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上行的那些年,房企在地塊獲取前期,實際上并不太注重一版測算的科學性與嚴謹性,常常由于“政治因素”非理性的壓低成本、拔高預期售價以獲取規模的擴張。
畢竟在那個年代,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市場的紅利可以掩蓋大量的成本問題。
現如今,多數房企售樓部門可羅雀,以量換價求得生存,銷售業績腰斬,成本競争力成了企業生存的唯一法門。
未來房企在拿地的過程中,成本的考量必須極其嚴謹和謹慎。項目各項成本中,拿地成本對項目利潤影響最為明顯,也是成本精細化管理最可以發力的環節。因此,房企有必要改變以往“粗放式”成本測算模式,力求從一開始就拿對地。
接下來筆者結合多年的地産實操經驗,談一談如何先走對拿地測算這一步。
直入主題,先來看一張設計強排圖。
一般來講,各地産公司都有自己的拿地成本測算套表。測算人員結合強排方案,填入對應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标,結合公司成本數據庫,對各業态成本指标進行填寫。通過各科目成本填報後,會自動形成該項目拿地的成本水平,再結合預期售價,得到地塊的利潤,最終用于指導地塊的獲取。
但是,僅從這張簡單的強排方案,極少的信息量,根本無法為未來科學、精準拿地測算提供參考。
筆者結合實際經驗,總結了常規測算考慮的成本因素外,值得提前關注、容易忽略的關鍵成本信息,供大家參考。
地塊指标
就某一地塊指标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面積指标。
造成面積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部門交圈不足。
土地拓展部門僅關注土地出讓條件、政府規劃條件中關于整體地塊占地面積、建築面積、計容面積、容積率等指标;設計部門基于土地拓展部門提供的指标進行強排及方案設計,工作重點聚焦在如何盡量做滿容積率以達到貨值最大、滿足日照、滿足銷售需求、做好産品設計等層面,但并未關注具體業态面積在房管局計算規則下的差異;而預售證的獲取又常常由項目或者開發報建部門完成,他們的工作重點則是如何滿足營銷的開盤、推售需求,快速獲取預售證,并未關注預售面積、建築面積、計容面積等有無差異。
因此,在拟獲取項目前,必須前置研究當地《規劃管理建築面積計算技術規定》與《房産測繪建築規程》(如圖示),結合公司的戶型庫,對經常出現差異的如:陽台、門廊、架空層、飄窗、露台、雨棚、坡屋面、層高等研究其規劃面積、建築面積、計容面積之間的差異,進而對戶型進行微調。
(圖示:XX城市規劃與房産面積計算差異分析)
其次,要打通從拿地-設計-報建等相關部門關于面積管控的交圈體系,全過程跟蹤指标變化,及時糾偏調整。
最後,總結規劃、預測面積,對比形成指标庫。同時對可售率低的戶型,總結經驗,調整标準戶型,為後期快速開發和拿地測算提供依據。
産品類型
由于拿地前的測算信息不足,基于強排方案無法精确預估成本投入,成本測算人員思維上要跳出方案本身思考影響成本的關鍵因素。
1、項目定位。項目定位剛需、改善、低端、中端、還是高端。還有你目标客戶群定位、産品定位、市場定位、功能定位 、主題定位、品質定位、競争定位、形象定位、建築風格定位所有這些都決定了你的成本投入。
2、産品本身。不同類型的産品除自身的成本差異外,還要避免遺漏如計算規則、産品性質、全周期運營成本等對成本或貨值的影響。
3、産品之外的延伸。成本的投放要考慮銷售及交付端的要求,例如是否滿足銷售的需求、投入産出比、移交政府的要求、與競品的差異、成本适配等因素。
項目内外
對于項目内外易忽略的成本因素,筆者總結八個字供大家測算前參考。
1、投前策劃。結合過往操盤項目的經驗,在施工、銷售、交付等環節上出現的問題,以及優秀的項目成本管控經驗,包括涉及安全生産、重點專項成本方案(如樁基、支護、高邊坡、大型土石方)等方面,如果時間允許應充分考慮,并進行投資拿地前的策劃。
2、放棄幻想。項目周邊政府承諾打造的景觀綠化、市政道路等工程,如果在地塊獲取前并未啟動,或經公司評估無法滿足項目開盤、交付等節點需求,建議項目公司自行考慮成本投入。此處學費太多,不過多闡述。
特殊因素
對于外部特殊因素,一定要進行多部門在地塊周邊至少3公裡範圍内的實地踏勘,逐個排查環境的不利因素及周邊特殊單位的影響。
筆者經曆過很多項目,由于未考慮周邊特殊單位的幹預,項目被迫在原定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退距、限高。而此類單位往往在行政上又不受當地政府部門管轄,溝通協調難度極大,導緻項目改規從而損失大量利潤。
小結
地産薄利時代,一兩項成本的錯漏缺讓項目由盈轉虧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要從以往僅憑一張強排圖、簡單的現場踏勘來指導公司拿地這種粗犷的測算及調研方式,積極轉變為如何充分前置考慮成本風險,将過往項目運作過程中的問題,在拿地端進行謹慎評估、科學研判。
相信本文可以給您一些啟示。
有人說,這麼多成本風險都要考慮,企業如何拿地?
當下房企雷聲滾滾,筆者想到唐寅名句,與君細品:
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來源:工程一姐,本文已獲授權,對原作者表示感謝!
點擊了解詳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