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過去,在這一年内,國際國内都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果每件事都用一個漢字來概括的話,留給你印象最深的10個漢字是什麼?
01.“核”字。之所以将其排在第一位,是因為國際上發生了俄烏戰争,導緻核戰争的威脅日益上升;紮波羅熱核電站遭到導彈攻擊;日本福島核電站要向大海排放核廢水;國内的全員核酸檢測政策的變化;深圳的核子基因及張核子事件等。
02.“陽”字。本來想将其排在首位,但考慮到其與“核”相比,還是退而求其次。現在人們見面時,問的最多的是“你陽了嗎?”網絡上有關“陽”的段子更是數不勝數。人們由以前談“陽”色變,到現在坦然向“陽”,不得不說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個轉折點。
03.“碼”字。這個字留給人們的印象可謂是深刻,位列三甲也是理所當然。碼的種類繁多,如健康碼、行程碼、密接碼、場所碼等,還有紅碼、黃碼、綠碼、灰碼、藍碼等,到哪去都要掃碼、驗碼,萬一轉碼或被賦碼就麻煩了,最讓人讨厭的就是層層加碼。
04.“囤”字。這個字之所以能上榜,一是因為它與“搶”字不同,重在儲備,說明現在人們的防止突發事件的意識在不斷增強;二是今年的囤與往年相比,範圍擴大了,有囤菜、囤米、囤油、囤鹽的,還有囤口罩、藥品和溫度計的,更有甚者,有的連黃桃罐頭也囤。
05.“怼”字。這個字除了用的頻率高之外,最關鍵的是中國的外交天團敢于向世界上的霸權行徑和反華行為“怒怼”。尤其是楊潔篪主任怒怼美國國務卿的那句“我們把你們想的太好了,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面前說,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讓國人感到解氣的同時,也為祖國的日益強大和國際地位的提升而自豪。
06“難”字。2022年誰都不容易,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難”。國際上的烏克蘭難民、美國的通脹、歐洲的能源、非洲的糧食等,哪一件都是難事;國内因受疫情影響,個人難、企業難、國家也難;疫情管控嚴了,大家覺得難,現在放開了,大家還是覺得難。但再難,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向前看,總會度過難關的。
07.“保”字。為了應對疫情的影響,做到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國家先後提出了“保民生”、“保安全”、“保就業”、“保暢通”等各項要求,而且要“多措并舉保”、“千方百計保”、“全力以赴保”,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了一個大國的民生力道。
08.“穩”字。穩,是中國人的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我們在面對不确定性時的持重、務實與耐心。經濟要穩中求進,社會要長期穩定;改革要蹄疾步穩,發展要行穩緻遠;中國飯碗要端穩,就業民生要保穩。國家所向,是“任憑風起浪,穩坐釣魚台”;百姓所盼,是安安穩穩、穩穩當當。
09.“民”字。民者,百姓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聽民意、守民心、惠民生、解民憂”,等等,所有這些,都充分彰顯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10.“旱”字。今年全球多地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幹旱,導緻23億人供水嚴重不足,糧食減産,導緻糧食危機日益加重。國内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曆史上少見的幹旱。鄱陽湖幹涸見底、長江水下寺廟露出真容、樂山大佛的腳趾頭也露在了水外面。雖然今年的旱災沒有給我國糧食生帶來多大的損失,但“旱”字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圖源網絡,若侵聯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