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之好”含褒義,泛指兩家聯姻。
故事原型
原本就是一個充滿了金錢、權勢和美色的肮髒交易。這個比喻的由來,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秦國和晉國之間的政治聯姻。當時,秦國新繼位的國軍秦穆公有志發奮圖強、振興秦國,完成霸業。
秦穆公為求将來與中原友好,與當時力量強大的晉國聯姻,向晉獻公求婚,晉獻公就把大女兒嫁給了他。後來,晉獻公年邁昏庸,要立小兒子為國君繼承人,從而殺死了當時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梁國和翟國避難。 再後來,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幫助,做了晉國國君。但是不久,夷吾就與秦國失和,發兵攻打秦國,終遭慘敗,還叫兒子公子圉到秦國做人質,這才将兩國的關系修好。
秦穆公為了籠絡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嬴嫁給了他。這在當時的社會來說,是一件親上加親的事,按理關系應該是很穩固的了。然而公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國滅亡,害怕國君的位置會被傳給别人,跑回晉國。秦穆公立即決定要幫助重耳當上晉國國君,把逃到楚國的重耳接過來,還要把女兒懷嬴改嫁給他,第二年,公子圉就做了晉國君主,成為晉懷公,跟秦國不相往來。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當上了晉國的新國君,成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秦穆公也在重耳死後不久,借機打敗已經成為中原的霸主的晉國,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因此秦晉之好代表的是一種政治上的聯姻,是國家之間的聯合,但後來漸漸将男女之間的婚姻也稱作結為"秦晉之好"。
這就是所謂的秦晉之好,充斥了權勢交易、美色交易;後世所謂的和親、世家大族聯姻,不過都是如此,早已失去了愛情和婚姻的意義。你覺得用這個詞語來寓意婚姻合适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