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畫出一個五角星,估計是所有人的必備技能,内部是一個正五邊形,外圍是五個等腰三角形。甚至讓一個人随手畫出一個圖形,估計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會畫出這種五角星,由此可見這個圖案的普遍性。雖然是個簡單的圖形,其實想要畫完美并不簡單,而且這種一筆畫成的五角星在世界各地都有着特殊的含義。
在幾何學中,一個标準的五角星畫法可沒有那麼簡單,首先要畫出一個正五邊形,然後再将各角用直線延長直至相交,而先前所畫正五邊形的比例則至關重要,為此專門有一個公式來讓人畫出黃金比例的五角星。但這太麻煩了,完全沒有一筆成形的自然感,抛去幾何學不提,這種簡單的五角星在曆史上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呢?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這個可以一筆成形的五角星。
在東方,五角星和五行之間的巧合先來說一個我們最熟悉的,在東方,人們将世間萬物歸類到了五個元素身上,它們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一詞最早在《尚書》中出現,但其誕生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根據萬物相生相克的道理,五行之間也存在着這樣的關系,而将這句話反過來說,也一樣符合情理。
在五行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其中的道理幾乎很容易理解,就是常見的自然規律。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道理同上。若是将這五種元素按方式排列在一個正五邊形的五個角上,再根據相克的原理将它們連接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個内部是正五邊形外圍是等腰三角形的五角星。
這樣一看,五角星和五行之間好似有着密切的關系,但仔細一想,這種關系很有可能是一種巧合。有關五行的著作中經常會出現五行的陣位圖,但以五角星形式來表現的好像沒有,反正小編是沒見過,更何況,東方在古代對于這種一筆畫五角星并不感興趣。這樣一看五角星和五行之間的關系很有可能是在近現代才被賦予的,但這之間的巧合确實真實存在的。
桔梗印五角星受中國陰陽學說的影響,日本逐漸出現了一個職業“陰陽師”,他們精通陰陽五行學說,同時也熟知各種神鬼道。從他們誕生起,就在日本的封建社會中占據了很高的地位。在這期間誕生了數位代表性人物,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數安倍晴明了。
安倍晴明生于日本的平安時代,按着科學的角度來看,安倍晴明是日本當時最出名的天文學家,按着封建迷信的角度來看,他也是最出名的占蔔師、咒術師。早年間安倍晴明有一個很強的對手,他叫“蘆屋道滿”(道摩法師)。兩人之間常有競争發生,在後世的不斷吹捧下,安倍晴明不斷的被神化。
日本的平安時代外表昌盛繁榮,但内在卻充滿了糟粕,同時平民百姓生活貧困。在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下,人們逐漸開始相信鬼怪的存在,而保護人們不受這些“鬼怪”的侵害,就是陰陽師的首要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咒印,而桔梗印(晴明紋)則是由安倍晴明所創,其形狀就是五角星的的形狀,直到今天這種辟邪的咒印依舊通用。
五角星與魔術、魔法之間的關系在古代,可以控制并運用超自然能力的人普遍被稱為“魔法師”。雖然他們的行為并沒有什麼科學道理,但确實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和安慰性,這可能就是這些神棍在特定時間廣受歡迎的原因吧。同時西方的魔法還喜歡在牆上或地面上畫魔法陣,可以将這些圖形理解成辟邪符号,後者是召喚媒介。其中五角星的出現頻率可謂最高,同時上面還附加了各種各樣的神秘學符号。
上述的五角星魔法普遍指“白魔法”,就是對人有益處的魔法,不管有用沒有的,它出現的意義還是正直的。但将五角星倒過來,其意義就完全變成另一個樣子。仔細看倒過來的五角星,其實和山羊的形象很接近,羊角、羊耳朵、羊胡子應有盡有,同時這也是西方惡魔的形象,這種倒過來的一筆畫五角星則是邪惡的象征。
和魔法相比,魔術的誕生時間也沒有晚到哪去,或者說兩者其實就是一回事,這一點從對五角星的使用上就可以看出來。在魔術表演中,我們經常可以注意到會有五角星的元素出現,它們有可能出現在背景牆上,也有可能出現在魔術師的衣服上。其作用就是增強表演過程中的神秘感,而緣由就是魔法帶給五角星的寓意。
古希臘、古埃及、巴比倫的五角星的關系一筆畫五角星的出現時間已經無法考證了,但其時間一定很悠久,而且出現的地區很明顯在西方世界。在古希臘,五角星是大地女神科爾的符号象征,在古埃及,五角星是冥界女神的象征,而在巴比倫五角星的意義幾乎和古埃及一樣,與其相同的還有凱爾特人文化裡的五角星。
這樣一看,一筆畫五角星所包含的神秘感就可以解釋了,在這些古代國家中,一筆畫五角星均被和神靈關聯在了一起。其中的原因未必相同,而且也無法考證,将這種現象完全的歸于巧合實在有些牽強,但科學的解釋還真有一個,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個五角星并不是人畫出來的金星和地球一樣都是圍着太陽在旋轉,而金星的軌道一直在有規律的進行着變化,并且每八年就會重複一次。這種天文現象在上古時期就已經被人們所發現,不斷變換的軌道形成了五個交叉點,将這些點按一定順序相連就正好出現了一筆畫五角星。這應該就是這個符号的最終出處,之前出現的巧合也就說的通了。另外五角星其實和我們肉眼所見的天體星星并不像,将其作為表現形象的原因很可能也是這一點。
參考文獻《通俗天文學》、《日本史》、《尚書》、《符号邏輯講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