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寶庫,從先秦時期的《詩經》到現在的現代詩,多如天上的繁星。我們從小所學,日常所見,不過滄海一粟而已。
很多詩人,也許沒有那麼知名,他們的詩詞流傳的也沒那麼廣,但如果,就此埋沒了,真的是太可惜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幾首冷門詩人的哲理詩,很美妙,耐人尋味。
《玉樓春·春景》
宋代: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宋祁是北宋的文學家,曾經和歐陽修是同事,一同修訂《新唐書》。
他的這首《玉樓春.春景》顯然不如歐陽修的那首《玉樓春·尊前拟把歸期說》有名,歐陽修詞裡的那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但宋祁卻也因為這首詞,被譽為“紅杏尚書”
春天來了,走到城東便漸漸覺得春意越來越濃,湖面上泛起細細的波紋,一艘艘小船在湖面上輕輕地劃着槳。
江邊的綠柳蒙着一層薄薄的霧氣,但杏花已經在枝頭開得花團錦簇了。
人生的遺憾太多,高興的時候太少了。怎麼可以為了金錢而斷送自己的快樂呢?
我端着酒杯,向着夕陽,希望它慢一點落下去,同時,也勸你,趁着天還沒黑,好好地欣賞一下身邊的花朵吧。
編者:道理我們都懂,卻依然會執迷不悔。人生的遺憾,也許就是因為沒來得及欣賞身邊的風景,就匆匆趕路。
人生是個過程,起點和終點都已知,過程當中領略到的快樂,才是賺到的啊!
《橫吹曲辭·長安道》
唐代:顧況
長安道,人無衣,馬無草,何不歸來山中老。
古代的詩詞,很多就像現在的歌詞一樣,有曲調,隻是曲調已經失傳了。
唐代文學家顧況的這首《橫吹曲辭》就是用鼓角吹奏的音樂。大多是送君出征,離别等題材。
然而,顧況的這首詞,雖然很短,卻很妙。
很多人都去大城市裡打拼,因為大城市裡有更多的機會。可是啊,有很多人在大城市裡卻過的很窘迫,那何不回到山裡來,過着悠閑的日子,慢慢的變老呢?
編者:其實很多青年都會有選擇的疑惑,到底是選到大城市打拼,還是選擇在小城市裡的安穩?其實,結果見仁見智,沒有标準答案。
就像是那個永恒的難題“該選愛我的,還是選我愛的人?”同樣沒有标準答案。
你夠強,就選你愛的,你不夠強,就選愛你的。因人而異。
隻是啊,選擇了之後就堅定自己的選擇,不要再左顧右盼,能走好自己選的路,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臨江仙》
元代:洪希文
(暑劇,移酒就溪流 漱,因少憩松陰。)
欲借明光無問處,野懷雅趣林丘。
不妨枕漱事遲留。
千岩如競秀,萬壑欲争流。
月觀風亭随處好,頓令熱 惱全收。
一觞一詠足清遊。
世情看白發,心事付沙鷗。
元代詩人洪希文的這首詞,同樣表達了活在當下的意思。
夏天太熱了,就提着酒壺,到溪流邊,在松樹下,打個盹兒也不錯。
我想要借一些光亮,不知道該問誰借。就在這深山當中,找一些樂趣吧。煩惱的事情過後再說。
看那高高的山峰,挺拔秀麗,山谷裡的溪流,奔騰而出。在亭子裡觀月吹風,真是很惬意。頓時覺得沒那麼熱了。
喝着酒,吟着詩,走在這山澗當中。
世上的煩惱有多少呢?看看我的滿頭白發就知道了。不妨把這些心事都托付給小鳥吧,讓它們替我抛的遠遠的。
編者:正所謂“煩惱人人有,不撿自然無”每個人都有煩心事,但大多數的煩心事都是來源于想太多啊!
感謝品讀,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3首古詩詞,也許很冷門。但其中的哲理卻耐人尋味。
與君共勉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