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第十九卦是臨卦,此卦中多次出現臨字。臨,即是此卦的中心所談,臨字本身又是兼容多義的一個字。
臨的金文
臨的金文原意是象天上下雨的角度一樣俯首察看,這是什麼意思?按現在西式的語言,就是上帝的視角,中文是跳出格局之外的俯瞰的意思。
文王作為當時的一方侯王,也是有食邑,有侯國,有子民的,高高在上。那麼臨對于他來講,就是對待子民的态度,或者說是從全局考慮事情。
這是從字的本意來考慮臨字。
臨象那麼從卦爻的象的角度考慮臨卦,臨卦是坤上兌下。
臨卦
在伏羲的先天八卦中,坤的意象是地,兌的意象是澤,僅從象上而言,解釋為地下之水肯定不妥,通常被解釋為站在陸地上看水。這種基于象的解釋,隻能解釋為看到茫茫之水而又要渡水而過感受到的茫然、壓力與困難。
另外,從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出,殷商時期的卦爻是從上而下的解讀,且出現了六爻卦。而文王采取的方式是自下而上解讀卦爻。(筆者在頭條前文連載中探讨過該問題。)
從後世對文王《周易》的繼承來看,孔子取了這卦中的坤卦作為重點,因此人文的重點在于克己複禮、坤卦對仁的修身方式的重視,重在世界觀。而老子取了這卦中的兌卦作為重點,通過對水的不同特性的解讀。用象及理,強調順勢、借勢的方法。重在方法論。
也就是這一卦中,從象意而言,坤和兌實際都是重點。與臨卦點對稱對應的下一卦觀卦,也存在這種象的情況。是風與地的組合。觀與臨的俯瞰不同在于,觀是平等意義的,而臨是居高臨下意義的。同時風和水的意象都隐喻了動。這是《周易》易字的中心思想。
臨的節氣古代的十二月農曆,也用卦爻來表示。而臨卦對應的是農曆的十二月。明白這一點的原因在于,臨卦中涉及了一個“很突兀”的卦爻解釋,“至于八月有兇”,而八月在農曆中是用觀卦來表示。也就是《周易》的下一卦--觀卦。
在理解《周易》的過程中,要全文考慮,基于當時背景的考慮,基于對應卦爻的考慮。
臨卦的卦辭解讀和下一卦卦序的安排,明顯考慮了這個月份的對應關系。
基于以上三點,再看臨卦的卦辭,有助于理解。從其後世的《老子》可以看出,當時的文字,不管是基于主觀數理文化一統思路的考慮還是客觀的文字字義不是很明确、清晰的原因,字意上的語意兼容和多關是很常用的寫作方式。
臨卦(地澤臨)坤上兌下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初九,鹹臨,貞吉。
九二,鹹臨,吉,無不利。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六四,至臨,無咎。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上六,敦臨,吉,無咎。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斷句: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元亨利貞前文已經解讀,代表四個發展階段。臨卦是《周易》中少有的幾個涉及四個全過程的卦爻之一。也就是發展全程都要注意。
周易圖解--懂《波浪理論》的讀者可能會看到波浪
至于八月有兇,往往被迷信化解讀。實際上,基于元亨利貞這四個字的甲骨文的原始本意,都是與農業有關的,用于對人文發展意義的比喻式的解讀。那麼,八月是觀卦,也就是如果臨卦沒有處理好,解決好,那麼觀卦會出現麻煩。十二月是農耕前的準備,屬于貞的階段;而農曆的八月,是接近秋收,屬于利的階段。農耕準備不足,秋收就會有麻煩。作為人文道理的喻象,就是事情不豫不利。
《禮記·中庸》中的表達是:“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初九,鹹臨,貞吉。鹹臨,在卦辭中連續出現兩次。這就像現在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個道理。
鹹的甲骨文
鹹的甲骨文是大的戈與城池的形象,本意是全民皆兵,武裝禦敵。金文中畫個大斧頭的字更形象。
第一爻,這是起初的發展階段,還很弱小。那麼,首要的是全民皆兵。在那個年代,如果沒有自己的軍事實力,很可能被吞并。這樣才能保證在這一爻貞的階段不出問題。
九二,鹹臨,吉,無不利。進入發展的第二階段了,依然還是要重視全民皆兵。第二階段,也就是亨的階段,雖然發展了,但是并不強大的一個階段。
不被吞并的辦法依然還是鹹。也就是盡本國最大的努力。
把這一點發揮到極緻的是後來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攸的甲骨文
攸的甲骨文本意是老人拄着拐杖慢行。攸利,就是輔助的,多一些的利。
六三,已經進入利的第一個階段,本來是順利一些了,但是卻是陰爻。按文王的寫作習慣,這裡就是要提醒點什麼了。
那麼就提醒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有了點甜頭,要考慮這并沒有更多的利;隻有這樣居安思危的謹慎,才能沒有麻煩。
有人将甘解釋為通鉗,鉗制敵人。甲骨文中并無此意,也未見其他當時文字有此用法。但是,如此解讀會導緻這句意思徹底改變。
六四,至臨,無咎。至臨,通常被解釋為事必躬親,這與臨的本意很矛盾。至是臨的對立的意思。而這裡說的至臨,實際是陰陽一體的表達。
至的甲骨文
交的甲骨文
在《周易》中有交字,一般翻譯為交往。交的甲骨文是反叉兩腿站立的人。從現代的身态語言來講,這是一個謹慎防守的姿勢。後來,這個字被引申意為交往。中國古代是陰陽一體的文化,也就是交往卻很謹慎,獨立自主的交。這是字裡的陰陽一體之意,古人的交。當然,我們現在理解這個字,通常就剩下交往的意思了。
而至這個字,很奇妙,甲骨文就是把交字倒過來。原意是出去打獵的人,累了回家躺下休息。這才引申出後來的到達、導緻等意,在這裡,被引申為親自。
至交,這是陰陽一體的很太極的詞,明白甲骨文的本意,你才可以理解什麼是至交。那麼,這裡的至臨,實際也是這樣的一種表達。
文王應該知道這個至的本意,這裡他要引申為什麼樣的人文意義呢?
六四爻,是利的第二個階段,是發展順利的階段。但,這裡又是陰爻。按慣例,文王要提醒一些東西。
提醒什麼?在臨的狀态下的至。
如果這裡簡單翻譯為事必躬親,這與臨的意思沖突了。這是古人表達這種陰陽一體意思的一種方式。
孔子對于小人(與大人相對)和女人的态度是近則戚,遠則怨,實際就是來自于這個至臨兩字的引申。不遠不近的狀态、尋找一個恰當的不遠不近的狀态,就是這個至臨的狀态。不能簡單片面地将至臨理解理解為至。
“出門在外,你要知冷暖”。這是中國人通常的一種陰陽一體文化的表達。這個冷還是暖的尺度如何呢?你能聽懂,但是沒法準确說清楚。老子的《老子》中充滿了這種方式的表達。
上善若水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君子,在《周易》中是理想的大人的化身。大君,這要求就更高一些了。
知僅即可以理解為原意的知,又可以理解為引申的通智。
孔子的理解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的理解是知和智是一體的。
老子的理解是智。
六五,這已經是利的第三個階段,最好階段了。但依然是陰爻,那麼文王繼續提醒。
這裡的知臨,可以理解為要明智的君臨天下,也可以理解為要有智慧的方法。
上六,敦臨,吉,無咎。上六,按照乾卦的總綱,第六爻通常是有所轉折的貞的階段,注意的特點就是要注意保持利的果實。
敦,這裡是敦促的意思。敦臨。也就是要勤政的意思。
也有理解為敦厚的意思,那麼可以翻譯為要注意臨的方式,誠信。
或者文王是兩個意思都有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