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學習文明家庭事迹

學習文明家庭事迹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4 20:55:12

學習文明家庭事迹(27人用27萬字書寫出文明家庭)1

人物檔案:

賈萍,1953年5月出生于本溪歪頭山,70年代初從本溪市第十中學畢業後下鄉到本溪石橋子公社柳峪大隊成為一名知青。197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75年通過知青選拔,擔任石橋子公社黨委副書記。3年後抽工回城,到本溪市物資局機電公司工作,先後任政工幹事、黨支部書記、宣傳部長,2008年退休。

賈萍兄弟姐妹6人,她行三,上面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兩個弟弟。在父母“衆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教育下,兄弟姐妹團結和睦,從來沒有因為家庭的責任、義務、權利鬧過别扭。

1992年,賈萍夫妻在單位調房時放棄增室,申請了一處單室樓房,把父母從農村接到本溪市内照顧,因為哥哥姐姐年齡較大,賈萍承擔了父母的更多“雜務”:洗衣做飯、開資開藥、陪上醫院……

後來,弟弟家條件改善,給父母提供了更好的住房,賈萍仍然每天去照顧父母,“長在了父母身邊”,被兄弟姐妹稱為孝敬父母的“管家”。

27人“書”寫出文明家庭

這本書的名字很直接,就叫《親情集錦》;

這本書的字數也不多,隻有300多頁27萬字。

可是這本書的作者卻不少,足有27位;

這本書的分量更沉重,不僅飽含了賈家兄弟姐妹6人對父母的感恩和懷念,更記錄了27名賈家親人對親情、對人生、對做人做事的感悟,承載了27人對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和傳承。

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賈家是土生土長的本溪人,賈萍爺爺那一輩就是本溪歪頭山地區的“大戶”:不是有錢,而是人多。到賈萍的父親賈慶德,幾經輾轉,還是在26歲時回到了家鄉教書,直到1981年離休。

賈萍等回憶,父親34年的教育生涯中有24年是小學校長。

“在歪頭山紅旗溝小學任教的時候,沒有手表、沒有電鈴,就在操場上立一根杆子,劃上線,根據日影的高度測定上學、放學和上下課的時間,到點了父親就拿兩塊金屬片敲打。”

“在邊牛小學當校長時,每到春天邊牛河剛開化,大塊小塊的冰排子咔嚓作響地流下來,水流湍急,站在岸邊看着都發暈,父親就穿着靴子每天背師生們過河。”

賈萍的母親姓曲,小時候念過兩年私塾,多年以後還能背誦百家姓、三字經,還能給孩子們講農事諺語、講故事。

賈萍說,自己小的時候,和父母、爺爺一起生活,一家9口人隻有父親一個人掙工資。為了貼補家用,母親和爺爺一起開荒種地、養雞養鴨養豬、摟草賣給村裡當飼料,後來又到藥廠打工……

學習文明家庭事迹(27人用27萬字書寫出文明家庭)2

言傳身教,引導兒女走正路

因為父母都是文化人,賈萍等兒女受到了更多的現代文明和傳統文化教育。

賈萍說,從對大姐的鼓勵、教育和要求,就能體現出父母在兒女的成長中重視的是什麼,希望兒女成為什麼樣的人。

賈萍的大姐賈淑菊出生在1940年,讀到初中畢業就有很多就業選擇,可是父母一直鼓勵、支持她讀書,“多念幾年書、多學些文化知識,一生中在什麼時候都是有用的。”

1959年,賈淑菊考入本溪師範學校,畢業後分配到石橋子中心校,父親又教她怎樣搞好同志關系、師生關系和家長關系,如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教學水平、上好每一節課。1965年,賈淑菊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同一年,賈淑菊和在北京七五〇廠當技術員的劉德君結婚,婚後不到兩個月,劉德君奉命到陝西寶雞組建新工廠。這個時候,又是父親勸慰小兩口:國家搞建設,每個人都要盡一份力。

1966年,新建廠職工子弟上學急需教師,賈淑菊也調去了秦嶺腳下的山溝裡,條件非常艱苦:在老鄉家租房子、幾塊木闆搭床,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語言不通、水土不服……

為了讓小兩口安心工作,父親定期給賈淑菊寫信,鼓勵她克服生活上的困難,指導她勤勤懇懇做事、老老實實做人。

賈萍至今還記得父親告訴她的一個詞:鼻大目小。這本意是指雕刻時鼻子要刻大一點、眼睛要刻小一點,這樣才有修改的餘地。

父親又跟她說,制定計劃、與人相處、日常處事等,都要留有餘地,話不能說滿、事不能做絕。

上個世紀90年代,賈萍的弟弟妹妹下崗了,父母總是告訴他們不要抱怨,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去尋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賈萍最小的弟弟在政府部門,母親每次看到都要告誡他:兒子啊,我和你爸都有退休金,也不指你怎麼地,你就好好做人做事就行了。

書寫美好家風傳承給後人

2013年9月18日,賈萍的父親賈慶德老人去世,享年92歲。

賈萍說,喪事過後,最小的弟弟建議,多年來大家都盡力照顧父母,沒留下什麼遺憾,與其沉溺在悲傷之中,不如大家都寫點文章。

“記錄對父親的回憶,記錄父親言行對自己人生的影響,收集起來、裝訂成冊,既是懷念,也可以用這些正能量引領下一代。”

大姐賈淑菊在回憶中寫到,父親從小就引導她樹立正确的人生觀,鼓勵支持她和丈夫響應号召、到艱苦的地方工作,建設祖國,“是父親的一封封家書鼓勵我戰勝困難,那是實實在在的家書抵萬金啊!”

大姐夫劉德君滿懷深情地回憶起婚期确定後,在那個一斤肉隻要6毛三的年代,一向節儉的嶽父給自己買了一條51元錢的毛料褲。

大哥賈福臻回憶,1960年,國家遇到自然災害,因為糧食不夠吃,個别村民到生産隊的地裡弄糧食和蔬菜,父親就教育他們:窮死不下道、餓死不做賊,不能因為一時困難就拿公家的東西。困難是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

賈福臻寫道,1966年,他在本溪鋼校讀書時放假在家,一名老師因工作安排問題找到家裡,拿來兩隻母雞,被父親婉言謝絕。他說,每次有人拿東西來,父親都好言相勸,從沒有收下一樣東西。

賈萍的丈夫王長鎖回憶,嶽父風趣幽默、淳樸善良,自己兩口子鬧矛盾時嶽父總是批評女兒。王長鎖說,不是妻子有多不對,而是嶽父的天平總是向“外人”傾斜。

在賈福權的記憶中,自己小時候的父親最可親,總是給大家講故事,“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盤古開天”;長大上班,父親的要求就嚴格了,“父親的學生多,我也想讓父親幫忙找個好工種,可父親卻說行行出狀元,隻要幹好自己的工作就有出息,時傳祥還是全國勞模呢!”

後來,賈福權被分配做管道維修工,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産者,還被評為社會主義建設青年積極分子,出席了本溪市第九屆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并受到表彰。

10幾年後,賈福權下崗了,在他茫然不知所措時,又是父親開導他要自強自立,勇于接受逆境。在父親的鼓勵下,賈福權到大河套裡篩沙子、到鍋爐房燒鍋爐,在家養豬、手工打瓦……

父親告訴他,每個人都有苦有樂,多苦少樂是人生的必然,能苦會樂是人生的坦然,化苦為樂是智者的超然。

穿了40年的毛衣外套是節儉也是愛

2015年8月,賈母去世,96歲的老太太拒絕了兒女要送她到醫院的請求,平靜地接受了死亡的到來,告訴兒女“身後一切從簡”。

再一次送走親人,賈萍兄弟妹妹再次用飽含深情的文字紀念他們的母親。

同父親相比,母親留給大家的更多是慈愛和家庭的溫暖。

雖然隻讀過兩年私塾,賈母記憶力驚人,幾十年的物價、長輩晚輩的生日、6個兒女上學、入團、入黨、提幹、獲得榮譽、結婚、生子、喬遷的時間,都記得一清二楚。

賈萍說,母親的好記性,就是兒女學習的活字典、人生的百科全書。

兒時的夜裡,他們躺在炕上聽母親講“人之初性本善”,講“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要來到”,講“家和萬事興”、講“火心要空、人心要實”……

賈萍至今還記得母親那件紫紅色的毛衣外套,對襟的和尚領右上角還繡着一朵小花,“媽媽說是花了7元錢從奉天買回來的。”1937年的7元錢,可是相當于一個好勞力一個月的工資。

後來父親外出讀書、工作,母親就把這件最喜歡的毛衣外套給父親穿上了。

大姐賈淑菊上初中時,母親把這件毛衣外套“倒壟”,織成了套頭毛衣,給大姐穿;幾年後又給了大哥賈福臻穿。

到賈萍上小學四年級時,這件已經穿了近30年的毛衣再次“倒壟”,因為毛線細了織不成大毛衣,改成了平針套頭的小矮領,色澤還很鮮亮。

3年後,這件毛衣又依次傳給了弟弟賈福權和妹妹賈敏。

賈萍說,傳到到最小的弟弟賈福玉的時候,舊毛線再也不夠織一件毛衣,她就加了些天藍色的毛線,織成了一件鳳尾花帶波浪的毛背心。

一件毛衣外套,兩代8人穿了40多年。賈萍覺得,這應該是最能表達家風的物件了,美德自在其中。

對話賈萍:

遼沈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怎麼想到用文字來紀念父母、傳承家風的?

賈萍:

其實這是我老弟弟提出來的,父母都算高壽,老一輩少一輩也都孝順。人總有一死,單純地悲傷也不是回事,還不如把自己的思念和回憶寫出來,讓後人知道我們這個大家庭是怎麼回事,都能記住老人的教導。

遼沈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那又是怎麼想到要出本書的呢?

賈萍:

因為每個人用的紙都不一樣,筆迹也不一樣,年輕人還有用微信寫的,而且那麼多人都寫,零零散散的保存起來也不方便。後來有朋友聽說了,挺羨慕我們這個家庭,也都想看看,就出了這個主意,有幾位搞文字的,還主動幫着編輯、校對,聯系出版社,反正大家幫忙吧,最後就出了這本書。

家裡的每個人都寫了嗎?都寫的是什麼内容呢?

賈萍:

都寫了,我們姊妹6個12口人,還有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還有父親的侄兒等,攏共27人,主要就是表達對老人的懷念吧。一方面是通過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父母的美德,用來教育後人;再一方面是對農村老宅子的記憶,人情世故、往事景觀,記錄鄉愁,留給子孫回憶。

遼沈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大家是不是都感覺這種方式很新穎?

賈萍:

我們家裡沒有文字工作者,但是這種方式應該是屬于獨有的吧,記錄的都是真人真事真故事,希望能夠把家庭的正能量、有意義的東西,用文字的符号記錄與傳承下去,給後代以鼓舞,也是讓大家多了一道教育後代的工具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