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霜荏苒,轉眼間辛醜牛年已到尾聲,意味着壬寅虎年馬上就要來啦。我們為您準備了10條關于“虎文化”的小知識,希望大家可以認識“虎”,了解“虎”,在即将到來的虎年裡虎虎生威。
01.
虎在十二生肖中居于第三位,在十二地支中屬“寅”,寅時是在淩晨3-5時,而晝伏夜行的老虎在此時間段最為活躍,所以老虎雖然是百獸之王卻在生肖中排名第三。
02.
2022年是壬寅虎年,上一個虎年是在2010年。是不是覺得我了句廢話?但是你記得2010年是什麼虎年嗎?——庚寅虎年!之所以兩個虎年不一樣,是因為我國古代曆法以幹支紀年,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但還得與“十天幹”相配,天幹與地支共可配60次,然後重回“甲子”,因此才有“甲子一輪回,滄桑六十載”的說法。
03.
通常大家首先想到的虎年出生的名人是唐伯虎,因為據說他是寅年寅月寅日寅時所生,所以取名唐寅,字伯虎(“伯”代表他是長子)。其實呢,他生于明朝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是寅年卯月醜日。除唐伯虎外,愛國大詩人屈原也屬虎,他在《離騷》中自述“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就是說他是庚寅年出生的啦。屬虎的名人還有秦始皇,李時珍等人。
04.
還記得《唐伯虎點秋香》裡的經典台詞“我左青龍、右白虎……”嗎?之所以“青龍”、“白虎”文身流行,是因為龍和虎是十二生肖中屬于四象的神獸,古人認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四方之神,長立乾坤,衛護世界。白虎是西方之神,在五行中主金, 象征四季中的秋季。秋季天氣肅殺,這也是白虎成為戰伐之神的原因之一,所以他有個尊号——監兵神君。
05.
老虎與軍隊關聯起來,主因當然是其兇猛無比的戰鬥力,所以常常被視為武勇的象征,人們往往稱贊能征善戰的将士為“虎将”,最廣為人知的莫過于三國時期劉備的“五虎上将”——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了。也因為這樣的戰鬥力,所以在古人用“蟲”泛指一切動物時,老虎成了當之無愧的“大蟲”。還記得《水浒傳》中的顧大嫂嗎?她都外号是“母大蟲”,你細品。
06.
虎符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是古代君王調兵遣将用的兵符,在古代戰争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戰國時期就發生了著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這一曆史事件。當然,也不是曆朝曆代都以虎符為兵符,比如唐朝,就因為唐高祖李淵的爺爺名叫“李虎”,為了避諱他的名字,所以唐朝的兵符以魚符或兔符、龜符代替。
07.
虎除了常常被人們用來取名外,其實也是姓氏之一。據傳虎姓源于上古堯舜時期的賢臣——伯虎,伯虎一族在舜帝時期興旺發達,所以後人以虎為姓。此外回族中也有虎姓,取自祖上回回名首音,而也有發音不讀虎而讀貓(Māo)音的,據說成都和雲南地區的虎姓就讀貓(Māo)音。
08.
廣東人逢年過節舞獅,雲南的彜族人則愛跳虎,因為虎是彜族崇拜的圖騰。每年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是彜族虎節,他們會選出8人化妝為虎,在黑虎頭率領下跳各種模拟生産、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為各家各戶驅鬼除祟,彜族語稱為“羅麻乃轟”。
09.
虎挂畫分為上山虎和下山虎,上山虎是虎紋在後背,取其步步高升的意思,一般采用擡頭望月的姿勢,或是回首張望的姿态,象征着赫赫王威,上山虎一般懸挂于家居客廳為好。下山虎則多采用餓虎撲食的姿勢,突出老虎的威猛兇悍,懸挂在家宅(注意多用于鎮宅避邪,護宅平安。
10.
最後,送給大家一些關于“虎”的對聯和詩句,供大家欣賞和取用。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英雄怕熊罴。”
“一代英豪生虎氣,三春楊柳動莺歌。”
“吉虎迎新歲,山河慶升平。”
“柳營春試馬,虎帳夜談兵。”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龍吟虎嘯,鳳翥鸾翔,大丈夫氣象。”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隻在笑談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