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漢時期,大蒜從西域傳入我國後,經人工栽培繁育,大蒜漸漸成為深受大衆喜愛的食品,如今更是成為餐桌上常見的佐料之一。
在民間一直流傳着“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的說法,吃蒜不僅能夠增加食欲,其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到了現代社會,為了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達到更好的預防疾病的功效,吃大蒜成為了很多人的養生方法。
1、強力殺菌
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對多種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是目前發現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強的一種。
2、防治腫瘤和癌症
大蒜中的鍺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腫瘤細胞和癌細胞的生長,實驗發現,癌症發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國國家癌症組織認為,全世界最具抗癌潛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
3、排毒清腸
大蒜可有效抑制和殺死引起腸胃疾病的幽門螺杆菌等細菌病毒,清除腸胃有毒物質,刺激胃腸粘膜,促進食欲,加速消化。
4、降低血糖
大蒜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體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體内血糖水平,并可殺死因感染誘發糖尿病的各種病菌,從而有效預防和治療糖尿病。
5、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大蒜可防止心腦血管中的脂肪沉積,誘導組織内部脂肪代謝,顯著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膽固醇,抑制血小闆的聚集,降低血漿濃度,增加微動脈的擴張度,促使血管舒張,調節血壓,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預防動脈硬化。
6、保護肝功能
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通過參與血液的有氧代謝,清除毒素,減輕肝髒的解毒負擔,從而達到保護肝髒的目的。
7、旺盛精力
大蒜可有效補充腎髒所需物質,改善因腎氣不足而引發的渾身無力症狀,并可促進精子的生成,使精子數量大增。
8、預防感冒
大蒜中含有一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預防感冒,減輕發燒、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狀。
1、不宜多吃
因為大蒜吃多了會影響維生素B的吸收,大量食用大蒜還對眼睛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眼睑炎、眼結膜炎。
2、不宜空腹食用
大蒜不僅有較強的刺激性,還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因此不宜空腹吃。早餐也不宜吃,中、晚餐吃蒜時要配些其它食物。
3、不宜刀切蒜末
因為蒜中蒜氨酸和蒜酶,二者在蒜中各自存在互不相幹,隻有搗碎後二者才能充分接觸,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才能分解,生成具有揮發性的大蒜辣素,它不僅調味好,殺菌力也強。
故最好把蒜在案闆上拍扁,再放入搗蒜體内加适量精鹽、味精,充分搗碎直至成泥。這樣做的蒜泥比刀切蒜末香得多,殺菌力強。
大蒜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大蒜之所以能有這麼出色的功效,是因為它含有蒜氨酸和蒜酶這兩種有效物質。蒜氨酸和蒜酶各自靜靜地呆在新鮮大蒜的細胞裡,一旦把大蒜碾碎,它們就會互相接觸,從而形成一種沒有顔色的油滑液體———大蒜素。
大蒜素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它進入人體後能與細菌的胱氨酸反應生成結晶狀沉澱,破壞細菌所必需的硫氨基生物中的SH基,使細菌的代謝出現紊亂,從而無法繁殖和生長。
但是大蒜素遇熱時會很快失去作用,所以大蒜适宜生食。大蒜不僅怕熱,也怕鹹,它遇鹹也會失去作用。因此,如果想達到最好的保健效果,食用大蒜最好搗碎成泥,而不是用刀切成蒜末。并且要先放10—15分鐘,讓蒜氨酸和蒜酶在空氣中結合産生大蒜素後再食用。
大蒜可以和肉餡一起拌勻,做成春卷、夾肉面包、馄饨等,還可以做成大蒜紅燒肉、大蒜面包。德國還有大蒜冰淇淋、大蒜果醬和大蒜燒酒等,不僅健康,而且味道不錯。用大蒜素提煉成的大蒜油健康價值也很高,可以抹在面包上吃或作為烹調油食用。
1、喝牛奶
吃完大蒜後,喝一杯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質會與大蒜發生反應,就可以有效去除蒜味了。不過,喝牛奶時,注意要小口慢咽,讓牛奶在口腔中多停留一會兒,而且最好喝溫牛奶,這樣效果會更好。
2、茶葉
用濃茶漱口或口嚼茶葉可除口臭。對進食大蒜、羊肉等食物後口氣難聞,用茶葉1小撮,分次置于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葉後徐徐咽下,效果頗佳。
3、吃堅果
吃了大蒜後,嚼一些花生仁、核桃仁或杏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讓蒜中的辛辣素“硫化丙烯”與蛋白質結合,就可以使口中的蒜味去除。
4、吃柚子
如果在秋冬季節也可以通過吃柚子的方法,去除口腔中的大蒜異味,柚子除了多汁之外,還可以除去胃中惡氣,去酒氣,是非常好的去除口腔異味的水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