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14:23:07

2019年的暑期檔即将收官,盤點今年暑期的劇集作品,可謂是異彩紛呈。其中有兩部帶有鮮明傳統文化印記的熱劇,讓人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張力和創新空間。

截止8月23日,據貓眼數據顯示,由餃子導演的國産《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地票房達43.1億元,超過《超人總動員2》在北美創下的6.08億美元記錄,成為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最高動畫電影。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1

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豆瓣8.6高分,登陸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新媒體平台,并在亞馬遜平台以付費形式上線。《長安》的電視劇是根據馬伯庸的同名小說改編。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2

文娛作品的成功必然有各種因素。今天,我們不解讀劇情或小說本身,而是來研究《哪吒》的導演餃子和《長安》小說的作者馬伯庸,兩位同是1980年出生的理工男,是什麼相似之處使得這兩部作品如此成功?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3

01 理工男跨界成為作家和導演:“愛好”是跨界成功的最起始因素。

《哪吒》的導演餃子,原名楊宇,四川泸州人,從小喜歡畫畫、看漫畫。餃子不是影視劇或動畫科班出身,他畢業于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

大三的下學期,因為同學的一次推薦:“餃子過來看看,這款3D動畫軟件很棒呢”。于是餃子着魔沉迷,開始了動畫制作自學的道路。2003年,餃子從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畢業後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4

馬伯庸,本名馬力,出生于赤峰市,成長在桂林,上海上學,父母是高級工程師。馬伯庸從小喜歡看書,在父母因為頻繁搬家的時期,唯一陪伴他的就是書架上的150本各種“雜書”。

馬伯庸不是學文科出身,市場營銷專業畢業之後在一家外資企業施耐德電氣工作,自稱“低壓配電行業從業人員”。馬伯庸在網絡上寫文章,源于大學時期,後來在外企工作的十年裡,邊工作邊寫文,直到最後把副業做成了主業。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5

一個學醫出身,半路出家的電影人;一個外企上班不務正業,最終寫成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來,“愛好”是跨界成功的最起始因素。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6

02 成功,無非就是把喜愛的事情做到極緻。

那是不是隻要有愛好,最後一定能做出名堂呢?我們還是從這兩位大神的經曆來分析一下。

餃子因為從小酷愛繪畫,棄醫從動畫之後,周圍的很多人非常不理解。不過餃子還是堅持走自己的路,靠着“死磕”一路拼到成功。

餃子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人,在《哪吒》這部劇的創作過程中,就哪吒的人物設計都需要經過100 版的改動。面對一個連1秒鐘都不到的打鬥鏡頭,他竟然還會挑出“2-3幀”進行吐槽,強令制作人當即修改。

餃子用這樣的工匠精神打磨一部作品,不是3天,不是3個月,而是整整3年!

按照餃子在某次接受采訪的時候的說法,礙于資本緊缺的影響,整一個制作過程中的“劇本”,“人物設計”乃至“動作指導”通通都要自己硬着頭皮去上。

留意下面兩張動圖: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7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8

我們在劇中看到的哪吒大大咧咧的形象,以及申公豹搖頭晃腦的喃叨形象,這通通都是餃子導演的傑作,是他賦予了整部作品生動的皮囊。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餃子并無任何的“動作指導經驗”,也并非什麼戲劇科班出身。

而促就這一系列經典動作的原因就在于:餃子是一位資深的電影迷,業餘愛好就是涉獵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

此處想起一句網絡流行語: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經曆将會在什麼時候被用到,但我清楚,你隻要在某樣事物上深挖下去,屬于你的光榮時刻,總會到來。

同樣,在馬伯庸創作《長安十二時辰》的時候,也對小說中的細節追求到了嚴苛的标準。

在《長安》真正動筆的時候,馬伯庸發現最大的挑戰還不是故事編織或人物塑造,而是對那個時代生活細節的精準描摹。

“比如怎麼喝茶?怎麼吃飯?哪裡如廁?甚至長安城的下水道什麼走向、隔水的欄杆什麼形制等等——要描摹的,其實是一整個世界。無論寫得多細緻,都不嫌多。”想了想,馬伯庸跑到西安實地考察,“希望距離那個真正的長安城更近一點”。

他翻了大量資料,光專題論文和考古報告就讀了一大堆,摳細節具體到字詞,“你說‘一進門看見一個碗’和‘一進門就看見一個青釉瓷碗’顯然不一樣,後者觀衆一下就能想到碗的樣子”。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9

在馬伯庸近乎強迫症一般的寫作方式下,人們最終看到了許鶴子的衣裙高髻,張小敬的織錦缺胯袍配六合靴……街道兩邊鱗次梓比的店鋪,富貴人家的高堂華樓,一個活生生的長安呈現在觀衆眼前。

死磕細節,用工匠精神打磨作品;精益求精、深耕細作,才能赢得觀衆和讀者的認可。

成功,無非就是把喜愛的事情做到極緻。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10

03 “傳統故事融入當代元素”:萬事具備,乘風直上青雲。

愛好與努力都齊備了,這時候需要找到一個風口,站上去。而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的元素,就是這樣一股“東風”。

從曆史中汲取養分圈粉無數:熱映與熱播的背後,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支撐。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講師王婧指出:這些影視作品都不同程度融入了中國本土的曆史文化或社會現實,并從中華優秀文化中汲取養分。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11

《哪吒》改編自中國傳統神話,講述哪吒逆天不認命、勇敢與命運鬥争的英雄成長曆程,而導演又在劇情的設計和人物的刻畫中又将當代人的“痛點”融入到劇情中。

比如,親情線部分是這部電影的閃光點,導演餃子對李靖夫婦也進行了颠覆性的大膽改編,父子間的戲份非常感人且紮實。他們更加近似現代父母的縮影,沒有時間陪伴哪吒成長,時刻表現出嚴厲和管教,在背後卻包含着深沉的愛,讓影片“笑點淚點一樣都不少”。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12

《長安十二時辰》呈現千年長安的文化風貌,用影像展現傳統文化之美。而作者馬伯庸在《長安》的故事裡刻畫的每一個人物形象就好似就是我們身邊的人,或者就是我們自己。

比如,《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張小敬,在逆境中,為了自己的信念,硬着頭皮也要把事情辦好,一直被壓迫卻不改初心。

馬伯庸在接受某媒體采訪的時候這樣說:“曆史是幾千年前的事情。幾千年前的事已經發生了,跟我們現代人是沒有關系的。那麼現代人為什麼要閱讀這些東西?其實閱讀的不是這個事情本身,而是說他能夠在這些過往發生的事情裡找到共鳴,找到一種和現實的連接。”

換句話說,曆史小說或古代神話改編作品一定要有一種現實意義,或者說有一種現代性。這種現代性是真正能夠讓我們去對曆史感興趣的手段。

如果想把更多人引入到曆史,或向他們介紹傳統文化的話,一定不能簡單地告訴他們過去發生了什麼,要告訴他們這些事情跟現在有什麼樣的類比,有什麼樣的共鳴。

“傳統文化融入當代元素”,《哪吒》和《長安》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因為導演和作家把作品放置在了這樣一個風口之上。

馬伯庸原來的工作(兩位80年出生的理工男)13

有人說,1980年出生的兩位跨界男,餃子和馬伯庸在這個暑假的成功是一種“巧合”,而實際上我們看到,這種巧合存在的共同内核,是兩位得以最終成功的必要因素:

“愛好”是跨界成功的最起始因素。曾經有一本書的名字就叫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熱愛,所以可以自學成才,可以無師自通。

堅持把“愛好”做到極緻,做成事業。餃子和馬伯庸都有在發展的道路上遇到阻礙或者不被認可的情況,但是憑着“死磕”和工匠精神,最終副業可以做成主業,做成終生的事業。

把握時代的風口。餃子在國産動畫低迷的時期,打破以前“低幼”的國漫特色,把古代神話融入現代人的痛點,觀衆在觀影過程中與劇中人物産生共鳴。馬伯庸在細究古代人物場景的細節的時候,加入現代人的職場情感個人發展等元素,每位讀者都在故事中找到了代入感。

這些共同的内核,成就了兩位八零後,同樣,如果我們具備了這樣的内核,還會複制出更多的餃子和馬伯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