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房叔分享了身邊朋友買了回龍觀暴漲的例子。
今天的這個朋友算是個買房冤種案例。
三年前賣了海澱四環裡的老破小,換了個門頭溝老城區的房為了養老。
海澱的房子三年漲了80萬,門頭溝的跌了将近40萬。
裡外裡就是賠了120萬。
好在手裡還有别的房所以不算在意,但這幾年被門頭溝房子套牢的不在少數。
随着這幾年門頭溝房價一路下跌,今天房叔就來聊聊門頭溝的房子到底還能不能買?
近五年套牢了一衆買房人的門頭溝,當年也曾輝煌過。
甚至曾有“西部富人區”的名頭。
2016年前後,重工業搬離和環境治理下,門頭溝的宜居屬性,帶起了“長安街西延線的淺山住區”的概念。
在北京均價沖擊4萬的時候,同期的門頭溝才2萬出頭,這不妥妥的“價值窪地”?
于是甭管是改善的還是投資的,都是瘋狂買入。
2016年,門頭溝成交了9941套商品住宅,平均每天賣出27套!
而随之,門頭溝的均價在短短一年之間,上漲了73%,遠超北京45%的平均漲幅。
然而這波賺得很開心的買房人沒想到的是,好日子沒多久就結束了。
門頭溝的房價,在2017年4月爬到了巅峰的54935元/㎡。
此後随着北京最嚴限購出台,炒房客離場,門頭溝的房價直接大跳水。
一年以内跌破了4萬,如今已經跌回了5年前,把賺到的錢全吐回去了。
而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肉痛的買房人。
西山藝境,老城區的次新品質改善,從疫情開始已經跌了100萬 。
金泰麗灣悅栖山,當年有北京西部品質标杆之稱。
當時一度遭瘋搶,成了北京普宅銷冠。
好不容易搶到手的房子,3年過去賠了72萬。
最慘的,甚至不是房價暴跌,而是根本沒人接手。
房叔另一位朋友,二胎家庭,想賣了門頭溝的房帶着孩子上東城買學區房都不行 。
一邊是孩子眼看就要“打回原籍”,一邊是賬面财富不斷縮水。
你肯割肉解套,别人可不肯當接盤俠。
2017年,确實是北京樓市的重要節點。
那以後,考驗的就是各區的硬實力,究竟能不能搶來本地正常的購房需求。
所以市場分化就是必然的結果。
可是為啥,北京二手住宅已經走出了2017年的陣痛,成為全國最堅挺的存在。
門頭溝還是“跌跌不休”?
首先是因為,2017年之前,開發商們緻力于炒作“長安街西延線淺山住區”。
在門頭溝的布局,全是改善産品,同質化嚴重。
那麼當各地炒房客離場,北京回歸剛需市場,這些有錢人的“百萬玩具”,就面臨去化困難。
而從門頭溝本身的區位價值來說,實際上一直都隻是一個旅遊涵養區。
山地比例高達98.5%,意味着沒有空間,也沒有打算發展能拉動當地經濟的産業。
最近的城區石景山,一直以來也存在産業缺乏的難題,根本帶不動門頭溝。
相當于石景山是在承接海澱西城的外溢,而門頭溝就是外溢的外溢。
而從剛需的角度來考慮,門頭溝的教育資源,又被網友戲稱為“深淵”。
多重不利因素疊加之下,門頭溝的火熱一去不複返。
截至今年6月,門頭溝存量面積去化時間,高達56.6個月。
所以在了解完門頭溝走勢後,房叔覺得能不能買主要還是看個人需求。
因為如果生活和工作重心都在西邊,咱也沒必要跑到東邊南邊去買房。
房叔認為,考慮選擇門頭溝的主要是兩類人群。
第一類,是習慣在西邊居住,奔着養老的人,可以考慮門頭溝老城區大峪一帶。
老城區因為發展早,所以醫療、公園等配套都相對完善。
對于喜歡清淨的老年人來說,出門就能上醫院開藥、買菜逛公園,既滿足生活所需又十分宜居。
300多萬就能買個90平的兩居。預算再高一些到500萬以上的話,改善類的新房和次新房都有不少選擇。
但弊端就是交通方面,因為老城區沒有地鐵,房子的流通性一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房子在保值性上,大概率會落後北京大盤。
另一類,就是在西邊工作的剛需群體,手頭預算又夠不上石景山或海澱。
這兩年門頭溝的低總價新盤,就都聚集在新城區。
随着去年年底,S1地鐵剩餘段全線通車,可以換乘1号線和6号線。
門頭溝新城至中心城區的時間也大大縮短,也讓周邊新房火熱了一把,成為北京剛需新希望。
比如地鐵S1線四道橋站的三個新盤,與石景山古城闆塊僅隔一條主路,價格卻差了2W左右。
這三個盤中最小戶型60㎡的僅需350萬就能上車,對于剛需置業來說還是非常友好的。
尤其是對于在西三至五環,地鐵6号線、1号線沿線工作的剛需,可以重點考慮門頭溝新城。
///
總的來說,門頭溝雖然處于六環外,但西六環是個凹形,實際對比房山、大興等地,其位置大體等于五環。
随着長安街西延線以及S1線的開通,實際到達市區的通勤距離要比其他郊區便捷許多。
但對于非本地人置業,要慎重選擇老城區,交通上的硬傷會讓房子後續無人接盤。
因為在一線城市中,北京市場仍然是剛需屬性最明顯的。
而郊區置業更應該看重的是:價格預算、工作通勤以及居住舒适度。
如果以上三點基本滿足,那麼剛需群體還是可以大膽上車。
畢竟在北京上車中位數已經到了587萬的今天,剛需買房也會越來越難了。
您還想看北京哪個區域分析,歡迎評論區給房叔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