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若有淩雲志,不待揚鞭自奮蹄
犇起來,奮鬥的人們!
牛年第一天,我們來谝“犇”
按照現在字典上的解釋
“犇”是“奔”的異體字
“犇”在網絡語言中指
“真牛,特别牛,牛到家了”
在古文字中
有許多将某一符号重複三次的字
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用來表示衆多,如“森”是木多貌
“垚”表示土多,“蟲”是蟲的繁體
因為昆蟲繁殖得多, 故從三蟲
“毳”是獸的細毛
用三“毛”象征其濃密, “磊”是衆石
另一種是用來形容達到某種程度
如,“焱”指火花,火焰,表示火旺興旺
“猋”是犬在奔跑,表示很快
“麤”指走得很遠
“羴” 和“鱻”分别指羊和魚的氣味
三個疊一起,氣味更濃烈
“犇”是用來形容程度的
先有的“奔”,後來又造了“犇”
用“三牛”表示跑得快
而不是“牛多”的意思
“犇”在《廣韻》中還被解釋為“牛驚”
著有《說文解字注》的
清代文字訓诂學家
經學家段玉裁說:“凡物盛則三之”
指的就是這種造字法
牛年第一天,我們來欣賞一組
古代字典和韻書裡的“犇”和“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