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介紹下我們将要行駛的線路:阿裡大北線是自駕旅遊探險愛好者向往的一條線路。這條線路一般從拉薩出發,經日喀則、拉孜、薩嘎、瑪旁雍錯、劄達、獅泉河、革吉、改則、尼瑪、班戈、最後經納木錯、當雄縣城到拉薩。這條線路包羅了很多人文和自然風光,是旅遊探險的極佳線路。
很長一段時間來,阿裡都是藏區旅行最高級形态的代名詞,對于一般的藏區旅行愛好者來說,阿裡大北線是他們藏區旅行的終極目标。後期還延伸岀中北線、小北線、南南線等越野線路,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這些線路已被組合成了各種線路
線路雖名為阿裡大北線,但其實線路并不光在阿裡境内,隻是因為阿裡是此條線路的關鍵節點,沿用曆史傳統稱呼,我們稱之為阿裡大北線。
阿裡大北線從拉薩開始、在拉薩結束,包含了山南、日喀則、阿裡、那曲的多個縣市,因此除了阿裡大北線,我們稱它為西藏全景大環線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我們9月31日從拉薩出發,開始了大北線的征途。拉薩到日喀則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條繼續是繼續順着318國道直抵日喀則,二是走羊湖、浪卡子、卡若拉雪山、滿拉水庫的省道到日喀則。我們選擇了後者,因為這條路風景比較好,遠超318這段。用羊湖圖介紹下。
快到浪卡子縣時,突然出現的一片紅草灘
滿拉水庫
浪卡子縣的甯金抗沙雪山
卡若拉雪山
晚飯前抵達日喀則,一夜無語。因為第二天是直播國慶大閱兵,所以我們決定在日喀則多住了一晚,除了早上看國慶大閱兵以外,下午我們還參觀了後藏有名的紮什倫布寺。紮什倫布寺的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是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其餘五個是: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塔爾寺、拉蔔楞寺),也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後藏地區最大的寺院。公元1447年由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的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主持創建,曆時12年方才建成。自四世班禅之後,紮什倫布寺成為曆代班禅駐錫之地。
從日喀則出發不久,就抵達拉孜縣城,這地也是我們告别318,駛向219的分叉地,走向了老新藏線,也屬于新219的一段。
岡仁波齊,瑪旁雍措
從日喀則出來,快到阿裡地區,海拔越來越高,幾乎少有低過四千的,路過垭口的時候,到了海拔五千一的垭口,餘大師稍微有點喘,吃幾顆上海方哥帶來的正宗大白兔奶糖,一會兒也就好了。 還是那句話,風景在路上。
這一排山應該是喜馬拉雅山脈
路邊出現野生動物的幾率也越來越高,這些年政府加強了對捕獵野生動物的打擊,随處可見藏羚羊,野驢,以及一些珍惜鳥類……
快到薩嘎的時候近距離邂逅了彩虹,仿佛觸手可及……
薩嘎住了一晚後,第二天一早就出發了。車子在高原前行,還是一路風景,美不勝收。
午飯後餘大師坐在副駕駛的昏昏欲睡,下午我不經意的說了句:前面就快到岡仁波齊了!哪裡?!餘大師一下子就精神起來,瞪大眼睛搜尋着前方目标,車子很快就到了神山腳下,(想起前面過安全檢查站的時候,風好大,都快站不穩了,餘大師死死捏住手裡的邊防通行證,生怕被風吹跑了)。我們把車停在一處最佳觀賞點,神山就靜靜的伫立在不遠處,雄闊,默然,偉岸……我們無法形容它的氣場,卻油然從心底生出強烈的敬意與向往。 我們倆人雙手合十,對着神山的方向默禱,祈禱這世界越來越有愛,善良,純真,美好!
離開岡仁波齊,不多遠處,就是聖湖瑪旁雍措了。瑪旁雍措在西藏阿裡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裡、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聖地“世界中心”,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
走到湖邊,掬一捧湖水,撲在臉上,願聖水能洗滌這仆仆風塵,也盼望自己能健康安甯!我還特意用瓶子裝滿了湖水,帶回來跟朋友分享。 湖邊的小山坡上有很多瑪尼堆,挂滿了五顔六色的經幡,在風裡飄揚很是好看,我們在其間拍了好多照片留念,逗留了許久才離開。
再往前幾公裡,就看到了那木那尼雪山和鬼湖拉昂措。
非常有意思的是,那木那尼因為視覺原因,覺得它不怎麼高,實際他比岡仁波齊海拔還高,它主峰并不明顯。而拉昂措則是觀賞岡仁波齊的好地方,我們一直等到夕陽西下,拍了不少美片才下去普蘭縣城,到縣城時天已黑透了。
其實很多自駕客人不會住普蘭縣城,會選擇住塔欽小鎮。如果不轉岡仁波齊,這樣選擇是不合理的。因為小鎮吃住條件差,而且觀賞岡仁波齊視線又不好。到普蘭縣城則吃住條件好不少,關鍵是普蘭的藏語意思:“被雪山圍繞的地方”。早上起早點,可以拍到縣城周圍的雪山與日照金山,如圖:
劄達土林
第二天一早,從普蘭縣城出發,我們去往了紮達縣。到縣城之前,經過了劄達土林和觀景台。 劄達土林位于中國西藏阿裡地區劄達縣境内,紮達土林是水平岩層地貌經洪水沖刷、風化剝蝕而形成的獨特地貌。土林裡的“樹木”高低錯落達數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面對着大自然的傑作真讓人驚歎不已。
古格王朝遺址
一早我們從劄達出發,驅車大概二十幾公裡之後,到達古格王朝遺址。 從底下爬到廢墟之巅,用時四十幾分鐘,因為我們已習慣了高海拔,所以也還不覺得太累。看着那些千年之前的舊城堡,想象着當年的金戈鐵馬,一夜之間十萬人的古格王朝就灰飛煙滅,那場戰争該是如何的慘烈?
陽光耀眼,風吹過來,隻感覺到無比的蒼涼。 幾隻雄鷹在頭頂盤旋,也許,隻有它們才知道當年王朝沒落的不解之謎,傳奇故事也就隻是在它們的口中代代流傳。
從劄達出來到阿裡地區首府獅泉河鎮,以前一般是原路返回219國道,再往北駛向獅泉河。現有一條新修的省道可以沿去皮央和東嘎遺址的叉路口,到獅泉河很近的219國道上。這段路非常好走,比老路節約不少時間,但也是要翻兩座大雪山,天氣不好時不能走。
到獅泉河後,餘大師心情大好,請我吃了頓他的最愛:串串香,還是成都的大品牌。在阿裡吃到如此火鍋,真很意外,我倆幹了好多大烏蘇(新疆生産的啤酒,因為酒的度數高,又稱奪命大烏蘇)。
至此,大北線的219段我們算是走完了,明天準備往東走新317國道,進入大北線真正的精華…一措再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