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來個象形字為基礎,按照形意、音意兩種造字法,将相關的漢字家族衍生出來,發掘、梳理出了漢字的來龍去脈,讓漢字的學習變得有章可循,事半功倍,學有成效。
——《雙法字理》
今日漢字主角:徘排輩悲裴
01
“徘徊”是一個固定的詞組,“徘”的左邊是雙立人(彳),與行走有關。古文字源于“裴”與“俳”,後專指行走而更改為“徘”,指人行走而不能前。
“徊”指回旋,如流水回旋,或似鳥飛盤旋,飛了一圈又飛了回來,不曾前行。二字合稱為“徘徊”,指人們走路時在某個地方來來回回,似在原地不曾前行的樣子。
02
排列的“排”就簡單多了。我們已經知道“非”的本意是鳥兒展開兩個翅膀的樣子,羽毛整齊地排列在羽翼上。
人們把用手這樣來排列物品就稱為“排”,陳列東西時,也是要雙手并開以便擺放、陳列成一排。
同時“非”還有分開、違背的意思,人們用手将物品分開以便成列排放,進而引申出排斥、排擠等意義。
“徘”“排”二字韻母為“ai”,和“非”的韻“ei”有所不同,但古音相近,在口口相傳中時常混淆。
在古漢語讀音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今天也一直保留着這種讀音中的混用,如槐樹的“槐 huái”,右邊是個“鬼 guǐ(guěi)”字,二者同源一音,但今天分别是“ai”和“ei”的韻。還有淮河的“淮 huái”,與今天彙集的“彙 huì”,本寫作“滙”。
在世界範圍内的人類語言學中,我們不止一次說過,中國的語言學與西方的語言學概念是不同的。前者始終如一保持着原始的象形,可定形帶音,而後者曆經遷徙毀滅而形亡,隻 能傳音定形。
03
“輩”的讀音為“bèi”,古音中“b、p”不分,字形上面是個“非”,實際為“排”字的略寫。加“車”字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知道古代車輛的使用是有嚴格的等級要求的。
古人出門如果能坐車,那就不是一般的人,是一種身份,象征着一定的社會地位。且車輛排列的位置也是有規定的,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地位。
車輛出行,也要根據車的等級排列車輛的先後,以辨身份,這就是“輩分”的由來。
在生活中“輩分”什麼時候被排列得最明顯呢?那就是家裡有老人去世出殡的時候。在喪禮中,靈車的啟動是有嚴格規定的。
拉靈車的人不是誰都能随便上去,在靈車兩邊拉靈繩的人是要按輩分排列,誰前誰後,都有着嚴格的劃分,依次從長輩到晚輩,在靈車兩邊一輩一輩地排列下來。
此外,在家族的重大場合中,人們的座次排列都要依輩分而來,它是中國家族觀念不可忽視的一種權力和秩序的象征。古人認為,亂了輩分則被視為大逆不道。
04
悲傷的“悲”,配以“心”字底,顯然是一種心情。
人們的心情本應是輕松愉悅的,可現在的心情不是原先的心情了,是與之相違背的心情,這就是“悲情”。
或者說,這“心”不是原來的心了,心“非”了,也就是心變了,被否定了,這便有了“悲”。正所謂悲歡離合,人間常事。
05
“裴”讀音為“péi”,它的本意為“長衣”,像鳥兒排開雙翅加長了身形。今天多用于人的姓。但在中國文化中,它是一個很有曆史淵源的字。
山西聞喜縣有一個“裴家莊”,因為那裡的大姓為“裴”。在中國曆史上那裡出了幾十位宰相,當地流傳裴家人在中國曆史上出過五十九位宰相。
但裴家莊這個名字中的“裴”字最早并不這麼寫,下半部分不是“衣”字底,而是“邑”字底,就指一個城邑。它是春秋時,周天子的一塊封地,它位于西周天子國都鎬京的一側,像鳥排開的翅膀依附在國都旁。
于是周天子封此處為一處城邑,名為“(péi)”。這裡的人祖祖輩輩地在這裡生活,它就像長衣的衣襟在外面包裹着鎬京,保護着周都。且“邑”與“衣”同音,後逐成“裴”字流傳,人們也就以此為姓了。
關于“非字家族”,我們大體就介紹這些了。
○〢關于作者:
本文改編自《雙法字理》,作者:白雙法老師。
讀《雙法字理》,學漢字文化!你值得擁有!
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這裡是無師字通,專注分享漢字相關的故事與文化,喜歡的朋友們歡迎關注和轉發,感謝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