阿鬥。

這段難忘的與衆不同的經曆,對劉禅後來的性格影響肯定深刻。在劉禅看來,從小到大,他已從經曆過的無數次大災大難中學會了察言觀色和隐忍,也知道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而了解這一點,對于全面深刻地理解劉禅登基後的所作所為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劉備白帝城托孤之後,年僅17 歲的劉禅繼位,開始與諸葛亮這個“相父”共事。在曆史上多有前朝皇帝臨終托付朝中重臣輔助下一任幼君之事,如公子異人讓呂不韋輔助嬴政,順治将幼小的玄烨托付給鳌拜等四大輔臣。而呂不韋跟四大輔臣中的鳌拜擁兵自重,把持朝政大權,甚至越俎代庖,視皇帝為無物,結果招來殺身之禍。諸葛亮做的事情與呂不韋、鳌拜并無二至,不同的是,他雖然驕狂,我行我素,但自始至終确無反心,一心一意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除此之外,青年劉禅也懂得以大局為重,盡量委曲求全,将諸葛亮當做父親一般尊敬。在劉禅看來,既然諸葛老師沒有在老爸劉備去世之初取他而代之,自做皇帝,而是願意繼續當好“參謀長”,那麼,他這個皇帝寶座諸葛老師是不會觊觎了!再則諸葛老師滿腹才華,好為人師。随着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加,知識的越來越豐富,諸葛亮好為人師的願望可以說是越來越強烈,那何不滿足諸葛老師這個可憐的虛榮心,在他面前扮演一個好後輩、好學生的角色呢?

劉禅真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樂不思蜀與扶不起的阿鬥)2

縱觀劉禅四十多年的皇帝史,看起來幾乎是無所作為,或者說是清靜無為,不僅在政治上沒有什麼标新立異的建樹,在生活作風上也基本屬于乖孩子一類。看了這些,可能有人會認為劉禅之所以清靜無為,是因為他沒有能力作為。其實,劉禅是有作為的,他用将近四十年的時間證明了自己的判斷,将蜀漢政權延續了将近半個世紀,使西南一隅民族矛盾緩和,老百姓基本上安居樂業。而且他做甩手掌櫃,放手讓諸葛亮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君臣和睦相依相扶幾近三十年(諸葛亮病逝于公元234 年6月28 日)。

263 年5 月,曹魏大舉攻蜀。大敵當前,劉禅急召群臣商議對策。有人主張南遷國都;有人主張歸附東吳;光祿大夫谯周則力排衆議,主張降魏。經過反複權衡利弊之後,劉禅接受了降魏的建議,派侍中張紹前往魏國征西将軍鄧艾軍前呈遞降表。由于劉禅“識時務”,因而深受敵方優待。曹魏大概也是為了借之安撫人心吧,就在劉禅肉袒出降的當場,鄧艾就以“承制”的身份,代表曹魏王朝宣布任命劉禅為骠騎将軍,發布公文時與之合署。

鄧艾滅了蜀漢以後,自己回去複命,把後主劉禅留在成都。後來蜀将鐘會、姜維發動兵變,司馬昭覺得劉禅留在成都不大妥當,恐有後患,于是就派人讓劉禅舉家東遷。劉禅到了洛陽,司馬昭用魏元帝的名義,封他為安樂公,邑一萬戶,建安樂國,還把他的子孫和原來蜀漢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後世都稱劉禅是“扶不起的阿鬥”,可是,劉禅真的是傻子嗎?一個“通明智達”的賢主,何以在亡國後變成了“扶不起的阿鬥”?實際情況是劉禅到洛陽之後,發現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帝國封他為安樂公,而曹魏的實權派人物,剛剛封為晉王的司馬昭對他卻外信内疑,懷有戒備之心。因此,這位人稱阿鬥的蜀漢後主隻得再尋求自保。

不久,司馬昭設宴招待劉禅。席間特請人演出蜀地技藝,由于司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裝觸景生情,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馬昭身旁的劉禅本也哀傷于心,但他一看見司馬昭那陰晴不定的面孔,一下子就提高了警惕,因而強充笑臉,喜笑自若。一心以為劉禅是個“阿鬥”的司馬昭放下心來,悄悄對他的親信賈充說:“人之無情,乃至于此,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況姜維耶!”戲藝終了之時,司馬昭戲問劉禅:“頗思蜀否?”一驚之後,劉禅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這句話居然騙過了司馬昭,甚至騙過了與劉禅一起降魏的蜀漢舊臣郤正。宴會之後,郤正對劉禅進言說:“主公方才的答話有些不妥。如果以後司馬公再問您這類話,您應該流着眼淚,難過地說:‘祖先的墳墓都在蜀地,我怎能不想念呢?’”

劉禅真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樂不思蜀與扶不起的阿鬥)3

幾天以後,疑心仍未完全消除的司馬昭又一次問起劉禅是否想念故國,按照郤正的指教,劉禅背出了那幾句話,并裝作一副悲傷的樣子,隻是竭力不讓眼淚流出來。司馬昭見了,心中有數(大概早與郤正有過溝通),突然說道:“你的話怎麼這麼像郤正的腔調?”劉禅假作一驚,睜開眼,說:“您怎麼知道?這正是郤正教我的!”司馬昭聽了,哈哈大笑起來。自此以後,司馬昭忙于篡魏,不再對劉禅生毒害之心。

劉禅亡國之後,作為亡國之君,不僅自家性命,而且包括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裡。自己的待遇,直接影響晉國對蜀地百姓的政策。所以,他必須裝憨賣傻,處處隐藏自己的才能,才可以瞞天過海,養晦自保。而陰險奸詐、疑心病特别重的司馬昭居然真的被他騙了。周壽昌的《三國志集解》評價阿鬥說:“恐傳聞失實,不則養晦以自全耳。”确實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271 年12 月,劉禅在洛陽病逝,終年64 歲。在中國曆朝曆代亡國之君中,劉禅的下場恐怕算是最好的。縱觀劉禅一生,多數時間,命運多蹇。出生不久,即被父親遺棄;小小年紀,被人買來賣去;當了皇帝,還是活在父輩的陰影之下;臨到最後,當了亡國之君,仍然要強顔歡笑,整日裝傻,人生如此,活得真是太累太累了。

古人雲,甯當聖世犬,不為亂世人。問題是不管亂世聖世,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困境和磨難往往更能造就英雄。而就劉禅而言,了不起的英雄也好,扶不起的阿鬥也罷,中國傳統的封建道德和政治秩序,注定了一個二世君主劉禅的一生隻能是悲劇。可歎劉禅生于帝王之家,其雅量和智慧不幸被後人誤讀,留下的竟然是一個“樂不思蜀”的笑柄和一個“扶不起的阿鬥”的罵名,更是悲劇中的悲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