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英文名字叫作Beiing Opera,或者PekingOpera。這個翻譯不知始自何人,實在不夠準确。因為京劇既不是北京産的,也和國外的Opera (歌劇)完全不同。
京劇不是“北京歌劇”。
那京劇是什麼?這還要從京劇的形成說起,從過去說到現在,前世今生說完了,諸位也就明白了,簡單得很。
京劇早年間鼎盛時期的“同光十三絕”
中國的各行各業都有尊奉的祖師爺,大多聽起來都十分不靠譜,比如打鐵的祖師爺是太上老君,捏泥人的祖師爺是女娲,蒸饅頭的祖師爺是諸葛亮,殺豬的祖師爺是張飛,等等。戲曲行的祖師爺是唐玄宗李隆基。據說從前戲班還會供着這位祖師爺萬歲的畫像,祈求祖師爺多多賞飯吃。
李隆基是個才子皇帝,有很高的音樂修養,琴棋書畫無所不能。那時在唐朝首都長安城光化門外的禁苑中有座梨園,梨園中有梨園亭一座,是進行音樂演奏的場地。除了自己親自演奏過瘾之外,唐明皇李隆基還招收了300多名學生在梨園學習音樂,培養音樂人才,把梨園打造成了如假包換的大唐皇家音樂學院。直到現在,戲曲界還被稱作梨園界、梨園行,戲曲演員叫作梨園子弟。唐明皇本人也當仁不讓地成為戲曲行的祖師爺。
唐玄宗李隆基
當然,京劇的誕生是一千年以後的事了。話說世事變遷,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北京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大大促進了文化娛樂事業的發展。當時流行的戲曲種類很多,除了昆曲,其他廣泛傳唱的地方戲包括高腔、秦腔、弋陽腔,柳子腔等等。依照朝廷對各地戲班的分類規定,除了“百戲之母"的昆曲被稱為“雅部”外,其餘這些雜七雜八的都通通歸為“花部”。“龍者,紛亂繁雜也,所以花部也叫“亂彈”。無論是情調上還是文學性無法和昆曲相比。
昆曲
可是,文人鐘情于昆曲,大多數老百姓可做不到。昆曲的聲腔優美,唱詞更是典雅之至,肚子裡沒有點墨水,實在難于理解。而花部不同,它通俗活潑,演的大多是曆史故事或民間傳說,不用“十年寒窗”也能欣賞,而且唱腔明快,曲調上口,所以愈加興盛起來。
1790年,一個在戲曲界劃時代的事情發生了。
這一年是乾隆爺八十壽誕,召天下各個戲種到京城祝壽演出,這其中,來自安徽的三慶班深得乾隆皇帝喜愛,于是演出後就在京城留了下來。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徽班進京”。所謂“徽班”就是以安徽籍藝人為主的戲班,他們不僅演唱昆曲,還擅長二黃、梆子等地方戲。此後,“四喜”“春台”“和春”等其他徽班也相繼赴京,成為名冠京城的“四大徽班”。
正是“徽班進京”拉開了京劇形成的序幕,從此,一批批演員們以徽調、漢調為主,吸收了昆曲、泰腔等其他劇種的特長,經過五十多年的衍變,一個新的劇種---京劇誕生了。
徽班進京
京劇從一出生就受到清朝統治者的喜歡,名氣最大的粉絲就是慈禧太後了。慈禧喜歡京劇很必然,她最崇拜的偶像乾隆皇帝就喜歡戲曲。
清朝的皇帝,包括慈禧的老公鹹豐在内,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戲迷。英法聯軍逼近北京城,鹹豐皇帝逃到避暑山莊還不忘帶上上宮中戲班,每天堅持雷打不動地看看戲。在如此熏陶之下,慈禧太後不可自拔地迷上了看戲,一口氣看了半個世紀,看丢了大清朝的江山,卻看出了京劇的百年輝煌。
故宮裡還保留着數不清的大廈台、小戲台,其中最宏偉的叫作暢音閣。暢音閣是宮中重大節慶演出場地,共分三層,這三層戲台,又叫福台、祿台、壽台,既可以同時上演節目,也可以把三層用天井貫通,演些個上天、入地、成仙、下凡的戲,效果十分逼真。
暢音閣
慈禧可以把當紅的名角兒們召到宮裡演出,老百姓隻能到戲園子去買票看戲。
那時的北京分為内、外兩城,套用《遊龍戲鳳》中正德皇帝的一-句話:“北京城内,大圈圈裡面有個小圈圈,小圈圈裡面有個黃圈圈.....
内城正南的城門叫作正陽門,就是大名鼎鼎的前門。正陽門外商号雲集,會館紮堆,戲園子也特别多。
以前的戲園子和現在的劇場可不一樣。舞台是方的,四角各有一根柱子,前面兩根柱子上挂着和看戲有關的楹聯一副。 舞台正中間立-幅很大的彩繡幔子,老話稱為“守舊”,也叫堂幔,就是分隔舞台前後的底幕。守舊為綢緞或絲絨質地,上面彩繡上各種圖案,使舞台顯得十分美觀。在京劇的鼎盛時期,每一位名角兒都有自己獨特的守舊圖案,是個人風格的一種體現,一挂上什麼圖案的守舊,熟悉的觀衆就知道是什麼角兒該上場了,比如“四大須生”中譚富英的守舊圖案是龍鳳八寶,馬連良的是武梁祠石刻,繡有孔雀與喜鵲的守舊屬于“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藍底紅葉則是小生泰鬥葉盛蘭的标志圖案。
古戲台
守舊左右各開一個門簾,上面有字,左邊“出将",右邊“入相”。出将入相的原意是"出征可為将帥,入朝可為丞相",京劇舞台上演繹的盡是曆朝曆代的忠臣良将,這樣大大的字挂在兩旁,看上去總有那麼點兒人生如戲的味道。
演員從挂着"出将”的簾子上場,從“入相"的簾子下場。台上布置極少,大多隻有一桌一椅,都蒙着同樣色彩圖案的桌圍椅披。
和現在的大劇場相比,傳統戲台是小了點,可是京劇本來也不是比排場、比布景的藝術,所以大小也還合适。更重要的是,演員在傳統戲台上演出可以用真身肉嗓,不需要麥克風來幫忙。
當年各地在北京建立的會館中有大大小小十七座戲樓,其中正乙祠、湖廣會館、安徽會館、平陽會館并成為京城“四大戲樓”。直到現在,在北京南城還可以看到傳統的戲台,湖廣會館每個周末都有演出,有空不妨一去。
現在看戲的選擇多得很,戲迷比慈禧太後還幸福,喜歡原汁原味的可以去傳統戲樓,北京就有湖廣會館、梨園劇場、暢和園等好去處。現代劇場的選擇更多,比如北京的長安大戲院,雖然不是其實年前西單的原件,可到今天仍然是最能代表北京的藝術場館之一。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也久負盛名,多少角兒在那裡一夕成名,現在叫上海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台。
天蟾逸夫舞台
如果沒有時間去劇場,還可以聽廣播、看電視、看錄像、上網...隻是京劇是現場的藝術,真正坐在劇場裡看戲的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
在京劇形成的這兩百多年間,衆多負有驚世才華的藝術家橫空出世,從唱、念、做、打、服裝、舞美、道具、劇本等各個方面對京劇進行革新和發展,使得并不古老的京劇最終成為中國戲曲藝術的集大成者。1930年,梅蘭芳訪美演出,第一次将京劇帶出國門,讓世界見識到了中國戲曲的美。從那時起,京劇不再隻是中國的一一個劇種,對于世界而言,京劇已經,成為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最佳代表。
這兩百多年間,京劇也在不斷地和其他藝術形式進行合作。
1905年,北京泰豐照相館的經理任景豐,在琉璃廠的土地祠院子裡,為“伶界大王”譚鑫培拍攝了京劇《定軍山》中的片段,作為譚鑫培六十大壽的賀禮。雖然是無聲黑白片,卻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這部影片曾經在北京大觀樓和吉祥戲園放映,萬人空巷,讓那些沒有機會親眼見到譚大老闆的人也能過過戲瘾。
《定軍山》拍攝
無獨有偶,1933年譚鑫培之孫譚富英與著名坤伶雪豔琴合演的京劇電影《四郎探母》,是中國第一部有聲戲曲影片。這兩部中國之“ 最'的影片,都與京劇合作,都出自譚門,不能不說京劇與電影實在太有緣了。除了電影,京劇與電視劇、歌劇、舞台劇、話劇、交響樂、歌曲、舞蹈、詩歌、動畫、時尚設計等各種藝術形式廣泛合作。仔細看看就會發現,京劇其實已經滲透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0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将京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京劇衍生品
最後為大家安利一個短小的京劇視頻:2014年央視春晚《同光十三絕》,各大視頻網站都可以搜到,大多是快闆流水,演員都是京劇界頂流大咖,歡迎開心入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