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14:00,上海舉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市生态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委、市水務局、市綠化市容局負責同志出席,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上海”這一主題,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生态環境工作的進展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随着上海生态環境的改善,不少市民朋友們發現身邊的野生動植物品種越來越多。這幾年上海在促進人與和諧共生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市生态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程鵬表示,上海聚焦城市生态建設和河口生态保護兩個重點,積極探索河口超大城市生态保護的最佳實踐案例,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生态格局,二是生态示範,三是生态特色。
這十年,生态安全格局得到了有效穩固。2012年,上海市着手生态功能區劃工作,識别了重要生态功能區。2018年按照基于“陸海統籌”原則,劃定生态保護紅線,并對自然保護地進行歸并整理優化,目前整個生态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的面積超過2500平方公裡。同時,在生态空間的同時積極推動生态廊道建設,包括綠林地建設,平均綠地從一張報到一張床到一間房,千座公園的打造,林綠地逐漸從零散的分布轉變為相對集中連片的、規模化的、發揮更大生态效益的模式來轉變。生态空間的進一步優化,逐步形成了多層次、成網絡、功能複合的生态空間規劃。顯著體現了整個城市的綠色軟實力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空間基礎,為城市建設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
這十年,生态示範建設得到了長足進步。崇明世界級生态島,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踐行生态文明思想、落實“兩山”理論的重要舉措和抓手。
“衡量生态環境好不好,就看鳥的翅膀往哪裡飛,魚的尾巴往哪兒遊”,崇明生态島占全球水鳥種群數量1%以上的種數,從7種增加至11種,東灘被列入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二期)世界遺産提名地。
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崇明島森林覆蓋率超過30%,互花米草整治修複後,小天鵝又回來了。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崇明小天鵝是二級保護動物,它最高達到3500隻小天鵝,後來因為互花米草等外來生物侵害,白天鵝基本上一隻都沒有了,從3500到0。經過25平方公裡互花米草修複項目,也是全球生态保護、濕地修複領域投入最大、規模最大的工程,投入了将近12個億,去年監測到小天鵝已有一千多隻,希望它們能夠盡快恢複到3500隻甚至更多。
小天鵝在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 鄭運祥 圖
除了崇明,“打造世界級湖區”也在積極推進。
青浦區全區被授予“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正在申辦全域國家兩山理論示範區。
金山區漕泾鎮水庫村,藍天白雲,水中魚翔淺底,晚上有河塘月色,有閃爍星空都可以看到。金山是化工區,現在空氣質量改善非常顯著。市政府和中國寶武集團、中石化集團簽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南北轉型,把過去鋼鐵制造的區域,包括寶山、金山通過産業轉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讓郊區、市區生态環境更好。
這十年,城市生态特色得到了突出展現。作為超大城市,上海一直在探索城市和自然交融的最佳實踐,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落到郊區、市中心、城市更新、五大新城,包括新片區的建設、示範區的建設。整個過程中,一江一河的貫穿,黃浦江兩岸45公裡,蘇州河42公裡,還岸于民,兩邊堤岸的生态也得到了改善。
生物多樣性方面,貉、多年未記錄到的小靈貓等野生動物,獐、麋鹿等曾在上海生活過的物種,通過引入工程相繼“返滬”;長甯區““生境花園”、複旦大學“貉以為家:公民科學助推城市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保護和科教”都列入COP15聯合國“生物多樣性100 全球典型案例”,都有效地提升了本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際影響力。
上海美麗城市的建設,不僅在傳統的水、氣、土、聲、渣方面做得更好,還代表國家,在碳達峰碳中和、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在國際舞台上展示。COP15生物多樣性保護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舉行,第二階段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上海在積極地嘗試參與,展示上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果和經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