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
49歲的送奶工汪青發現
小區内一位獨居老人6天沒拿牛奶
她吓得“有生以來第一次報警”
結局讓人直呼暖心……
杭州拱墅區的所巷小區
有位80多歲的獨居老人吳大伯
吳大伯體諒汪青太辛苦
讓她3天給自己送一次牛奶就好
6月30日
汪青照例送牛奶到吳大伯樓下
卻發現信箱裡27日送的3盒牛奶
依然沒有被取走
汪青打電話也沒人接
因為還有别的要送,她沒想太多
放下新的3盒牛奶走了
7月1日、2日連續兩天
汪青都特意去吳大伯樓下查看
6盒牛奶仍然沒有移動的痕迹
她上樓敲門,無人應答
又打了好幾個電話
還是沒人接
汪青吓壞了,當場報了警
“他隻有一個女兒在上海
我也沒聯系方式”
“熬不住了,第一次報警
會不會人出了什麼事情啊?”
接警後,民警朱君清趕到現場
并與社區網格員溝通
緊接着,他們聯系上老人的女兒
事情很快“破案”了
吳大伯女兒很意外
想不到還有這樣一出
直說不好意思
原來,老人有手術要做
前些天住院去了
汪青懸着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朱君清向汪青道謝
“謝謝大姐,對我們居民這麼關心”
汪青頗有些不好意思
“是我應該做的
不吭聲的話心裡不踏實”
汪青解釋說,自己在外打工
遠離家中長輩
特别理解親情的重要性
會常常設身處地為老年客戶着想
得知吳大伯從醫院回家後
汪青還特地登門看望了他
汪青一家到杭州二十多年了
自己當送奶工,丈夫是郵遞員
送奶工的活兒十分辛苦
汪青做起來像個“拼命三娘”
送奶間隙,她還當起了鐘點工
照顧一位60歲的獨居大姐
“她心髒剛裝了起搏器
我送完牛奶就過去陪陪她”
“現在的人都能将心比心,很好相處的”
網友紛紛點贊汪青
“你讓這份工作有了新的意義”
“有人挂念的感覺,真好”
幫助獨居老人,出現這一新職業——
失能老人洗澡難,“助浴師”應運而生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約1.67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超過4000萬。同時,失能老人養護難、洗澡難,已經成為居家養老的普遍難題,提供專業老人洗浴服務的“老人助浴師”職業應運而生。從業者認為,專業養老護理行業前景廣闊,并呼籲相關人才盡早加入,靠紮實技能立足于社會。
北京東直門的一棟老舊小區内,“老人助浴師”陳世軍輕車熟路地走上4樓,按約定時間前往張大爺家提供助浴服務。張大爺今年80歲,長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過去4年一直由陳世軍上門檢查其身體狀況,幫助解決洗浴等個人衛生問題。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約1.67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超過4000萬,對居家醫療服務需求非常迫切。伴随着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老人助浴師”等熱門新職業持續湧現,以專業的服務滿足了養老護理的相關需求。
幫老人洗澡是個技術活
進入客戶家中的陳世軍先給自己穿上鞋套,一邊探頭向張大爺問好,一邊打開随身攜帶的工具包。他拿出血壓檢測儀、體溫計、血氧檢測儀等儀器,做好各項檢查後,才正式開始助浴工作。
“先在床上鋪上塑料隔層,再将防水氣墊放在隔層上,一個特制浴缸就做好了。”10年老人助浴生涯,陳世軍訓練出一套精細的服務流程,“一般是從下往上,從遠端腳的部分開始往上洗,等老人逐漸适應水溫,避免引發血管問題。”
據陳世軍介紹,公司接到需求後,首先會安排專業醫生對老人進行兩次身體評估,護理員在上門時也要再次檢測血壓、脈搏、血氧、體溫等身體數據。
對失能老人而言,簡單的洗澡動作被劃分為若幹個明确的步驟:從雙臂到雙腿,從前胸到後背,從洗頭到泡腳……陳世軍逐塊區域地幫老人洗澡,整套流程持續一個半小時。
人口結構老齡化的趨勢背後,是急速增長的養老生活服務需求。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超過4000萬,失能老人養護難、洗澡難,已經成為居家養老的普遍難題。在此背景下,像陳世軍這樣專門提供上門洗澡服務的“老人助浴師”應運而生。
“幫老人洗澡這件事是一個門檻很高的技術活,并且有一定的安全風險,極需耐心和仔細。”剛入行時,陳世軍也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挑戰。憑借負責任的态度和公司技能培訓的打磨,他的專業操作得到了老人們的認可和家屬們的積極反饋,也慢慢提升了自己的服務水平。
據悉,“老人助浴師”所屬的養老護理員隊伍,并非隻從事為老人洗澡的基礎工作,其操作需符合相應的服務标準。從業人員必須拿到國家頒發的護理員資格證,才能上崗為老人服務。高級助浴師除提供基礎服務外,還需要掌握康複服務、照護評估、質量管理、培訓指導等職業技能。
從業人員缺口大
據美團平台數據,2021年,“老人助浴”“老人洗澡”等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達808.06%,“老人助浴”訂單量同比增長1450%。陳世軍等從業者,也可以依托互聯網平台提供靈活的助浴服務,實現供需匹配。
今年43歲的陳世軍來自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松煙鎮富峪村,在河北、北京等地從事過保安及物業安全管理等工作,2012年經老鄉介紹應聘北京慈愛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的護理員。從業10年來,陳世軍先後服務了超過500個失能老人家庭。
“相關需求主要來自民政局、殘聯等有關部門,其次是保險公司的長期護理險。”陳世軍介紹,“近年來,來自互聯網平台的需求增長最快,很多子女會通過美團、大衆點評下單,而且下單頻率越來越高。”
相較市場需求,養老護理行業的人才供給存在巨大缺口。2021年5月,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多達600多萬,但是目前僅有50多萬名從事養老護理的服務人員,遠不能滿足需求。
為緩解人才短缺困境,近年來,中央及各地政府多次出台政策鼓勵支持行業發展。2022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支持社區助浴點、流動助浴車、入戶助浴等多種業态發展,鼓勵“子女網上下單、老人體驗服務”。北京市民政局也聯合出台了《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對于中職、專科、本科及以上學曆的畢業生,給予4萬元至6萬元的入職養老服務行業獎勵。
呼籲相關人才盡早加入
随着支持政策相繼出台和配套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願意投入到養老護理行業,1996年出生的張晴就是其中之一。大學期間,她就曾做過養老服務工作實習,“有的老人因為失去行動能力,吃喝拉撒都在房間裡,很久沒有洗過澡,剛開始做會忍不住幹嘔、惡心。”張晴的起步很艱難。
服務一段時間後,張晴發現大多數失能、半失能老人都很孤獨,“他們會和我分享很多故事,這讓我體會到工作之外的意義和價值”。于是,張晴在大學畢業後選擇繼續做一名“老人助浴師”,目前還擔任了北京市東城區南崗子社區養老服務驿站的站長。
“現代社會,子女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父母,也很少接受過專業培訓,不當操作可能導緻老人受傷。”張晴認為,專業的養老護理前景廣闊,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2020年,具有豐富養老護理經驗的陳世軍已轉入管理崗,月工資穩定在1萬元左右,但他仍堅持在一線護理崗位提供服務,“我非常認同公司強調的全員培訓和終身培訓制度,隻有真正投入一線服務才能更好地提升水平”。目前,陳世軍帶領的團隊成員超120人,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為失能老人排憂解難。
今年兩會期間,高度重視養老服務人員隊伍特别是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後備人才培養,成為代表委員們提案議案的重點方向。對此,陳世軍認為這對養老護理行業發展而言是“一個好兆頭”,并呼籲相關人才可以盡早進入養老服務行業,充分發揮理解和學習能力,靠紮實的從業技能立足于社會。
老人住院,還有這一最新消息——
事關你的醫保,這筆錢漲了!
7月8日
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
發布《國家醫保局 财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做好2022年城鄉居民
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
《通知》強調,為适應醫療費用增長和基本醫療需求提升,确保參保人員醫保權益,2022年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醫保”)籌資标準。各級财政繼續加大對居民醫保參保繳費補助力度,人均财政補助标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标準30元,達到每人每年350元。
中央财政繼續按規定對地方實施分檔補助,對西部、中部地區分别按照人均财政補助标準80%、60%的比例給予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補助。統籌安排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以下簡稱“大病保險”)資金,确保籌資标準和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居民醫保籌資标準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鈎的動态籌資機制,進一步優化籌資結構。放開新就業形态從業人員等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戶籍限制。切實落實《居住證暫行條例》持居住證參保政策規定,對于持居住證參加當地居民醫保的,各級财政要按當地居民相同标準給予補助。
(綜合來源:人民日報、杭州日報、工人日報、國家醫保局官網)
本期編輯:甘皙 程莉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