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曰:牛棚裡,燈兒暗,牛兒吃草不用拌;彎腰點上一盆火,老頭圍着講三國。牛棚裡,石槽多,牛兒一拴掙不脫,半天斂起糞一堆,一氣推了五六車。牛棚裡,老牛倌,挑水拌料把草擔,早起晚睡不歇手,累了吸袋老旱煙。
冬季是鄉下人最悠閑的一段日子,糧食入倉了,活計忙完了,正趕上天短夜長的時令,于是不甘寂寞的鄉村漢子們便湊在一起——拉大呱。
鄉村農家牛屋,溫暖而僻靜,不受家庭瑣事影響,是講故事拉大呱的好去處。大家點上一盆炭火,悶上一缸子濃茶,圍着一盞油燈,便你一句我一句聊起來。但凡山川風物、今古奇聞、家長裡短、男女趣事,都是議論的話題。香噴噴的牛料味,火燎燎的旱煙味,暖烘烘的牛糞味,以及老牛吃草沙沙的響聲,與聽呱人哈哈的歡笑聲,完全融在了一起,把鄉村的夜晚渲染得溫馨而浪漫。
拉大呱人人有份,東家長西家短,七嘴八舌。講故事的主角往往就三兩個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文化人”,故事的内容最多的是妖仙鬼怪,什麼書生進京趕考,夜宿古鎮,遇一妙齡女子……什麼兩個弟兄不孝順,把生病的老娘背到深山抛棄,遇到一個白須仙人……故事雖然荒誕離奇,但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再加上講故事人的着意描畫,更加妙趣橫生,讓人流連其中。
有很多時候,講完鬼怪的故事,什麼吊死鬼披頭散發,雙眼閃着幽幽的藍光,一尺多長的血舌搭在胸前……什麼有一種吸血鬼,面皮蒼白,專吸小男孩的血髓,待吸吃完後棄屍荒野……吓得我們這些小孩子都不敢獨自回家。越是這樣,一些好鬧笑話的人們更是不依不饒告訴你,你回家經過的某棵樹上吊死過一個婦女,某個胡同口經常出現妖風鬼影,吓得我們不知如何是好,央求大叔大爺們一路送我們回家。
回想往事,講故事,拉大呱,不管内容如何荒誕不經,基本觀點還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告誡世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冥冥之中,自有天道,勸誡人們千萬不能做傷天害理的事情,或許這就是它最樸素的教育意義所在。文/丁明烨 畫/王世會 來源菏澤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