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秋天的時光真的是美好,天高雲淡、日光溫柔、暑氣消散、瓜果飄香……在這早晚已經略帶涼意的時節,我們迎來了秋分節氣。快來看秋分節氣的養生須知吧——
“秋分”為公曆9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為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意思是秋季前後九十天,秋分恰居之中,從而将秋季平分為二。《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意思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
我國古代将秋分分為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秋分之後,白天逐漸變短,黑夜漸次變長,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将各高于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如俗語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份,秋分時節見霜已不足為奇。
秋分節氣還有“吃芋頭”“吃秋菜”等傳統飲食習俗。如北京就有秋分節氣吃芋餅的習慣,北京稻香村每年亦有應時生産“秋分芋餅”上市的傳統,一層層酥皮像盛開的花瓣,好看又好吃,深受人們的喜愛。像廣東江門市開平蒼城鎮,昔日即有春分、秋分吃春菜、秋菜的習俗。春分那天吃的是“春碧蒿”,秋分那天吃的是“秋碧蒿”,既有期望家人平安健康、少生病痛的民俗價值,亦有養生保健的實用價值。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溫燥”,而是“涼燥”,因此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像蓮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等,都是調養佳品。
值得注意的是,秋分後寒涼天氣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誘發或加重疾病。預防秋燥方面,對運動養生來說,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一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銀耳等。若出汗較多,還可适量補充一些淡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秋分還宜多食溫食,少食寒涼之物,以保護頤養胃氣。
如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會導緻濕熱内蘊,毒滞體内,引起腹瀉、痢疾等,故有“秋瓜壞肚”之民諺,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要注意。
由于從炎夏轉入涼秋,人體常常覺得比較舒服,由于“疰夏”而緻的身體消瘦也漸漸地恢複,胃口和精神的轉好,使秋季因此成了一個進補的好季節。在進補過程中宜平補。所謂平補,就是選用寒溫之性不明顯的平性滋補品。另外秋季陰陽雖相對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氣,由于“天人相應”,肺髒易被燥所傷。因此,進補時還應當注意潤補。可用養陰、生津、潤肺,采取平補、潤補相結合的方法,以達養陰潤肺的目的。補肺潤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性柔、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補充人體的水分,以防止口唇開裂等氣候幹燥對人所産生的直接傷害;另一方面,通過這些食物或藥物補養肺陰,防止因機體在肺陰虛的基礎上再受燥邪影響,産生疾病。晨飲淡鹽水,晚飲蜂蜜水,既是補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養生抗衰的重要措施。
好 · 書 · 推 · 薦
《二十四節氣養生藥膳》(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内容選自《二十四節氣藥膳養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鄧沂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