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占蔔算命經久不衰

為什麼占蔔算命經久不衰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5 09:26:17

為什麼占蔔算命經久不衰(占蔔算命風靡網絡)1

主持人 顧建明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語 新聞評論是用來在公共場域表達意見的。華中科技大學評論學社的學生們的評論作品,基于對當下社會中“玄學”現象的驚異與反思,對生活中“運數”的疑惑,對現實焦慮的釋解,對内在心靈的省思,對精神家園的尋找,都有真切實在的感悟,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值得一覽。

新聞回放

最近,一些年輕人熱衷網上“玄學”,對網絡占蔔、算命之類的東西十分迷戀。一些網絡商家利用年輕人的這種心态,開展商業營銷。不少年輕人在商家天花亂墜式的廣告宣傳下,慢慢産生心理暗示;還有一些年輕人本着“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在這些商家的“安慰”裡尋找精神動力。

“玄學”隻是遊戲 成長引導需加強

人類社會早就出現了占蔔、祭天等活動,這種對超自然的倚賴源于對自然與人生無常的恐懼。而今人類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對自然的認識,對個人命運的掌控早已遠遠超過古人。但對于未知的欲求和恐懼并未消失,總要借助某種形式,某些事物表達出來,或許這也是“玄學”時至今日依然大有市場的深層原因,沒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杜絕。

“玄學”或許跟某種心理暗示相關。雖然“玄學”無法預測未來,但人的命運受先天“命數”與後天暗示或行動相互作用的影響。當人們看到預測的好結果時,總會願意相信并給自己一些積極暗示,最後可能真的如願以償。反之當人們預測出不願接受的結果時,人們通常不會相信或刻意回避。換而言之,人們總是願意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結果,持“佛系”眼光看待“玄學”,就算結果不盡如人意,也會抱以“本來就不準”的心态一笑了之。

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才會對未來充滿好奇,相信沒有目标和動力的人也不會去求什麼好運或錦鯉的。我們應該探尋如何在排解壓力的同時把這種對未來的好奇轉化為動力。“玄學”隻是一種遊戲,外界不妨多給“信而不迷”的年輕人一點空間,加強思想引導,讓他們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在學習交流中不斷錘煉,認清人類發展的文明脈絡,以一種強大舒展的心智與心力面對人生。隻要眼界夠寬,格局夠大,“玄學”不過隻是構成個人趣味的很小一部分罷了。

王恩傑(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新聞評論1901班)

逃避現實的心理值得警惕

占蔔“玄學”文化在西方舶來的占星文化與本土命理學的結合下不斷發展,今天借助互聯網與社交媒體在青年群體中逐漸有了不少擁趸,甚至成為某些青年人應對生活困境所依賴的“日常俗信”。

青年文化最能夠反映社會變化的本質特征。對青年文化現象的關注是我們讀懂青年群體的一種途徑,也是了解社會真實面貌的一面特殊反光鏡。在占蔔“玄學”文化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當下青年群體是複雜的,他們身處互聯網時代,網絡“玄學”成為他們尋求内心意義感的某種依靠,但同時他們又是接受着現代科學教育的群體,對待“玄學”保持着理性和距離。

對于這樣的現象其實不用持有過多的批駁和否定,我們相信接受良好教育的當代青年,在面對互聯網上的這類現象時,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并能正确應對。而對于現象中跌落于宿命論不願努力和逃避現實的心理,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和警惕,否則擊落我們的将不是近處的苟且,而是遠方的哭聲。

杜婉儀(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新傳1906班)

互聯網“玄學”沒法成為現實的出路

不論是出于“好玩”的心理,還是真的相信算命、塔羅牌、星座,這些被人們視作“玄學”的東西背後,往往藏着年輕一代的負面情緒——升學的焦慮、工作的迷茫、生活的變故等。從這個角度講,或許,這些信奉“玄學”的年輕人需要一個可以排解壓力的渠道。

當下是一個競争激烈的時代,孩子出生以後即将面臨的就是教育問題,是激烈的學業競争和職場競争。因此,這些年輕人才借助塔羅、測運勢來安撫自己迷茫無措的内心。“想要知道未來如何”“想了解家庭、愛情、事業的走向”“想知道考研能否上岸”,細品這些出現頻率最多的問題,這些年輕人可能隻是想找個途徑認清自己,想為生活解惑,這其實就是一種情感上的治療,就像我們生病了會去看醫生一樣,目的都是想要現存的“症狀”能夠得到合适的“藥方”,緩解緩解“病痛”,隻不過是有人堅定不移地相信,有人在質疑其科學性罷了。所以,有人信心理醫生,有人信“命運”也就不難理解了。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算卦”出來的結果始終隻能夠作為一種心靈的寄托。生活是需要腳踏實地經營的,未來是需要撸起袖子拼出來的,互聯網“玄學”可以作為釋放情緒、排解壓力的出口,但互聯網“玄學”沒法成為現實的出路。

陳德钰(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新聞1901班)

用“玄學”排解壓力不靠譜

無論是星座運勢還是塔羅牌占蔔,其實都是構建起一種評價體系,彌補了年輕人在對自我認識方面的空白。随着與社會的不斷接觸,年輕人往往容易迷失自我,無法清晰地認識自己,通過不同的“玄學”,他們以為可以更好地解剖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自己面對社會壓力的自信。但正是這樣非科學的認知體系,更容易讓年輕人産生對自己的錯誤認知——“玄學”世界與現實世界無法等同,“玄學”體系不能解釋現實世界的問題。

雖然,對于許多年輕人來說,“玄學”更多是一種排解壓力的方式,許多人保持“信而不迷”的态度。但是,這也暴露出,在年輕人壓力越來越突顯的當下,對于年輕人心理疏導的服務遠遠不足,心理醫生并未在社會領域進行普及,年輕人也難以克服固有認知,向作為“外人”的心理醫生敞開心扉。相比之下,不如探索“自己”,方式簡單并且可以進行自我消解。在高強度的壓力之下,年輕人的心理問題應該更加得到重視,及時搭建多樣化的心理疏導渠道,避免年輕人走向歪路,被“玄學”牽着鼻子走。

“轉發這條錦鯉,你就可以獲得好運”,代入式的分析讓我們覺得自己就是那條“錦鯉”,但我們通過努力所獲得的結果不能被忽視。别讓“玄學”成為自己解壓的主要方式,尋找正确的方式認識自己,是每個人都要經曆的過程,隻有自己摸索的道路,才是正确的成長成才之道。

曹旭晨(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新聞評論1901班)

責任編輯:曹金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