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涉水上學路》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尼泊爾、肯尼亞、秘魯等地,孩子上學非常困難的情況,需要借助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甚至是徒手攀爬懸崖,耗費5、6個小時才能到達學校,每次隻能上半天的課,因為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了路途上,他們的上學之路是非常艱難危險的,過程之中充滿了人們料想不到的意外,而想要上學的堅定的心,也讓人備受感動。
正文
《翻山涉水上學路》拍攝生活在邊遠地區的孩子們,從他們的生活環境和日常入手,展示他們獨特而危險的上學之路,直到他們最後到達目的地,它帶領觀衆們的踏上一些最不可能抵達目的地的旅程,翻越艱險,感受學生們對生存質量的渴望,對知識的向往。
一、《翻山涉水上學路》的題材特點
這部紀錄片屬于社會性題材,同時又囊括了自然元素。這個題材的獨到之處,分以下幾點原因說明。
第一,影片具有較強的新鮮性,“上學”這個題材,有普遍性,但“翻山涉水”的上學方法又同時有特殊性和典型性,符合“新”的表現,能夠引起觀衆的興趣。
第二、影片具有較強的複雜性和形象性,片中的上學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幾經苦難,可提供的看點多,也能充分滿足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使得影片具有很強烈的真實感,引人入勝,對片中孩子的生活等情況,在力求還原的情況下配以解說詞的生動描述,所以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綜觀全片看來,不至乏味。
第三、影片具有較強的時代性,生存和夢想這類題材的支撐點必然是它本身的意義,這類題材往往同時包含經曆曲折的人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影片具有一定的高度,可以反映時代風貌或曆史的流變,關于曲折上學路這個題材,它就明顯地觸及到了時代中的社會矛盾,揭示了一些貧困或政府不重視教育的現象。
但一味的社會性、曆史性的描述,難免讓觀衆食之無味,而本片作為社會性紀錄片,兼具知識性、思想性、欣賞性的特點,主要是因為題材本身的拍攝環境,邊緣地區盡管地理條件險惡,但也有許多城市中難以見到的沿途美景和原始風光,它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較強的形式感,是紀錄片枯燥的講述中的解壓劑,它的藝術性常常給人以美的視聽享受。
二、影片的主題思想
《翻山涉水上學路》共四集,分别講述了肯尼亞,尼泊爾,西伯利亞,秘魯的邊緣地區的孩子們的上學之路。“我們都上過學,也曾每天走在上學路上,但沒有一條上學之路是這樣的,這些孩子們每天都要面對危險,攀爬,忍耐嚴寒,劃船數小時,一切隻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道路雖然艱難,有時卻能收獲最純粹的美麗。”這是影片的點睛之筆,放在開篇的地方,引出這一集的事件。從解說詞和拍攝側重來看,不難推斷出導演的拍攝意圖,在不妄自揣測的情況下,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第一、導演的初衷是為了記錄社會中的這樣一種現象和群體,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共鳴;第二、出于對生活在貧困中的孩子的同情,對政府不重視教育和孩子人身安全的譴責;第三、對孩子們渴望上學,排除艱難險阻的勇氣表示肯定;第四、認為這個題材同時具有社會性和自然性,因為孩子們有時在沿途可以收獲純粹的美麗,可能是風景之美,也可能是人心之美,這個題材具有新意和亮點,值得拍攝。
這個主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認識,對現實、對政府的反思,也表達了導演個人對生活和理想的一種追求
三、影片的主要結構特點及哲學思考
(一)、本片主要結構
本片的結構非常清晰,總體上來說屬于闆塊結構,共四集,分别講述了肯尼亞、尼泊爾、西伯利亞、秘魯這些地區的“跋山涉水上學之路”。從每一集的具體情節走向來看,它屬于線性結構中的複線結構,人物和情節的發展遵循了時空運行的合理規律,從孩子們起床,準備上學,踏上旅程,學校的上學情況,放學回家,最後完成講述。而其中又在衆多孩子中發展兩條或以上線索,同時講述兩個及以上家庭的情況,包含老師的口述,将孩子們的上學活動和家裡的親人活動情節串聯起來,構成自然的轉場,給觀衆制造盡可能多的信息點和豐富的視角,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故事的講述不會顯得單調和乏味。
(二)、内容:人類獲取知識的内在活動
1 變形的需求層次獲取方式
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影片中的父母和孩子也無可例外的體現出了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值得注意的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生存、溫飽屬于此類;最高級别的需求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對知識的獲取,擁有夢想屬于此類。在影片的家庭中,“貧窮”的問題無一例外,但父母和孩子企圖通過先忽略最低的需求層次,專注于實現最高的需求層次的方法,最後再來改變現狀,以滿足自己的最低需求層次。簡而言之就是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獲得溫飽。“米爾馬拉希望自己的女兒整天都能待在自己身邊,但她堅信如果不讀書,卡比塔就不會找到工作,當然更重要的是,也不會找到丈夫,這就是她讓四歲的女兒走六公裡多的山路去上學的原因。”
對于家境貧窮的人,他們仿佛更傾向于先努力達到最高的需求層次,再顧及自己的最低需求層次,這對于人的生存來說,并不是一個好的現象。“阿吉特的爸爸沒有上過學,但于其他的爸爸一樣,他也知道學習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每天昆普村的父母都會讓他們的孩子去上學。不難看出,“知識是唯一的出路”,父母面臨的經濟等壓力也就随之而來,許多人為了讓孩子的學費有保障,不得不拼命幹活,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隻能耗着等病自己好,或者一病不起,加劇家庭的不幸。“有幾個月我都不能下地幹活,我的家人試圖替我去幹活,但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可能的,整個家庭就陷入了困境。”阿吉特的爸爸這樣說。
這種滿足最低生存需求的方法是艱苦而不合理的,有悖人性,導演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從而引導一些家庭中的父母說出了這樣的話,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巴瓦尼·夏爾馬的老師,她表示,即使在不久的将來,學生們面臨的乘鐵筐過河的危險方式也不會有什麼改變,因為尼泊爾有一項明确的規定,除非鋼索斷裂,有人因此喪命,政府才會關注,盡管此前已經發生過一起嚴重的事故。巴瓦尼常常為此去情願修橋,可是并沒有人理睬她。通過這一段的拍攝和解說可以明顯地看出導演的内心傾向,譴責政府的不作為,無法保障公民的基本人身權益。
2堅持上學的心理原因
英國經驗派美學的集大成者“博克”著有《論崇高與美兩種觀念的根源》,其中就提到,人的基本情欲分為兩種,一種涉及“自體保存”,即維持個體生命的本能。“崇高感”屬于此類,首先,當生命受到威脅時人便産生恐懼感,這就是崇高感的來源;接着,由于人的本質力量使人意識到這一危險不太緊迫或得到緩解,于是産生快感,而這就是崇高感。對于驚懼如何在崇高感中轉換為快感,博克認為,一方面是由于對象雖然對生命造成威脅,但這種威脅不足以引起絕境,自己仿佛征服了偉大的事物,此刻産生一種自豪感和勝利感。
“幹完農活的阿吉特在為出發作準備,學校位于河流另一邊的山谷中,兩個小時後,也就是10點,學校開始上課,為了一個夢想走這麼長的一段路,并不是件壞事。”可以推測當阿吉特為了上學,克服了路上的重重困難後到達學校,會産生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日複一日的堅持走在艱險的路上的原因。下面一個例子,可能更加明顯地指出了這種心理上的“崇高感”的獲得方式。
“當阿納特從鐵筐裡走出來時,他突然想到今天下午回家時,自己就要爬上鋼索推鐵筐了,這讓他喜憂參半。”憂的是,面臨自己過河,擔心落水而不由生出的一種害怕,換言之就是當生命受到威脅時産生的恐懼感,即崇高感的來源;喜的是,一旦能自己過河,就标志着成為了大人,換句話來說就是,自己仿佛征服了偉大的事物。由此可見,支撐人類求知的欲望并不僅僅是對生理需求的渴望,還有其中的内心崇高感的獲得途徑,這種途徑不勝枚舉,苦思冥想解出一道幾何題,通過嚴格考試取得優異成績等現象都在此列。
由此,得出結論,在面對上學這樣一個普遍性題材的時候,我們可以繞過高談闊論的“夢想,抱負”等虛空的話語,直接觀照人的情感中最基本的需求部分和心理感受,不一定非要将“上學讀書”束之高閣,擺在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位置,故作高深地說些遙遠又宏大的話,來評價一個人,不看一個人的背景,性格,生活習慣,就下定“因為有夢想”的結論,這種不顧及夢想産生原因的做法,導緻在現代社會,“夢想”這個概念成為具有壓倒性、又無比空泛的描述。
四、結語
《翻山涉水上學路》的基本結構分析如上,除了對影片的常規分析外,它所表現出的内核精神更為重要。對于我們普通的人來說,“上學”不過是人生旅途中一段特定時間的必要過程,它跟我們常見的沒有什麼不同,也不會具有太大的特殊性。而《翻山涉水上學路》中,“上學”卻變得是不一般的,上學路的艱難也讓“上學”給當地的人帶來了非一般的意義,其中種種心理因素的考慮,成為反射一個特殊地域的社會風貌的鏡子,它也帶給一種我們和往常不一樣的視角,啟發觀衆對人類文化和人文心理思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