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前後,英達留美學習戲劇時,和同學一起去某Situation Comedy拍攝現場做了一回觀衆。
這種全新的演員和觀衆即時互動的影視劇表演形式給了當時的英達很大的震顫。
學成回國後,英達參與了國内幾部影視劇的拍攝,初露尖尖角。
1993年,英達将自己留美時期的戲劇學習經驗和那回做觀衆的經曆告訴了王朔,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自己也拍這麼一部劇。
由于這類戲劇表演形式是先前國内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以至于連此類别影視劇的分類稱呼都沒有,王朔大筆一揮,将“Situation Comedy”譯為“情景喜劇”。
1993年,英達指導的《我愛我家》正式播出,成為我國影視劇史上第一部《情景喜劇》。
《我愛我家》劇組演職人員合影
《我愛我家》的前期拍攝和籌備過程非常具有戲劇性。
最早這劇是英達和王朔湊在一起“攢”的,英達做總導演,王朔做總編劇。
結果到了拉投資的階段,王朔突然不想幹了,不過朋友一場,他也沒坑英達,把好友梁左推薦給了英達做總編劇。
其實英達和梁左做過一段時間的情敵,他在北京念大學的時候暗戀過人家梁左當時的女朋友。
最後《我愛我家》在演職人員滾動條中給王朔的定位是“總策劃”。
梁左(最右)
梁左從根兒上,賦予了《我愛我家》極高的文學魅力和文學價值。
梁左先生在國内喜劇行業水平極高,在《我愛我家》之前,就作為編劇創造了非常的的相聲作品。
經典相聲《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電梯奇遇》《捕風捉影》都出自梁左之手。
梁左先生的文藝創作極具個人風格,趣味性藝術性文學性兼具的同時又通常具有社會意義。
看梁左先生執筆的作品,笑過之後仍有餘韻,常常讓你在事後一拍大腿——“嘿!原來說的是這個意思!”
不信,您再回頭看一看《我愛我家》。
1987年姜昆唐志忠表演《虎口遐想》
但《我愛我家》其實不止梁左一位編劇,英達的堂弟英壯也是《我愛我家》的編劇之一。
二叔那句“劉穎沒等來,等來了流感”就是英壯寫的。
英壯(右)
不同于現下影視行業明星高片酬亂象,《我愛我家》極其重視編劇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
全劇組,算上所有演員和所有幕後工作人員,片酬拿的最高的是總編劇梁左。
後來蔡明在節目上說,自己當時去《我愛我家》客串的時候,每集拿的是400塊錢的片酬,這已經是全組演員裡最高的片酬級别了。
除了梁左和英壯外,當時劇組還有一位編劇叫張越,93年的時候還是剛從廣播學院畢業的小女孩,徹頭徹尾的新人編劇。
她當時一集的片酬就比已經是大明星的蔡明高很多了。
在英達和英壯最初的設計裡,這個家庭是老爺子,大女兒和小兒子,外加一個南方的上門女婿構成的。
考慮到主要演員都是北方人,“南方上門女婿”這樣一個角色不太好把握,梁左進組之後就給改了。
梁左按照他自己家的成員結構,把賈家的人員配置改成了飽讀詩書的大兒子(梁左自己),吊兒郎當的二兒子(梁天本色出演)和念大學的小女兒。
小女兒這個角色對應的是梁左梁天當時正在念大學的妹妹梁歡,就是後來英達的老婆。
其實這個角色一開始并不是必須的,但是在《我愛我家》拉投資的時候,他弟弟英甯和太太趙明明幫了很多忙,于是就加了這麼個角色給趙明明演。
名字用的是英壯親妹妹的名字“凡”,這才有了的劇中的“賈小凡”。
90年代初的趙明明,真的是面如銀月,明眸皓齒。
趙明明大學的時候就和英甯在一起了,當時學校不許戀愛,兩個人還被教委叫過家長。
兩人相戀于微時,趙明明不嫌棄英甯沒錢沒名,畢業就跟他扯了證陪他住地下室。
當年《我愛我家》播出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連片頭都舍不得跳過,就為了看趙明明在鏡頭前抿一下嘴。
90年代趙明明當紅的時候,還有不少媒體報道她和英甯患難與共的愛情。
可惜這段感情還是沒走到最後,兩千年初英甯和趙明明離婚,傳言是因英甯出軌。
16年《我愛我家》劇組重聚,闊别熒幕多年的趙明明重新回到大家面前。
人到中年,她還是那麼美,溫婉大方。
可惜趙明明的活躍于熒幕的時間太短了,很多年輕的網友都不認識她。90年代的趙明明,真的擔得起“熒幕第一美人”的稱号。
趙明明和《我愛我家》編劇張越
其實趙明明在《我愛我家》中的演技并不算好,甚至還有些青澀。
其實她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她覺得喜劇并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始終沒辦法呈現出想要的結果。
所以前40集演完之後,趙明明就跟英達說自己不演了,所以劇中的賈小凡才急匆匆的下線了。
當年為了選“賈圓圓”這個角色,英達跑遍了全北京市的少年宮。
有一回英達打算去區少年宮看看,去之前還有人跟英達說“區的就算了吧,一定不怎麼樣”。
英達沒聽,因為他自己就是東城區少年宮出來的,到了之後英達轉了一圈,發現還真被說中了,确實沒有比較出色的。
當時少年宮有位老師,是正兒八經中戲畢業的,跟英達說有個小姑娘挺好,今兒沒來,你們明天能不能再來一次?
第二天,英達還真帶着人又去了一次,老師說的那小姑娘已經在等了,圓乎乎的小臉,賊大的腦門兒。
見到英達兩眼放光,“您是《愛你沒商量》那位?我看過您演的戲,演的不錯,演得不錯!”
一邊說着一邊居然先伸出手來要跟英達握手,英達握着小姑娘的手,心裡頭琢磨,要是真有賈圓圓這孩子,估計就是這樣了。
沒過多久,全國的電視觀衆都認識了這個演“賈圓圓”的小女孩兒——關淩。
文興宇老爺子也不是傅老的第一人選,當時英達找的是朱旭。
朱旭就是《末代皇帝》裡老年溥儀的扮演者,當時在圈内就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了。
後來蔣雯麗指導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我們天上見》,以她自己童年和姥爺相處的故事為原型的一個故事,電影裡的“姥爺”,蔣雯麗請的就是朱旭老先生。
朱旭《末代皇帝》
後來朱旭老先生因為檔期原因沒來成,才有請的文興宇先生。
文老爺子當年拍《我愛我家》的時候才50歲出頭,但“傅老”劇中的設定年齡已經虛歲67了。
咱們後來在劇中看到老爺子一頭白發,其實都是拍戲的時候特地染的,由于當時也沒什麼特别好的染發膏,由于頻繁漂染,到了後期那滿頭的白頭發根本洗不掉了。
由于《我愛我家》拍攝時台下是坐着觀衆的,觀衆的即時反應對于演員來說就非常重要。
包袱要是響了,那演員的狀态自然越來越好,包袱要是一直不響,演員心态也就開始崩了。
飾演保姆保姆的沈暢在拍前兩集的時候,發現自己所有的包袱一個都沒響,心裡急得不行。
當時台下的觀衆有一位是英達的大學同學, 英達跑去問人家意見,同學說别的都好,就是小保姆說的話一句都聽不懂。
英達和沈暢這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因為沈暢飾演的鳳姑子劇裡是四川人,開拍前沈暢特别找了位川渝來的保姆跟人家學口音,結果學的太像了,北方觀衆一句都聽不懂。
後來英達就和她一起改,創造了劇中的“英達式川普”。
《我愛我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被評價為内地明星大牌最多的影視劇,來客串的都是當年的大腕兒。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英達連哄帶騙拐來的。
邀請葛優的時候,葛優手頭上有事兒要辦沒法來,那時候也沒有手機呼機, 英達帶着人在葛優家樓下蹲到12年,一見葛優認出來了立馬沖上去。
秉持着“葛優有話就跟我們說,葛優有事兒我們找人替他辦”的原則,直接把人綁到了劇組。
邀請蔡明的時候,英達心裡其實挺打鼓的。
想讓蔡明演的角色“豔紅”戲份也不多,人設也不算好。而且當時蔡明已經是喜劇界大明星了,同量級的宋丹丹在這兒演主角,隻讓她客串個小配角,人家不想來也在情理之中。
但英達還是不死心,聯系到蔡明後邀請她到現場先看看,覺得好玩就來,不好玩兒就算了。
結果蔡明去現場看的那兩集,正好就是葛優客串的那兩集,她和謝園坐在觀衆席哈哈大笑,動靜太大導緻葛優剛入場時不停的笑場,隻能一遍一遍重拍。
其實英達本來還要邀請張國榮來客串的。
英達和張國榮在北京拍攝《霸王别姬》的時候相識,英達發現張國榮平時除了鑽研角色,就是埋頭給影迷回信。
他還記得有一回有封信裡的影迷告訴張國榮自己有個朋友要過生日了,他們都是張國榮的粉絲,如果張國榮能為他的生日寫一句話,他會很高興的。
張國榮讀了信後,特地去買了生日卡片,寫完後按照信上的地址寄了回去。
這事兒被英達記在心裡,劇中張國榮的瘋狂粉絲圓圓收到張國榮“考到95分就去你家見你”的信的情節,就是英達以這件事兒為靈感寫的。
拍《霸王别姬》的時候英達就詢問張國榮能不能到劇組客串,張國榮爽快的答應了。
期間英達還給張國榮打過電話确認,張國榮也表示沒有問題,自己幾日幾日會在北京,英達還根據張國榮的行程特地把這個情節的拍攝挪到了那一天。
拍攝的前一天,英達又給張國榮打了電話,但不知道為什麼電話怎麼也打不通了,英達心想壞了,人來不了了。
當時正好有個河北的商演在接洽宋丹丹,開的價格很高。宋丹丹本來想的是張國榮如果來,她就不去,張國榮如果不來,那自己就去商演。
英達眼瞅着等不來張國榮了,就放宋丹丹走了。
宋丹丹這邊剛走,英達想起來當時張國榮跟自己說來北京是因為有個給唱歌比賽做評委的工作,地點就在保利大廈。
英達開車去了,張國榮果然在那兒,先前沒接電話應該是因為在工作。在現場見到英達張國榮還很驚訝。
第二天宋丹丹肯定是回不來,張國榮第二天晚上又要飛回香港,這件事兒就這樣錯過了。
當年張國榮做評委的是“英皇金融杯”歌手大賽
《我愛我家》劇組還有一位“龍套王”,是劇組的副導演林叢,前前後後一共演了6個角色。
分别是女警察,話都說不利索還要跟和平學習大鼓的小妹。找賈治國咨詢心理問題的其貌不揚卻覺得所有男生都喜歡自己的女孩兒,李慧娘的第三十五代傳人,倪大紅的閨女。
另外還和英壯一起在劇中分别飾演了自己。
副導演林叢
《我愛我家》93年播出後,很受觀衆歡迎。
但是因為這樣的影視劇形式是當時所沒有的,也不被一些主流媒體所接受。
當年《成都晚報》就曾搞過一個評選,《我愛我家》被評為“年度最差影視劇”,因為很多觀衆認為這部劇“低俗”,"“吵鬧”,還有不少人抨擊這部劇抹黑和諷刺“老幹部”。
這個評選結果讓導演英達和總策劃王朔非常受傷,對整個劇組的打擊極大。
很多網友可能會想,一個地方的報紙會對劇組産生這麼大影響嗎?
首先,90年代紙媒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另外,這個評選是王朔連同報方一起發起的。
前兩天聽聞謝園先生病逝的消息,心中百般滋味。
1993年至今,已經有11位參演過這部作品的演職人員病逝。
分别是扮演傅明文興宇,扮演胡老的英若誠,扮演于大媽的金雅琴,扮演楊大夫爸爸的牛星麗,扮演鄭千裡的張瞳,扮演賈淑芬的李婉芬,扮演馮導演的李丁,扮演小黃父親的黃宗洛,扮演齊大姨的吳淑昆,客串自己的趙忠祥,和扮演寶财的謝園。
27年前,這部代表着内地情景喜劇最高藝術價值和文化内涵的《我愛我家》橫空出世,陪伴了一代人的童年時光,成為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27年過去了,依然沒有哪部情景喜劇能夠超越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