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30 21:27:05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居士我在專欄“王陽明教你知行合一”中說過,陽明心學總結為一句話,就是“知行合一”。那麼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呢?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什麼是知行合一)1

王陽明解釋“知行合一”道: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傳習錄》)

王陽明說“知”“行”,認為就其本來意義而言,二者是合一的,但這個合一并不是指知行兩者指涉同一對象,二者完全是一回事,而是強調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知與行的規定是相互包含的。“知行合一”正可以從“知”與“行”兩方面進行闡釋。

知是行之始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首先是要糾正世人對“知”的錯誤認識。一般人往往将“良知”視為一種理性認識,所以會将“知”與“行”分離開。

王陽明則認為不可能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隻是未知。并以《大學》中的一句“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來解釋真知行:

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隻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隻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别立個心去惡。”(《傳習錄》)

這是王陽明所謂“知是行之始”的真義。人一旦對某物産生“真知”,必然同時生起好惡之心,此好惡之心便是“行”,正是王陽明所說的“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了”,而此“行”是與“知”合一的。後來王陽明說:

良知隻是個是非之心,是非隻是個好惡,隻好惡就盡了是非,隻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傳習錄》)

良知隻是個好惡,而好惡又屬行,可知良知便是知行合一之本體。“知是行之始”,“知”便是良知,它天然地包含了行在内。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什麼是知行合一)2

王陽明用“行之始”去釋“知”,首先說明了良知并非知識,因為知識并不天然地具有轉化為行為的需求與欲念,将良知當作知識隻會導緻知孝知弟而不能孝不能弟的後果,這是将知與行分為兩件了。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知”必然會驅使人去“行”,因為王陽明說的“知”指意念、意識、意欲等知覺形式,他對知行的讨論已大大超出了認識論哲學的範疇。王陽明在給朋友的信中說: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必有欲行之心,然後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也。”(《傳習錄》)

良知并不完全是理智之知,更多的是屬于本體的喜好與欲求。良知既是道德理性原則,又是道德情感原則,是道德意識與道德情感的統一。所以王陽明說:

喜怒哀懼愛惡欲,謂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認得良知明白。……七情順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惡。(《傳習錄》)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什麼是知行合一)3

在弟子陸澄擔憂兒子之病時,王陽明勸導說:

父之愛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個中和處,過即是私意。(《傳習錄》)

可見情之中和即天理良知。

良知并非預先有什麼知識或認識,如果認為良知是先于行為或事物的知識,則必然會産生一種錯誤認識:

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讨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生不行,亦遂終生不知。(《傳習錄》)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正是為了破除這種錯誤認識。

王陽明将良知比作明鏡,認為聖人之心就像明鏡一般,其性質隻是一個“明”,所以随感而應,無物不照,已經過去的事物的影像不會還存在于鏡子中,鏡子中也不會映照出還沒出現的事物。也就是說鏡子中并不預先存在事物的影像,隻有事物在鏡子前時才能反映出真實的相貌。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什麼是知行合一)4

同樣的良知也不預先具有對事物的知識,隻有事物來臨之際,才會自然生出如何對待事物的意念,如見善事自然會生起喜好之心,見惡事自然生起厭惡之心,見君主自然生起欲忠之心,見父兄自然生起欲孝弟之心。而人有欲行之心必然會付諸實踐,成為現實的行為,就如同人渴了必然會喝水,餓了必然會吃飯一樣。

王陽明認為如果人的心全無人欲,完全是純粹的天理(也就是良知),是個誠于孝親的心,那麼冬天時自然想着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如何使父母溫暖的道理;夏天時自然想着父母的熱,便自要去求個使父母涼爽的道理。有此知必有此行,一切出于自然,這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真義。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什麼是知行合一)5

行是知之成

人的良知是先于外物而存在,因此也就先于“行”而存在。但是在遇事物之前,良知隻是個虛無本體:

良知之虛,便是天之太虛;良知之無,便是太虛之無形”[],所以“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傳習錄》)

隻有在與事物相遇感應後,良知才會以“行”的方式表現出來,沒有真實的實踐,良知也就無由體現。

不能體現于行的所謂“知”不是真知,而隻是閑說話,正如王陽明所說:

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不成隻是曉得說些孝弟的話,便可稱為知孝弟。”(《傳習錄》)

可見,人的良知不僅必欲表現為行而後快(知是行之始),而且隻有當它表現為真正正确的行為後,良知才真正實現和證明了自己,所以王陽明要說“行是知之成”。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什麼是知行合一)6

人人心中都有先天良知,這良知表現為一種道德情感,即對善惡的好惡。王陽明認為人心本來是喜愛道德的,就像眼睛本來就喜歡美麗的色彩,耳朵本來就喜歡動聽的聲音。但當人的心被私欲遮蔽時,人對道德的喜愛就消失了。人的先天良知會被後天人欲所遮蔽,這個時候人的良知雖然并非不存在,但卻不處于明覺的狀态,就如同青天被浮雲遮住了,此時良知往往是自發而非自覺的發生作用。

要使良知從本然狀态走向明覺,必須存天理滅人欲,将人欲掃除廓清,一毫不存。以鏡譬之,則如王陽明同黃绾、應良所說:

聖人之心如明鏡,纖翳自無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駁蝕之鏡,須痛刮磨一番,盡玄駁蝕,然後纖塵即見,才拂便去,亦不消費力。到此以識得仁體矣。若駁蝕未去,其間固有一點明處,塵垢之落,固亦見得,才拂便去。至于堆積于駁蝕之上,終弗之能見也。(《傳習錄》)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什麼是知行合一)7

王陽明早年講學,教學者靜坐,在心上下功夫。四十三歲至南京後,發現有些弟子從此流入空虛:

客有道自滁遊學之士多放言高論,亦有漸背師教者。先生曰:‘吾年來欲懲末俗之卑污,引接學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時弊。今見學者漸有流入空虛,為脫落新奇之論,吾已悔之矣。故南畿論學,隻教學者‘存天理,去人欲’,為省察克治實功。’”(《傳習錄》)

因此王陽明改就笃實踐履,教人作省察克治的功夫。正如王陽明所說:

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隻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傳習錄》)

事上磨練,正是“行是知之成“的另一層意思。若沒有事上磨練的行的功夫,使良知由本然狀态轉變為明覺狀态,則良知必然變成口頭上的學問,可能平時的思想是好的,但遇到事情時便會犯糊塗。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什麼是知行合一)8

《傳習錄》中記載了這麼一次對話:

澄嘗問象山在人情事變上做工夫之說。先生曰:“除了人情事變,則無事矣。喜怒哀樂非人情乎?自視聽言動以至富貴、貧賤、患難、死生,皆事變也。事變亦隻在人情裡。”(《傳習錄》)

據此,可見王陽明所謂事上磨練,雖然是進行道德踐履,但并非要在事物上求理。與後世所說的“實踐出真知”并不相同,隻是要磨煉自己一心的喜怒哀樂,也就是要磨煉自己的良知感應,便如磨鏡一般。人的良知本無不明,隻因為私欲所阻,因此不在明覺狀态。而事上磨練就是在實踐中時時處處于具體的事情上存天理去人欲,使良知達到對自我的認識,即“行是知之成”。

王陽明因此認為不能離了日常的行去講學求知,如《傳習錄》曾載:

有一屬官,因久聽先生之學,曰:“此學甚好。隻是薄書訟獄繁難,不得為學。”先生聞之曰:“我何嘗教爾離了薄書訟獄,懸空去講學?爾既有官司之事,便從官司的事上為學,才是真格物。如問一詞訟,不可因其應對無狀,起個怒心;不可因他言語圓轉,生個喜心;不可因旁人谮毀羅織,随人意思處之:這許多意思皆私,隻爾自知,須精細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這便是格物緻知。簿書訟獄之間,無非實學。若離了事物為學,卻是着空。”(《傳習錄》)

看來王陽明所謂事上磨練,所謂行,還隻在一個“存天理,去人欲”,要使自己的喜怒哀樂恰到好處,不要有所偏倚,不要過分。這便是“中和”,便是“心體”,便是“良知”。

王陽明知行合一原話(什麼是知行合一)9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