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小桃三百樹,一齊彈淚過清明”,4月5日,迎來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清明曆來是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光的季節,也是祭祀祖先和逝去親人的時節。古人對于清明十分重視,并留下許許多多的詩詞,或是享受生活,或是懷念親人,抑或是在生與死之間感悟人生哲理。
清明時節,空氣溫潤,百花千卉共芬芳,目之所及,處處充滿着生動的神采。海棠妩媚,“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桐花娉婷,“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櫻花爛漫,“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山櫻花壓枝”。
海報制作:方金洋
如果沒有疫情影響,在這個春意盎然的美好時節,人們大都會走出家門賞春踏青,享受明媚春光。“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清明天氣醉遊郎。莺兒狂。燕兒狂”等詩詞,既寫出了别有一番情緻的春日美景,也展現了踏青時生動迷人的遊春畫卷。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在清明掃墓祭祖的風俗,為逝去的親人斟一杯水酒,擺一束菊花,在哀痛悲傷之餘,也讓親人知道,即使陰陽兩隔,世間最美好的東西也會與其同在,與之分享。
海報制作:方金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雨,離人淚,寫出了清明獨有的凄清與哀思;“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描繪了清明掃墓時的凄涼場景,說盡了生死離别;“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表現了對親人的悼念之情,感情真摯,催人淚下。
在惠風和暢、春光明媚時去追思先人,這樣的悼念和祭奠,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優秀傳統和天人合一的社會理想與人生态度,在思念親人、敬畏生命的同時,也在弘揚生之意義。
海報制作:方金洋
清明是承載情感的節日,春天是孕育萬物的季節。春光明媚,花開正好,與春天同行,美好與希冀永駐。
監制:胡清海
統籌:劉心惠、劉元旭
記者:周潤健
編輯:王黎、唐健輝
新華社國内部、天津分社聯合制作
節令工作室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