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龍華融媒
龍華區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衆最期盼、最迫切解決的小事、急事、難事等突出民生難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近幾年來,龍華區堅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居民議事會平台,以“群衆點菜、政府買單”的項目化方式,推動民生微實事落實落地。以“小切口”撬動了“大民生”,取得了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有溫度的明顯實效。
社區環境越來越靓了
社區服務越來越細了
社區居民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了
6年來
全區累計投入資金10.99億元
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9292個
以“民生”為本,打通直達民心的通
通過每月一次的居民議事會會議,讓社區居民自己決定民生微實事項目怎麼搞、錢怎麼花,讓老百姓“我的事情我作主”。
案例一:停車有了位,生活好滋味
12萬人口的清湖社區,作為原居民聚居區的清湖老村,建築多為村民自建樓,原來沒有統一規劃停車場。随着機動車數量急劇增加,居民們停車難問題逐漸凸顯。為此,清湖社區居委會通過居民議事會,經社區黨委申請,将新建停車場作為民生微實事立項。項目完成後,共新增200多個停車位,解決了清湖老村、花半裡小區等周邊居民的停車難問題。
案例二:人車要分流,安全才永久
民治地鐵站每天的人流量數以萬計,尤以D出口為多,人流車流交織一起,站口混亂,車輛通行緩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為避免人流車流的交集,民強社區申請民生微實事資金立項,實施了民治地鐵站D出口人車分流改造項目。通過更改車輛出入口、劃線、設置隔離護欄等措施,實現了人車分流,徹底消除安全隐患。
從“微”處着手,找準群衆的實際需求
民生微實事以“短、平、快”的方式,實施關注度高、受益面廣、普惠性強的項目,解決了一般大型民生工程覆蓋不到,而社區居民迫切希望解決的“小設施、小公園、小廣場”等各類項目需求,彌補了龍華在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方面的短闆。
案例一:城中村蝶變,老百姓舒坦
觀湖街道新田社區的蝶變,得益于民生微實事的東風。走進牛轭嶺村,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道路幹淨整潔、交通暢順有序。牆面重新刷漆,融入藝術圖案,“活化”成景觀牆。場地整修後安裝了各類健身器材,成為居民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鋪成黑亮的瀝青巷道,漆化成排的停車位,近似于整潔的花園小區。城中村裡的風景變了,幹淨整潔的清新氛圍和人情味一樣濃。
案例二:為電車充電,為奮鬥前行
愛心家園屬于安居房小區。因為地理位置較偏,周邊公交線路不多,不少居民上下班都是騎電動車。針對愛心家園住戶反映的“電動車充電難”問題,觀瀾街道桂花社區工作站經過實地調研後,将愛心家園充電樁項目列入民生微實事項目。短短的11天,8台智能充電樁投入使用,可同時供80輛電動車充電,居民“充電難”問題迎刃而解。
把事辦“實”,項目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突出項目資金使用的民生屬性,側重于扶持條件相對落後的社區及外來人口較為集中的城中村和工業區,資助他們開展基礎性項目建設。突出投放項目的精準化,針對“鐘擺上班族”、産業青工、來深“小候鳥”、随遷老人等群體精準投放項目,滿足了不同群體的不同生存需求、發展需求。
案例一:歡樂的暑假,滋養親子情
大浪街道地處龍華區西部,轄區有工業園區268個,工業企業3300多家,勞務工近50萬人。每年暑期,都有大量留守兒童來大浪與父母團聚。為此,大浪街道通過民生微實事資金,開辦書法、舞蹈、手工、繪畫、拓展、輪滑、跆拳道等暑期興趣班。不少外來務工人員紛紛表示,現在他們的子女到大浪來度假,也能和戶籍兒童一起參加豐富的夏令營活動,“感覺大浪就像家園,自己是大浪的主人。
案例二:青工的紅娘,幸福的發端
章閣社區不到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聚集了150多家企業,有富士康等多個大型工業園區,青工10餘萬人。由于工作性質特殊、社交範圍較小等原因,适齡青工擇偶困難。社區黨委針對這一壯況,适時搭建“玫瑰之約”交友聯誼平台,将其納入民生微實事項目。通過該平台成功牽手的單身男女近80對,相互認識、有意向交往的男女嘉賓在150對以上。
今年,區民政局、各街道也将“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列入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内容,着重圍繞社區居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征集、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用全心、用真情、用實力解決一批民生困難事、群衆煩心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