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是印象派的先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睡蓮”,即便是在視力衰退,甚至一度失明的情況下,他都從未放棄創作,從連作、系列,到後來的大型壁畫,睡蓮作品幾乎充滿了他最後的人生。他将情感投射到這朵朵的蓮花中,離世前還有未完成的睡蓮。
睡蓮
【類别】布面油畫
【規格】200.03×425.45cm
【年代】1915-1926年
【作者】克勞德·莫奈
【收藏】美國,納爾遜·艾金斯藝術博物館
看到題名就知道這是誰的作品了吧,嗯,這《睡蓮》是克勞德·莫奈的作品,印象派的大師傅。他是将光和色的運用,發揮到極緻的師傅,是“印象”由來命名的師傅。2017年,國慶假期中“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在成都博物館舉辦,莫奈的一幅圓形《睡蓮》,和另外50件法國聖埃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的50件館藏一并展出,據媒體宣傳成都人民情願撐着雨傘排上3小時的隊,為要看一眼莫奈《睡蓮》真迹。還有一位武漢大學生乘坐了16個小時的火車,專程為莫奈的《睡蓮》而來。
來成都博物館展出的圓型睡蓮 1907年
傳說莫奈的“睡蓮”有二百多張,抛去參展前莫奈不滿意而自毀的,外加戰亂、天災,比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火災燒去一幅,莫奈一生究竟畫了多少,現存多少“睡蓮”,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确定的是,留給後人的睡蓮,一定是貫穿春夏秋冬四季的,如月般陰晴圓缺的,不同的季節、天氣、光照環境下的,千姿百态的睡蓮。這一系列的畫作較之他的“大教堂”的連作,更具有呈現“印象”的代表性,展現了抓住光色瞬間變化的豐富特征。
一次他坐在火車上,被經過一處的窗外風景吸引,這就有了莫奈在1890年的搬家,舉家來到巴黎北部的吉維尼小城,然後就開始心花怒放地栽花種地,呵護他的睡蓮池塘,也開始了他的景觀繪畫,從那以後,這片小天地就幾乎成了莫奈跨不出去,或者可以說是他不願再跨出去的全部世界,因為這裡埋藏着他的最美好。六月不八卦,專心看睡蓮。
人生若以50年分上下半場的話,莫奈在吉維尼開始了他的人生下半場。自1900年因為白内障一隻眼睛暫時失明,到1912年視力進一步惡化,再到1922年因失明而不得不放棄作畫,期間,他從未停止“睡蓮”的創作,從連作、系列,到後來的大型壁畫,幾乎充滿了他最後的人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莫奈不肯離家,甯願死在自己的畫作前,整個世界都動蕩不安時,莫奈投身于自己的畫室。他曾在一封信中寫到:看到那麼多人為國捐軀,我怎能還在考慮用哪種顔色或者筆法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透過他筆下的蓮花也能略見一斑,驚懼和創傷,卻也無比堅定的情緒被盡情宣洩在作品上,所有的規則都被抛開,色調變得非常厚重或者深沉,畫上的物體緊緊相嵌,幾乎不見水面,就象現實世界中的天翻地覆,睡蓮成了他的這種憂國之情的表達。
1923年經過手術又恢複部分視力,再次拿起畫筆。如果你以為眼睛不好使,不會出什麼好作品,你就想錯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又稱《合唱交響曲》就是在他耳朵失聰、健康惡化、精神受折的情況下創作完成的,其中的樂章《歡樂頌》成為了人類曆史長河中永遠不滅的自由、和平之音,長盛不衰的經典作品。
大量的睡蓮作品,在吉維尼的工作室——莫奈花園靜靜地躺着,直至20世紀50年代,藝術評論家們重新發現他的畫作,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買下莫奈睡蓮系列的第一張畫,自此成為世人傳頌的佳品。埃德加·德加對于畫家如何成為一位大師傅就有過一段很好的描述,“畫一幅圖,再畫一遍,再畫一遍,再畫一遍,然後再畫一遍”。這與我們生活中的經常會碰到的糕點師傅,出租師傅,是不是也沒有太多的不同,重複、堅持、滿懷熱情。共同勉勵,拿起畫筆,你還有熱情嗎?
【睡蓮代表作品】
1908年
1908年
1915-1926年
1915-1919年
1915-1919年
1919年
【作者簡介】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 法國畫家。出生于法國巴黎,早年随風景畫家布丹學習繪畫,1862年進入格萊爾畫室學習,由于對學院派藝術表現的不同看法,兩年後離開格萊爾畫室, 開始自行探索繪畫技法。莫奈在巴比松畫家戶外作畫的影響下,開始注意畫天空、大氣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複雜色彩。這些以自然界的光色變化為目标的繪畫技巧并非輕而易舉。1866年開始,莫奈一幅幅相繼進入觀衆的視野,既有贊賞又有批評。霧都倫敦刺激了他的畫瘾,他漸漸學會表現藏在煙霧中的景物。他在海德公園、泰晤士河上畫了許多寫生作品。散漫的光線極易發揮畫家的小筆觸功力。通過對英國風景畫大師透納的作品的研究,助長了他在用光表現方面更為豐富更加出色。
1874年,莫奈發起和組織了第一屆後人稱之為印象派畫展,畫展中莫奈以《日出·印象》引起了歐洲畫壇的強烈震動,他被譽為印象派之父,是印象畫派代表人物,克勞德·莫奈的名字與印象派的曆史密切相連。
====
藏畫育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