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4000 字
閱 讀 需 要 10 min
巴基斯坦是中國西部進出印度洋、直達阿拉伯海的最便捷通道,瓜達爾港則承擔着最重要的作用。
然而,巴基斯坦自1947年獨立後,瓜達爾港的所有權卻屬于阿曼。
而直到巴基斯坦獨立後11年的1958年,才從阿曼手裡以300萬英鎊的價格買下瓜達爾港約800平方公裡的土地。
從地圖上看,阿曼在阿拉伯半島上,與瓜達爾隔海相望,距離瓜達爾港的直線距離為380公裡。
那麼,阿曼曆史上為什麼會占有瓜達爾地區,又為什麼把瓜達爾賣給巴基斯坦呢?
阿曼和瓜達爾港(紅色圈)的位置
1
卡拉特汗國的“贈禮”
瓜達爾港所在的地區位于巴基斯坦和伊朗的交界處,與阿拉伯半島地區的阿曼隔海相望。
瓜達爾現屬于巴基斯坦的第一大省——俾路支省。但因為該省的居民多數是俾路支人,與主要掌握巴基斯坦政權的烏爾都人存在矛盾。因此俾路支省的獨立傾向較強。
俾路支省
俾路支人是波斯(伊朗)人的分支。他們居住的地區主要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過着遊牧生活。封閉的環境使得俾路支人雖和波斯人有着血脈的聯系,後來随着曆史的發展逐漸疏遠。
俾路支人所居住的地區曆史上被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多次争奪,長期以來都遭受着周邊強權的輪番統治。
俾路支人的分布(粉色)
在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影響下,俾路支人于公元12世紀皈依伊斯蘭教。15世紀,俾路支人的土地被來自印度的莫卧兒帝國(信仰伊斯蘭教)占領。
17世紀,莫卧兒帝國的連年征戰給了俾路支人獨立建國的機會。1666年,俾路支人建立卡拉特汗國,脫離莫卧兒帝國獨立。
由于俾路支人屬于遊牧民族,所以他們建都選擇了内陸地勢平坦,适合遊牧的卡拉特為首都,而對于沿海地區的重視程度不高。
俾路支人建立的卡拉特汗國
與此同時,阿拉伯帝國(7-13世紀)滅亡後,中東阿拉伯人的土地主要被奧斯曼帝國占據。
然而,阿拉伯半島靠近波斯灣地區,則被一個不起眼的小國——阿曼占據。
奧斯曼帝國
阿曼原本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自11世紀末恢複獨立以來,阿曼把首都設置在貿易港口城市馬斯喀特。
阿曼建立時定都馬斯喀特,因馬斯喀特地理位置重要
到15世紀時期,馬斯喀特憑借着扼守波斯灣到印度洋的交通要道的優勢,成為繁榮的貿易港口,阿曼迎來了第一次繁榮時期。
1507年到1550年,葡萄牙和奧斯曼帝國輪番入侵阿曼。1615年,經過多年的奮戰,阿曼人民趕走了葡萄牙人和奧斯曼帝國,實現了國家獨立。
阿曼獨立後,不斷擴大自身的海軍力量。1652年,在英國等國家的幫助下,阿曼擊敗葡萄牙,占據葡萄牙在非洲設立的據點。
葡萄牙的殖民擴張
1652年,阿曼占據桑給巴爾島和東非地區,成為了西印度洋地區的強國。
而阿曼占據隔海相望的北岸契機,起于18世紀阿曼的奪位之戰。1783年,阿曼蘇丹阿布希拉爾駕崩。他的七個兒子為争奪王位發動戰争。
蘇爾坦王子在戰敗後逃亡至阿曼對岸的卡拉特汗國,他向卡拉特汗國的可汗許諾,奪回蘇丹位置後,可以給予汗國經濟貿易優惠等好處,他則請求獲得土地作為立足點。
卡拉特汗國的可汗将汗國南部的瓜達爾地區(800平方公裡)租給蘇爾坦王子,作為軍事基地。條件是等到蘇爾坦奪回王位後,阿曼需要歸還瓜達爾地區。
蘇爾坦王子通過卡拉特汗國的贈予,成功占領瓜達爾。這是阿曼第一次把勢力拓展到對岸的阿曼灣北岸地區。
2
阿曼占有瓜達爾
1786年-1792年,阿曼内部再次爆發了王位繼承危機。1792年,流亡卡拉特汗國的蘇爾坦利用瓜達爾地區發動戰争,攻占馬斯喀特,建立地跨亞非的大帝國。
阿曼橫跨亞洲和東非
按照此前蘇爾坦和卡拉特汗國達成的協議,阿曼應該歸還“瓜達爾”給卡拉特汗國。然而,阿曼憑借着自己強大的實力,始終拒絕歸還。
卡拉特汗國一直沒有放棄瓜達爾地區的主權。但由于實力的差距,從1792年到1837年,卡拉特汗國的主張僅停留在口頭。
當阿曼和卡拉特汗國為瓜達爾的歸屬權争執不下之時,印度洋地區迎來了另外的超級大國玩家—英國和俄國。
18世紀到19世紀,英國成為世界強國,利用堅船利炮逐步向印度洋擴張勢力,逐步蠶食奧斯曼控制的海灣地區。
1753年,英國滅亡印度莫卧兒帝國,成立英屬印度殖民地。當初的英屬印度并不包括卡拉特汗國。
俄國的擴張也打破了這裡的甯靜。此時,觊觎印度洋出海口的俄國也希望通過阿富汗和波斯(伊朗)進軍印度洋。
為了逼迫俄國撤出印度洋地區,1837年英國北上滅亡卡拉特汗國,将其劃歸英屬印度。
英國在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規定當地土邦依然保留,卡拉特汗國保住了自治地位。雖然卡拉特喪失獨立地位,但他們依然希望借英國之手,從阿曼要回瓜達爾800平方公裡的土地。
被英國占領的俾路支地區,瓜達爾港被阿曼所占據
1856年,阿曼蘇丹賽義德大帝去世。根據賽義德大帝的遺囑,他的兒子蘇維尼擔任阿曼蘇丹,另一個兒子馬吉德擔任桑給巴爾的總督。
這引發了阿曼内戰。阿曼的内戰給了英國調停的機會。在英國的調停下,阿曼帝國被一分為二。
阿曼本土是獨立的蘇丹國,依然占據阿拉伯半島和阿曼灣北岸的瓜達爾。桑給巴爾島和東非地區則成為桑給巴爾蘇丹國。
至此,阿曼帝國解體,阿曼退出了西印度洋霸主地位。
1869年,随着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從歐洲到亞洲的裡程大大縮短。英國進一步加強對中東地區的滲透,而掌控霍爾木茲海峽的阿曼更是英國控制的目标。
1871年,阿曼再陷入王位争奪。英國扶持親英的圖爾基繼位,條件包括出讓瓜達爾地區的使用權。
英國滲透到中東一帶
從1871年到1879年,瓜達爾地區成為了英屬印度輪船公司停泊的港口。19世紀80年代,英國在瓜達爾地區修建了電報站,進一步控制瓜達爾港。
1888年,阿曼的圖爾基病死後,其子費薩爾在英國的支持下繼位。1891年,費薩爾和英國簽署條約,規定了航海等方面的進一步特權,包括除了向英國之外,不得出賣、抵押和出讓阿曼蘇丹國的領土,包括瓜達爾地區。
阿曼的領土包括阿曼灣北部的瓜達爾
從1837年卡拉特汗國滅亡到1891年英阿簽署條約。瓜達爾地區在英國的仲裁之下成為了阿曼的領土。
3
瓜達爾港轉讓巴基斯坦
阿曼被英國控制的深入程度還在持續。1898年,英國強迫阿曼簽署條約,規定了阿曼的内政外交由英國擔任。此時的阿曼名義上還是獨立的國家,實際上已經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1915年,阿曼内部反英勢力成立了教長國,進攻蘇丹政權。阿曼爆發内戰。1920年,蘇丹在英國的支援下,擊退教長國的進攻。
阿曼陷入了事實上分裂的狀态——分為占據首都馬斯喀特的馬斯喀特蘇丹國和占據内陸地區的阿曼伊斯蘭教長國。
阿曼分離為馬斯喀特蘇丹國(紅)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橙)
此外,英屬印度的獨立運動也風起雲湧。一戰後,英屬印度爆發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二戰後,英國對于印度的控制更是越來越弱。
在蒙巴頓的主持下,英國啟動“印巴分治”,根據宗教差異,分成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
原屬于俾路支人的卡拉特汗國(信仰伊斯蘭教)劃給了巴基斯坦。
1947年8月,巴基斯坦宣告獨立,海港城市卡拉奇為首都。此時的巴基斯坦的領土并不包括瓜達爾地區。由于巴基斯坦繼承了俾路支人的卡拉特汗國,因此巴基斯坦一直沒有放棄瓜達爾地區的主權。
英國雖然退出了印度,但依然掌控着中東地區。在阿曼,英國占領扼守阿曼灣的馬斯喀特蘇丹國。阿曼的内陸則被阿曼伊斯蘭教長國占據。阿曼處于兩個政權對立的狀态。
1949年,地處内陸的阿曼伊斯蘭教長國發現了石油。引起英國和馬斯喀特蘇丹國的觊觎,戰争一觸即發。
1954年,在英國的支持下,馬斯喀特蘇丹國向阿曼教長國開戰。
1955年12月15日,馬斯喀特蘇丹國攻占了阿曼教長國的首都。阿曼初步實現了國家統一。教長國首都雖被占領,但他們依然依靠内陸進行遊擊作戰。
戰後阿曼經濟遭受重創,對瓜達爾地區的控制越來越弱。此時的阿曼除了面臨教長國殘餘勢力之外,還面臨着飛地被巴基斯坦突襲的危險。
為籌集軍費、消滅教長國的殘餘勢力,減少四面為敵的壓力。阿曼做出把瓜達爾地區賣給巴基斯坦的想法。阿曼和巴基斯坦就瓜達爾地區的歸屬進行約3年的談判。
最終,雙方于1958年達成協議,巴基斯坦以300萬英鎊的價格,從阿曼手裡買下瓜達爾地區800平方公裡的土地。
根據這份土地交易協議,阿曼從巴基斯坦那裡獲得300萬英鎊作為軍費,還獲得在俾路支地區收購雇傭兵的權力。
一年後的1959年,賣地收入幫助阿曼全力剿滅了教長國殘餘勢力,時隔44年重新實現國家統一。1970年,阿曼更名為“阿曼蘇丹國”。
出售瓜達爾地區後,阿曼的國土僅剩下阿拉伯半島地區
巴基斯坦在獲得瓜達爾後,将其劃歸俾路支省(全國面積第一大省)。巴基斯坦意識到了該地區的戰略價值,希望将其打造成替代第一大港卡拉奇的最佳方案。
1959年,巴基斯坦為控制内陸的克什米爾地區,作出遷都伊斯蘭堡的考量。由于遷都的成本較高。
對于當時經濟并不富裕的巴基斯坦來說,開發瓜達爾地區的經濟支出過大,而且瓜達爾地區地處分離傾向嚴重的俾路支省。因此,從1958年到2000年之間,瓜達爾地區的開發相對緩慢。
随着中巴關系的進一步深入。到了21世紀,中國為瓜達爾提供港口建設的資金和技術,并提出“新疆喀什-瓜達爾”的“中巴經濟走廊”框架。
瓜達爾深水港的優勢逐漸顯現,已經成為全國第三大港口,與此同時,瓜達爾的城市規模也在進一步擴大,目前城市人口規模已達到10萬人。作為中國西部出海的最便捷通道,以及成為馬六甲海峽的最便捷替代方案。
END
作者 | 雄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