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宮門入頤和園,仁壽殿前的麒麟是每個導遊必講解内容,為什麼放在此處,有什麼寓意,這也是每個遊客想了解的。
頤和園内每一處造景,都不會平白無故,各有各的寓意與由來。據資料介紹,麒麟原本在圓明園,1937年6月才遷移至此。
麒麟,象征祥瑞,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書記載:“音中鐘呂,行中規矩,遊必擇地,不踐生草,不群居,不侶行,不罹羅網。”
中國人認為麒麟出現是大吉大利的事,古時很多祥瑞之事都與麒麟有關,傳說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孔子泣麟”和“麒麟吐玉書”。《拾遺記》記載:“孔子未生時,有麟吐玉書于阙裡人家。” 此外,由瑞獸麒麟還衍生了不少美詞,如“麟趾”指子孫昌盛;“麟角”指稀罕可貴的人才或事物;“麟鳳”指品格高尚的人;“麟閣”指功勳卓越。
早在先秦,就出現了以麒麟作喻的詩歌《詩經·國風·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麒麟傳說”故事,2008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