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象棋(Senterej/Ethiopian)可能是現今存世的最接近古象棋沙特蘭茲的象棋了,流行于現今的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裡亞等國。
埃塞俄比亞象棋棋盤通常是紅色的,用藍色線或者黑色線劃出8*8的格子。棋子的擺法與現今國際象棋一樣,隻是王與士的位置是交錯的。
埃塞俄比亞象棋一般采用紅色的棋盤
王(Negus)的走法與現今的王一樣,橫斜豎各向可走一格。
士(Ferz)是古象棋的走法,即斜行一格。但是也有版本說可以像王一樣走,隻是隻能斜着吃子。甚至有說法說士可以斜着走3格。(可以說這都有“後”進化前的影子)。
象(Fil/Saba)斜行兩格,是古象棋的走法。
馬(Ferese)依然沒變,走“日”子,這是全世界象棋的通行走法。
車(Der)也是一樣,橫豎不限格子。
兵(Medeq)的走法是“直走斜吃”,沖到底線後可以升級為“士”。也有說法說兵可以升級為任何己方已經被吃掉的棋子。
這些棋子的名稱和走法明顯收到阿拉伯的影響,畢竟當年埃塞俄比亞也在阿拉伯彎刀的控制之下。
埃塞俄比亞象棋
最具埃塞俄比亞象棋特色的是一種叫做werera的規則。該規則允許雙方在開局時任意走動己方的棋子,此時不必等待對手應招。你可以走任意步數,可以根據對手的陣型來不斷調整,直到棋局上第一個棋子被吃掉為止。此後,雙方需要像現在下棋一樣,一人一步輪流來走。
這一規則也帶有阿拉伯古象棋沙特蘭茲的色彩。當時因為棋子“長腿的較少”,移動緩慢,開局時雙方需經過較長時間才能交戰。阿拉伯語把這個叫做Ta’biyat。後來也許就逐漸演化成埃塞俄比亞象棋的這個規則了。
埃塞俄比亞象棋規定當一方隻剩下孤王時,則為和棋。這一點與蒙古象棋類似。而一方隻剩一個王和一個其他棋子時,對方必須在7步内将死敵方,否則為和棋,而這一點則與泰國象棋有些類似。
埃塞俄比亞象棋有很強的娛樂社交屬性,因為傳統上下棋時,觀看者是可以支招的。想來場面一定十分熱鬧。下埃塞俄比亞象棋時,傳統上大家認為用馬或者車将死對方不夠優秀,用士或象才是高手的表現,當然最受推崇的是用兵來殺死比賽。
現代制作的非洲風格的棋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