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22日,劉德華在北京跪拜川劇表演藝術家彭登懷為師,這不僅在文藝界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也讓川劇變臉這門絕技随着劉德華的影響力,更加的廣為人知。
盡管這場拜師儀式,給雙方都帶來了一定的非議,甚至彭登懷不得不跟劉德華約法三章,要求劉德華在他還在世期間,沒經過他的同意,不得随意表演變臉,并且要劉德華助其建立中華絕技藝術團。
劉德華同意後,雙方就開始了授學與學習。2008年的時候,彭登懷在一次拜訪中說道,劉德華的天賦很高,也很努力,在過去的七年中,他就給劉德華當面上過8次課,稱劉德華“一點就通,身段、韻律和基本功在學了兩三次之後就像模像樣了”。
近些年據說劉德華在工作之餘,一有時間就練習變臉,并且随着劉德華的變臉藝術不斷進步,現在已經能變十幾張了。不過具體他的變臉水平如何,還得等到他公開演出的時候才能知道。
我們來說說變臉這門絕技的出處——川劇。
川劇是我國西南地區影響很大的一個劇種,主要流行于四川、雲南、貴州等省份,當然現在随着變臉的普及,基本上在全國各地,都可以看得到川劇變臉的演出,甚至這些川劇演員還會經常到國外演出變臉。
川劇是一個多聲腔的劇種,它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彈腔和四川燈戲這五種聲腔一起組成的,簡單的說,就是同樣的一出戲,如果這五種唱腔都會的川劇藝人,可以用五種不同的唱法來唱這出戲。
高腔是在清代乾隆年間,由江西的弋陽腔流傳過來的,那個時候這種唱腔在四川叫“清戲”,經過與當地方言以及秧歌說唱相結合,形成了現有的川劇高腔風格。
昆腔在明末的時候就傳入了四川,關于昆腔的流傳,我在之前的幾篇文章中都有介紹。昆腔也就是昆曲,在明朝萬曆年間到清朝乾隆年間,一直都是官戲,影響非常大。在傳入四川之後,保留了原有的曲調,但是唱白都改成了四川方言,成為了獨特的“川昆”藝術。
胡琴腔又叫絲弦子,是從徽劇、漢劇中流傳過來的,裡面含有西皮、二黃的特點,不過它的腔調、闆式等都跟四川當地風格相結合,用的語言也是四川方言。
彈腔又叫川梆子,看到“梆子”這個詞,估計大家也就猜到了,這種唱腔跟秦腔有關。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寫到,花雅之争第二階段結束後,魏長生帶領秦腔戲班,到南方各省演出,川劇中的彈腔,就是那時候流傳到四川的。值得一提的是,魏長生并不是陝西或甘肅人,而是正宗的四川人。
四川燈戲則是四川本地的一個民間小戲,在沒有正式形成劇種時,幾乎全國各地都有民間小戲、小調等,隻不過後來形成劇種了,這些小戲要麼被劇種吸收了,要麼就慢慢的消失了。而四川的川劇,則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燈戲。
戲曲界的現如今大部分劇種都是“四大聲腔體系”中的,這四大聲腔分别是昆腔、梆子腔、皮黃腔、高腔,全國大部分劇種基本上都是以其中某種聲腔作為主要唱腔,然後結合當地的特色進行改進。
像四川川劇這樣的,包含了四大聲腔的劇種,在戲曲界還是少見,可以稱之為戲曲界的一朵奇葩!
其實川劇除了變臉之外,還有不少絕技,比如“藏刀”、“吐火”、“滾燈”等,不過相比之下,還是變臉更為有名。而且這名氣已經大到,将川劇中的大部分都掩蓋了。
比如現在提到變臉,最常說的話題就是現在的吉尼斯記錄是多少張臉譜,特别是有一些學習川劇變臉的人,就是單純的為了挑戰吉尼斯記錄,從而也繼承傳統文化的擔當與責任。
提到川劇,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變臉,同樣,變不變臉也成為了人們鑒定是否為川劇的依據。其實川劇也跟其他劇種一樣,以唱和表演為主,可是如果不表演變臉,人們似乎都不知道這還是不是川劇了。
川劇在戲曲界呈現出兩極化的現狀,一方面它的變臉不僅在中國很流行,甚至享譽世界。另一方面,它的傳統演出如今已經愈發的不受關注。真不知道有朝一日,這川劇傳統演出,會不會要慢慢的消亡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