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兩部港劇《使徒行者3》和《我在香港遇見他》中,看到同一張内地年輕演員的面孔—— “大眼仔”曾舜晞,不禁心生感慨:三年後,他開始摸着了演員的門道!與眼下在《演員請就位》中并非真正靠演技拿到S卡的流量一樣,三年前曾舜晞也曾在同一檔節目(第二季改名為《我就是演員》)中有過同樣的遭遇,但三年後的今天,他靠積攢的點滴進步刷新了很多人對流量的認知:如今的他終于是個有演技的新生代演員了。
曾舜晞1997年生,2014年以偶像團體fresh極客少年團出道。雖然出道時間短,但是資源卻很好,2017年,作為新生代演員參加演技綜藝《我就是演員》第一季(其時節目名為《演員的誕生》)時,已經主演過《青春最好時》《擇天記》《快把我哥帶走》等電視劇。說實話,當時的市場環境還沒有嚴重到團綜出道成流量主演的地步,但綜藝混淆影視,網紅也能做演員已經引起了行業和觀衆的不滿。所以,當歐陽娜娜、曾舜晞、張雪迎、譚松韻等年輕演員與劉敏濤、周一圍、藍盈瑩等演員同台競技時,尤其是在章子怡、宋丹丹、劉烨等帶隊導師的實力碾壓下,演技短闆顯而易見。年齡尚小、非科班出身的歐陽娜娜、曾舜晞遭遇的口水可想而知。
三年前參加《演員的誕生》,曾舜晞演戲有着流量明星的通病
很多觀衆大概會記得曾舜晞和譚松韻、毛曉彤、馬可同台演繹《像雲像霧又像風》片段,除了譚松韻,其餘三人的演技受到導師和觀衆一緻批評。後來被導師爆燈複活的曾舜晞,與其說是運氣稍好點,不如說是節目和當時的環境需要這樣一個流量或者小鮮肉。男團出道、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曾舜晞很需要鼓勵和引導,更契合演員的“誕生”這個主題。所以,被“複活”的他跟着導師們又多學了一段時間演戲。
重點是接下來。認定了要做演員的曾舜晞屬于越挫越勇型,在接下來的三年期間裡,他推了很多通告、活動,把精力放在演戲上,埋頭學習,悄悄成長。除了2019年以學員身份再次出現在《我就是演員之巅峰對決》中,很少在其他公開場合見到他。2018年他,拍了《倚天屠龍記》和《帶着爸爸去留學》兩部電視劇,初見成果。
平心而論,曾舜晞顔值能打,但面部輪廓尤其是一雙大而深邃的眼睛,一表達感情似乎就像在瞪眼睛,常常會讓人出戲,所以不少人在得知他演張無忌時頗有意見,但是最近這些年翻拍的金庸武俠劇,用的都是流量或年輕演員主演,原來有文學底蘊、充滿愛恨糾葛和史詩風格的武俠劇,變成了偶像劇味道的古裝劇,責任不能全讓演員承擔。
曾舜晞演繹的新一代張無忌又A又萌,純真中自帶萌點,不再苦大仇深。從一個朝氣蓬勃、宅心仁厚的耿直男孩逐漸成長為心系蒼生的小教主,除了少年感,曾舜晞還還賦予了角色熱血和堅毅,有了内心戲和層次感。可以說,他在認真努力地與角色一起成長。新《倚天屠龍記》播出受到質疑後,曾舜晞曾發微博長文剖析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在“光明頂”和“武當山”上,張無忌的成熟與擔當表現得不夠充分,從感情、情緒和演技上導緻人物刻畫不夠深刻。能夠看到自己演技的不足且勇于承認在演技上的缺點,在很多諱疾忌醫或者有缺點而不自知、盲目傲嬌的流量中,簡直是一股清流,瞬間拉升了不少觀衆對他的好感。
在《帶着爸爸去留學》中,大眼仔曾舜晞作為小眼睛孫紅雷的兒子黃小棟,共同演繹出國留學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劇中,曾舜晞演的是一個同齡人且他本人也有留學經曆,算是“本色”出演。要說進步,是他演出了角色的成長線,即一直認為在幸福家庭中長大的黃小棟,在情窦初開經曆感情風波、遭遇家庭變故後,逐漸接受養父、原諒父母并在情感上努力“長大成人”。不知是他眼睛太過突出,還是角色中的叛逆成分使然,尤其是有矛盾和争執需要爆發的戲份時,曾舜晞常給人一種瞪眼演戲的感覺,這一點讓他的演技減了不少分。
去年再上《我就是演員》,雖然是做學員給秦昊、張國立等實力派演員曾舜晞助演了四場戲,不管是他演的警察還是秦王嬴政等,台詞和演技的進步有目共睹,被老戲骨張國立、郭濤等稱贊是“用心在演戲”,兩年的學習和努力初見成果。
在剛剛播完的《使徒行者3》和《我在香港遇見他》兩部港劇中,曾舜晞的表現刷新了之前人們對新生代演員的認知,甚至有網友稱,從此他就是“有演技的演員了”。
其實,在《使徒行者3》中,曾舜晞隻是個“線索”般的人物,一個戲份不多、機智淡定且無情的冷血殺手——卧底警察殷天俠,且出場不久就“犧牲”了。就是交代上之前的重要角色釘姐佘詩曼的下落,引出主角之一韋作榮的虛假身份——實際上的黑社會老大。就是這樣一個通常大家認為紅了的流量們不會接演的小角色,曾舜晞不僅接了而且演出了不多見的港警味道。其中一場擊殺黑社會成員的戲,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大力表揚,其一沒有很多内地演員演港劇的尴尬,其二說粵語流利的他殺起黑社會來從眼神到動作幹淨利落,氣場沉穩、定力足夠,與苗僑偉、林峰、馬國明等港劇實力派演員搭戲,一點不“掉鍊子”,再也不是演技欠奉的“小鮮肉”的感覺了。
如果說《使徒行者3》中有老演員帶戲,那在懸疑青春劇《我在香港遇見他》中,卻是他和香港演員顔卓靈等一班年輕人主演的。在這部講述赴港求學的青年李嘉輾轉高街、淺水灣、灣仔等地租房的過程中,與兩個密友張叉叉、時誠所經曆的各種驚心動魄卻又感人的“靈異”故事中,曾舜晞演出了一個内心戲十足的李嘉:因媽媽、哥哥有精神病史,且他在24歲後也有可能發作,他到香港讀心理學研究生試圖找到自己會不會發病的答案;在租房過程中他帶領好友膽大心細地“偵破”了一樁樁詭異案件,其實那些所謂“靈異”事件,都源自人性、人情和人的心理層面的暗疾;因有24歲可能發作精神疾病的心結在,他對女主一直處于渴望愛但又不敢接納的矛盾狀态,在破案和破解女友身世之謎治愈其庭缺憾帶來的傷害中,曾舜晞和女主呈現出了由互有好感,被撩退卻,愛而不能,時而又控制不住撒糖的悲喜、甜虐交加的多味愛情;最後他得知心理學導師拿他做實驗催化其精神疾病發作後的“黑化”……
駕馭這麼複雜的角色,對年輕演員而言難度可想而知。讓人驚喜的是,曾舜晞超額完成了任務:他飾演的“偵探”李嘉心思缜密、行事嚴謹,被網友幽默調侃“柯南附體”;愛情部分的李嘉,背負着24歲可能發病的心魔治愈女主時的隐忍、愛意,以及他面對自己和劇中人的不幸和傷害時始終積極向上的狀态,都很感人。簡單說,曾舜晞塑造的李嘉不是某些情緒層次、細節和内心獨白的感人,而是他始終處于人物狀态的分寸拿捏,給人一種走心了的感覺,演技明顯穩步提升,仿佛摸到了演戲的門道,開竅了。
三年前的今天,曾舜晞和今天在《演員請就位》中陳宥維、何昶希的遭遇如出一轍,而且同樣是偶像男團出道,同樣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但值得慶幸的是,曾舜晞在年紀尚輕時就認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頂着壓力和質疑,一直專心學習,努力提升演技,這是很多剛男團出道就想做演員卻總心有旁骛的流量們做不到的。看看曾舜晞對角色不足之處的反思,聽聽他在《我在香港遇見他》即将結局時,對角色的感悟和人物分析,你會發現活該他演技進步如此大!天賦需要有,但認真、學習和對職業的熱愛和真誠,對演員而言同樣重要。
如今《演員請就位》賽程過半,陳宥維和何昶希等都稱今後要做演員,成不成功那是後話,但日前何昶希參加商業活動保镖比觀衆多的負面已見諸網絡。想做演員,眼前就有一個很好的榜樣,先問下自己,能否像曾舜晞那樣方向明确和目标堅定,并願意為成為演員專心努力?有了決心能否真堅持不懈地研磨演技,用作品回饋觀衆和粉絲,為自己争取無限的可能?
最近兩期節目中,何昶希(上中圖)和陳宥維(下圖)比之前的“塑料人無情感演戲”、抽筋般的演技,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娛樂圈從來不缺流量,也不缺各種炒作和粉絲、美顔濾鏡,缺的是踏實努力務正業的演員、歌手、綜藝咖,缺的是用好作品給予自己的實力支撐。粉絲和美顔濾鏡再厚,觀衆審美疲勞始終會不約而至,而且時間越來越短。市場是殘酷的,對流量們而言,演戲不是治療淘汰恐慌的救命稻草,更不是增加流量的砝碼,想做演員不在演技上“較真”,斷無可能成為真正的演員。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