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環衛工人正在打掃
東白沙河岸邊,費力翻過被施工圍擋的高牆,賣力走在被人為踏出的小路,不禁心驚膽戰着,因為稍有不慎便會跌入河道。深入行進了幾百米,身着藍色工服的河道環衛工人揮舞網兜打撈垃圾的畫面映入眼簾。
東白沙河水庫作為東白沙河的主河道,自東北向西南蜿蜒至岔河,最終并入三岔河水庫,是入滇河道海河的重要支流。由于東白沙河段地處昆明市郊東三環,河道一側又被常年施工的圍擋攔着,河岸兩邊野草叢生,完全遮擋住了人們的視線,負責片區作業的環衛工人們抵達作業區域都要靠手扒腳踩開辟出一條小路。近年來,随着滇池流域水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東白沙河流域水體整治工作持續推進,清淤工作的開展使白沙河變成了景觀河,這一切都離不開河道清潔工。
河道環衛工人正在打掃
挖掘淤泥不惜“赤膊上陣”
河道清潔工——2019年度“雲南好人”李春偉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他24年如一日地打撈昆明“母親河”盤龍江垃圾的事迹,感動了無數人。如今,盤龍江江體較寬且平緩,同時水體較深,可以利用現代化設備——電動船在江面作業,相較于傳統作業方式更加省時省力。但是即使是這樣,人工清潔作業也不可或缺。
在白沙河,河道地勢則要複雜得多,時而突然變窄,時而河流急轉直下,有的河段甚至還有台階的出現。沒辦法,負責河道打撈的雲南京環盤宸公司打撈班的10幾名環衛工人隻有身穿水褲,下到齊腰深的河水中,徒手打撈。特别近日昆明持續高溫,使河道水系缺氧,清理工作異常繁雜,水草瘋漲的速度也超乎了人們的想象。
環衛工人們都在自顧自地忙碌着,當看到他們一雙雙被淤泥包裹着的雙手,我不禁驚歎道:“戴上手套嘛,即便工作也要保護自己呀!”班長陳祖祥聽聞便憨厚地笑着說:“公司倒是發了膠皮手套,但幹我們這行的也不怕髒,真真切切把淤泥和水草抓在手裡,然後清除掉,才踏實。”說着陳班長便将河道中一塊磚頭撿起來扔到一旁,拿着釘耙刮起河水流幹後暴露出的黑色淤泥。動作麻利、操作娴熟的他不一會兒就把腳下的淤泥清理幹淨了。
河道環衛工人正在打掃
“飛檐走壁”膽大藝更高
仔細觀察地形後,發現有一段河道落差很大,記者正琢磨着他們是怎麼下到河道中時,隻見陳班長“飛檐走壁”,借着河岸堤壩的些許凹凸,靠着手掌的摩擦力,一腳踩着牆體順勢一蹬,一腳拉開步子跨步向下,便麻利地下到了足足有一米多高落差的台階。側眼一看,另一邊也在上演“飛檐走壁”的戲碼,牆角下的磚瓦隻有一橫腳的寬度,一不小心便會跌入河道,工人隻能小心翼翼地側身前進,看得我一身冷汗。“都練出雜技演員般的身手啦!”我驚歎着,一旁的工人不以為意:“我們都習慣啦,天天如此!”此刻,對于河體“清道夫”們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長年累月的打撈工作,不僅讓清潔工們熟練地掌握了打撈技巧,還讓他們習得了新手藝——改良打撈網。由于成品打撈網“頭重腳輕”,網兜很容易下沉,他們便在網兜和打撈杆的連接處用黑膠布纏繞固定,有時還會把木制的杆子換成更有彈性的竹竿,更輕便也更容易上手。“隻有自己最清楚想要啥樣的工具,偶爾的小改動有時可頂了大用處呢!”陳班長無不驕傲地說道。可當我拿起被他們認為“很輕便”的打撈網想要體驗一番時,沒成想竟被它拽了一個趔趄,險些栽了跟頭。心裡對他們的敬意,又深了。
河道環衛工人正在打掃
夏季,河面覆滿浮萍,河道兩岸雜草叢生,頂着烈日作業清潔工皮膚被曬得黝黑發亮,指甲縫裡沉積着黑色泥土,布滿老繭的雙手使他們更顯滄桑;冬季,河水冰冷刺骨,河面飄滿落葉,剛清理好的河道總是被一茬接一茬的落葉“盡毀”,他們常開玩笑地說:“一陣風就能讓我們回到解放前”。還有一年四季都會漂浮着的塑料袋、樹枝等,可謂“常新常有”。但他們——最可愛的河道清潔工們,卻從未退縮,也未曾動搖過用自己的雙手還市民清澈河道的信念。
魯迅先生有言:這世上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即便是在這隐秘的角落裡,在不為人知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每一個人都稱得上是“平凡英雄”。
雲南網通訊員 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