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他談錢,他跟你談情懷!為什麼留不住高端人才?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很現實的情況。
難道科研人員就應該守得住清貧嗎?他們在成為科學家之前也是普通的公民,也需要養家糊口,連自己的生活都照顧不好難道就有心思把科研搞好嗎?
在小編的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曾經有這樣一個非常厲害的院士叫做馬祖光,馬院士是從事的專業也非常的特殊,激光武器制導專業!馬院士基本是憑借一己之力把我們的國防科技提快了十年之久,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馬院士我們的激光制導武器至少要玩10年開發出來,這可不是鬧着玩的。所有人也都知道馬院士的卓越貢獻,也在不停的進行表彰,但是馬院士實際上的薪資待遇是多少呢?
答案可能讓你感到意想不到。他一直住在非常簡陋的地方,家裡面積小的可憐不說,都沒有幾件像樣的家具,家電。就連他所用的床都是50年代的時候遺留下來的,因公外出到别的國家進行學習交流的時候,也是為了國家拼命的省錢。在國外長達兩年的時間,大多數時間都在吃挂面,咱們着兩年下來150斤的清水挂面,我們還能說什麼呢?馬院士省下的這些錢在他回來以後全部進行了上交。
老一輩人之所以值得讓我們敬佩除了自己生活的節省以外,就連辦公的環境也都是最苦最差的,他的辦公室在非常陰冷潮濕的地下室,因為本身從事的是激光制導專業,那些精密儀器都是怕潮怕濕的,每當儀器因為潮濕導緻損壞時,馬院士都非常自責的落淚。然而這樣的迹迹卻沒有幾個人知道,因為在這一代科學家眼中,這些就是根本不值一提的小事。
因為對待科學家,院士的待遇問題,我們就得說說對待留學生的問題了。
大家都知道,以現在的高考制度,如果是一個外省的同學想要考進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可以說是難如上青天,如你身邊有哪個學生考進了清華北大,整個村子,整個縣城都要為他慶祝。但是清華北大又是如何對待留學生的呢?
華大學曾經出台了這樣的政策,給留學生每個人每年20萬的補助金額,北大也曾經開出了免筆試的政策,山東大學更是鼓勵留學生的到來,直接開出了留學生伴讀計劃,每個留學生都有三個國内的學生陪着。要知道這些政策随便一個拿出來對我們本國的學生都是望塵莫及的。
在大環境面前,在科學家做出的巨大貢獻年前,必須給科學家提高待遇了。因為我們必須要知道,到底是誰在推動這個社會的進步?
和動辄每天晚上直播就能掙幾十萬,幾百萬的網紅不一樣,科學家的待遇還遠遠不能和他們的貢獻相匹配。天問一号的總設計師張榮橋在天問登陸火星以後曾經提出一定要給年輕的工程師們加薪,這些年輕人也需要養家糊口,然而收入卻跟國外的同行相差很大,更不要提國内那些靠着顔值和流量掙錢的小鮮肉和網紅了!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大家應該會想到這樣的後果。就連我們普通人都知道,随着自己能力的增長工資待遇匹配不上的時候,我們就會選擇跳槽。那麼這些工程師們就不會嗎?如果現在的與長期在較低的水平,不僅從事科研的積極性會降低,更可怕的是人才的流失!
雖然很多科研人員并不是說一定要有多高的待遇,而是這些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着我們對待科技人員的重視程度,這是一份社會榮譽感和政策導向!畢竟現在很多的孩子向往的并不是當科學家,而是去做一個演員掙更多的錢!
網紅和演員就先不說了,必須要給科學家漲工資!同意的,這裡點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