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時代的進步,人們的交通工具日新月異。
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車,在人們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但有多少人知道,作為電動車和電動汽車的核心“電池”,源自哪個發明家之手呢?
這個人就是鐘馨稼。
在電子産品飛速更新的當今社會,被後浪推翻,已經變成了各個行業的常态。
鐘馨稼這個曾經的藝術家,稀土锂電池的發明者,卻并非因為時代因素被行業淘汰。
作為電池業界的大亨,曾享譽國内外的“電池大王”。
因為一句話葬送掉自己的整個商業帝國,這是鐘馨稼本人始料未及的。
如今,人們或許還在使用鐘馨稼發明的電池産品,但已經聽不到關于鐘馨稼的個人消息。
是什麼樣的一句話,讓這樣一個時代的佼佼者銷聲匿迹,讓我們一起走進鐘馨稼傳奇的一生。
鐘馨稼原名鐘劍峰,1963年出生于廣東一個中醫世家。
他從小備受寵愛,過着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
鐘馨稼的父母一直希望他能繼承衣缽,成為一名醫生。
但鐘馨稼非常有主見,良好的家庭條件,讓他對生活沒有危機感。
他一心追逐夢想,渴望成為一名藝術家。
由于本身成績一般,加上他個人意願使然,最終鐘馨稼的父母妥協。
鐘馨稼如願考入廣東湛江藝術學校,成為該校的一名藝術生。
得償所願的鐘馨稼,在學校如魚得水。
他有空就去參加畫展,逛美術館,和同學一起寫生繪畫,校園生活過得十分惬意。
但很快,畢業後的現實将他打回原形。
雖然他也接到一些插畫的工作,甚至偶爾上街替人畫像。
但這些收入無疑是杯水車薪,并不足以支撐鐘馨稼的生活所需。
畢業兩年的時間,鐘馨稼就切身體會到了金錢的重要性。
所謂一分錢壓倒英雄漢,鐘馨稼在繪畫生涯中沒有體會到藝術家的榮耀,卻深切體會到了貧窮的滋味。
生活開始告訴鐘馨稼,藝術家隻是一個夢。
鐘馨稼在經曆生活曆練後發現,藝術家的夢與他而言不現實,他需要經濟獨立。
但除了繪畫,他别無所長。這時候,一個電子廠的招聘廣告吸引了鐘馨稼的注意。
改革的春風吹開了廣東的經濟,各種電子廠如雨後春筍,在廣東、深圳的各個角落拔地而起。
鐘馨稼心裡出現一個聲音:我要賺錢。
1981年,鐘馨稼進入湛江一家鉛酸電池廠。
擔任研究員助理的鐘馨稼,開始抓住各種縫隙學習。
不懂就問不會就學,不知道他就看書鑽研。
努力不負有心人,有一次廠裡有個電池不發電,鐘馨稼第一時間走過去研究問題症結。
他發現原來是沒有安裝好,導緻無法通電。
正在他找到問題原因,重新讓電池正常工作的時候,廠長看到了這一幕。
面對踏實肯幹的鐘馨稼,廠長将鐘馨稼調到電池的研究室。
但鐘馨稼還是一有空就往廠子裡鑽,在他看來,第一線才是學技術的地方。
當别人笑話他,不懂得抓機遇時。
他說:“我進生産車間是為了學習,我還可以出來,而那些普通工人大多數隻能一輩子待在那兒了。”
雖然話很狂妄,但鐘馨稼的确用能力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鐘馨稼不僅在上班時間鑽研業務,他還會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動手實踐。
他喜歡買一些科技雜志,從上面汲取養分,補充理論知識。
在技能上,他抓住一切機會,向工廠的工程師和技術員進行讨教學習。
正是基于這樣肯學肯幹肯努力的态度,曾經的繪畫師,一個有着藝術家夢想的門外漢。
卻在1982年,帶領團隊發明全世界第一款“免維護鉛酸電池”。
機遇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但首先你得懂得辨别風向,鐘馨稼做到了。
有了技術加持,鐘馨稼在電池業界開始嶄露頭角。
1983年,鐘馨稼辭職開始創業。
當時,國家正在尋找新能源替代石油。
而鐘馨稼發明的這款電池,雖然比普通電池貴,但耐用。
我國的電池市場良莠不齊,鐘馨稼自己研發的電池在注入市場時,也費了一定周折。
但好在東西好,進入市場後,這款免維護鉛酸電池很受歡迎。
按理說一個藝術生和技術打交道,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已實屬罕見。
一般人都會繼續發展,很少有人會在這時候另辟蹊徑。
但鐘馨稼顯然不是一般人,他拿着鉛酸電池收獲的第一桶金,轉身投入錄音帶行業。
當時能擁有一台錄音機,是非常時髦且值得炫耀的事情。
明星們的唱片,主要靠磁帶傳播。而錄音機作為磁帶的主要載體,也随之暢銷。
鐘馨稼看到了這股紅利,他沒有留戀電池研發帶給他的榮耀,而是迅速轉入錄音機行業。
鐘馨稼帶着研發電池的那股熱情,又投入到錄音機的生産中。
他不僅自己建廠,創辦了中國首家民營TDK錄音帶廠,而且還創建了首家中外合資錄音機工廠。
在當時的市場上,大部分磁帶錄音機幾乎都出自鐘馨稼的工廠。
缺乏有力的競争對手,銷售可觀,這兩家工廠的盈利,讓鐘馨稼一躍成為億萬富翁。
可惜好景不長。1984年鐘馨稼意外卷入海南汽車倒賣大案,一審判決為無期。
一夜之間從享富貴到階下囚,鐘馨稼的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剛判下來的時候,他有些心灰意冷,但很快他就開始重新整理思緒,尋求出路。
回想自己之前研究電池所受到的禮遇,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着手準備電池論文。希望借此能讓自己翻身。
果然,電池論文為他獲得減刑的同時,他的案件也被重新審理。
經過調查發現,鐘馨稼有錯判的可能。
案件重審後,鐘馨稼不僅被改判無罪,還獲賠七萬。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出獄後鐘馨稼沒有繼續從商,而是選擇遁入空門修佛法。
在成都,清定上師為鐘馨稼灌頂,取号“智真”。
當大家都以為鐘馨稼就此沉寂,不再參與俗世紛争時。
在寺廟中靜修兩年後,鐘馨稼還俗。
一個求“财”若渴的人,是不會安于現狀的。
經曆過牢獄之災的鐘馨稼開始明白,自己要想大富大貴,還是要幹回發家的老本行,電池行業。
基于能源有限,開發新能源顯得尤為重要。
國家大力扶持新能源開發,并有優惠政策傾斜。
鐘馨稼讀書看報,了解到新能源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他抓住機遇,向國家申請建立創業基地。
能帶動當地就業,又能為研發新能源做貢獻。
珠海市政府審核後批給鐘馨稼足夠的經費,便于他搞研發。
還幫他建立了瑞星生命源電池實驗室,給他足夠的場地支持。
有了這些資金場地支持,鐘馨稼開始重新投入電池的研發生産。
三年的時間,鐘馨稼研發出動力型生命源锂離子可充電電池。
他還創造出世界上第一輛離子電動車,這輛電動車充電三小時後,就能行駛280公裡。
一個成功的商人,除了超過常人的前瞻性,還要有足夠的行動魄力。
鐘馨稼,就是這樣一個人。
研發中國第一輛電動車并投産,這是鐘馨稼在研發出生命源锂離子可充電電池後的另一個大舉措。
此時的中國百姓,已經有了一定的經濟儲蓄,自行車一類的普通代步工具已經不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但汽車的費用依然昂貴,還不能很好普及。
這時候,鐘馨稼的電動車便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暢銷産品。
這是一場技術革新,也是能源革新。
1998年,鐘馨稼建立了雷天工業園區,專門生産锂電池,和锂電子電動車。
充電快費用中等,又能滿足代步需求。
鐘馨稼研發生産的锂電子電動車進入市場後,非常受歡迎。
其他企業也看到了這場電池紅利,紛紛開始投産電動車。
電動車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同時也讓鐘馨稼拓寬了發展的範疇。
在離子電動車被市場接納并獲利後,鐘馨稼立馬又将目光投向了锂電子電動汽車。
沒有競争又有需求,具備汽車的外殼,也有電動的速度。
電動汽車的出廠,讓鐘馨稼再次賺得滿盆金。
不得不說,鐘馨稼有着超前的眼光,并且具備同等的行動力。
最重要的是,他很懂得利用現有資源,為自己謀福利。
2001年,鐘馨稼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國寶級的發明家”。
獲此殊榮的鐘馨稼,人前風光無限,人後獲利豐厚,各種講座、采訪、邀約不斷。
鐘馨稼享受這些财富之外的名利,他在閃光燈下誇誇其談,大講成功之道,為自己渲染個人魅力,以吸引更多有利福利向他傾斜。
在廣東已經占有一席之地的鐘馨稼,開始利用自己當時的名氣,向外擴展場地。
他将目光投向廣東之外的省市。從甯波、吉林、洛陽等地擴展,每到一處他都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給予很大的優惠政策。
利用這些優惠政策,鐘馨稼不斷擴充自己的領域範疇,将電池工廠分布在大半個中國。
他在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下,事業如日中天,獲利無數。
腰包鼓了以後,鐘馨稼的視野再次投向國外市場。
這一次,他不僅在國外建立了锂電池研究所,并積極招募高級技術人才,為自己的研發團隊擴充人力,其野心可見。
如果鐘馨稼能在此基礎上認真研究,好好搞自己的研發,努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踏實穩進,他的成就不可估量。
可就在2011年1月24日,不知出于何種目的,鐘馨稼對國内高校的需求視而不見。
卻将7000萬捐贈給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以支持該校清潔能源研發的資金需求。
當鐘馨稼西裝筆挺,容光煥發地出現在河濱分校的畢業典禮上,鄭重其事地捐贈出那一千萬美金時。
就連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校長懷特都說:“這是河濱分校有史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個人捐款”。
由此可見,即便是在美國,這樣的捐贈也是十分大手筆的支出。
正是這筆巨額捐贈,讓鐘馨稼在河濱分校的畢業典禮上榮獲“工程學院榮譽院士”的稱号。
此外,河濱分校還将該校第二工程大樓以鐘馨稼的英文名命名,讓鐘馨稼頗為自豪。
打着慈善的幌子,鑽教育的空子。
鐘馨稼利用金錢,為自己在國外獲取名利,他的目的不言自明。
面對外國的閃光燈,鐘馨稼洋洋得意,他享受着鎂光燈下的贊美之詞。
對外國學校給予的榮譽稱号很是受用,這一刻,他覺得自己扔出去的錢都值了。
與此同時,鐘馨稼在國外一擲千金的豪舉,被傳至國内的街頭巷尾。
人們紛紛好奇,作為一個靠國家扶持,用國家資源獲取成功,并靠此登上國際舞台的鐘馨稼。
為什麼放着國内高校的需求視而不見,卻豪氣抛擲千萬為他國造福利。
面對普通大衆的困惑,各家媒體争相采訪鐘馨稼,希望能獲得第一手資料。
其中有一位記者就問:“鐘先生,您為何要把這麼多錢捐贈給外國學校,而不是中國學校呢?”
面對記者的問題,鐘馨稼态度嚣張,且十分傲慢地回應道:“我自己的錢,我想捐給誰就捐給誰,中國窮不窮跟我有什麼關系?”
這段對話在網上一經傳播,迅速掀起千層浪。
俗話說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個享受了時代紅利,靠政府援助,在改革的前沿,享盡政策紅利的商人。
卻在成功後沒有反哺,轉身就投入他國懷抱,掙着國人的錢,去滋養他國的土地。
不僅如此,他在面對采訪時,大言不慚大放厥詞。
對祖國毫無感念之心,對政府毫無回贈之禮,對同胞亦無尊重之義,這樣的人,怎能不讓大衆寒心。
誠然,鐘馨稼的錢财屬于他的個人資産,他有自由支配的權利。
但作為一個靠政府扶持,國家幫助成就自我的中國企業家。
他發家忘本,得意忘形,掙了國人的錢,卻理直氣壯拿去貼外國人的屁股。
這樣崇洋媚外,見利忘義的白眼狼行為,深為國人所不齒。
鐘馨稼這種吃飽飯就掀桌子的行為,很快被網友們圍攻。
人們無法理解,原本電池行業的門外漢,靠國家資源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
并讓自己獲得社會地位,本應該感念故土,回報國家的,緣何吃了飯後砸碗,自絕後路?
人們帶着這份不解義憤填膺,自發組織抵制鐘馨稼公司生産的各種産品。
鐘馨稼從趾高氣揚的勝利者,忘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開始通過自己公司财務報表上的赤字,明白了自己的錢來自哪裡。
俗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國人不買賬,産品滞銷,鐘馨稼的公司形象也一落千丈。
唇亡齒寒,鐘馨稼公司的合夥人,眼見鐘馨稼的個人行為已經影響到公司的形象及未來發展,于是迅速采取行動,與鐘馨稼解除了合作關系。
不僅如此,在之後的調查中,合夥人還發現,鐘馨稼捐贈給國外高校的那筆巨額捐款,并沒有經過公司同意。
而是他自己私下通過“挪用公款”的方式,來成就了自己的私利。
鑒于此,合夥人一紙訴狀将鐘馨稼告上了法庭。
檢查機關受理後,經過調查發現。
鐘馨稼一直以來都是利用電池研發作為幌子,來占用政府優惠政策的紅利。
繼而通過政府扶持的噱頭,獲得其他投資企業的信任,進而獲取大量的投資。
最終經過法院審判,鐘馨稼需向他的合夥人賠付1.82億。
剛捐出去一大筆又遭索賠,鐘馨稼無力償還,隻好破産清算,才得以讓此事告一段落。
經過合夥人揭發,鐘馨稼的公司受到重創。
他傲慢的态度,嚣張的言論,最終導緻國民一緻抵制。
這一切結果,隻能說是他咎由自取。
捐款本來是私人行為,我們不應該道德綁架。
但作為一名成功的民營企業家,他見利忘義,嚣張無禮。
不僅拿着國内的電池專利技術,為外國培養人才,還拿着從國人手裡掙到的錢,去滋養他國教育。
像鐘馨稼的這種行為,已經嚴重損害到了國人感情。
國人的貧富與他無關,但當國人不再消費他的産品時,他瞬間就可以感受到,他的資金來源。
當他企業負債,股票大跌,他所施與恩惠的那些外國企業和國外高校,卻無一來幫助他。
他寒了國人的心,卻最終品嘗到忘本的惡果。
自合夥人告發後,鐘馨稼随即又收到其他很多合作企業的商業訴訟。
這讓原本就資金鍊斷裂的他,更加感受到什麼是雪上加霜的滋味。
在經曆了破産清算,接連訴訟後,鐘馨稼開始在電池市場沉寂。
人們現在已經很少聽到關于他的消息。
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樓塌了。鐘馨稼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教材。
鐘馨稼的捐贈風雲,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并不單純是因為他數典忘祖。
最關鍵的是他的言論和态度傷害到了大家。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不忘初心。
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鐘馨稼不僅享受到了時代的紅利,更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才得以成功。
面對這樣的成功背景,他沒有回饋社會,沒有謹言慎行,反而變本加厲。
損害國人利益,傷害國人感情,最終淪為國人不齒的忘恩負義之輩,這一切并非偶然。
鐘馨稼經曆了2011年的捐贈風波,自2013年宣告破産後也曾想力挽狂瀾,挽救自己的公司,但終究大勢已去。
如今他在自己香港的老宅消度餘生,人們已經很難聽到關于他更為詳細的私人消息。
從曾經霸占頭條的商業大亨,到如今隐退鬧市,沉寂于世,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國強則民勝,而民勝則更應利國。願每一個從業者引以為戒,不要赴其後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