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說文解字第四百二十課

說文解字第四百二十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09:47:58

說文解字第四百二十課?“胡”字在現代漢語中也是一個常見常用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的前世今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說文解字第四百二十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說文解字第四百二十課(說文解字系列之)1

說文解字第四百二十課

“胡”字在現代漢語中也是一個常見常用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胡”是一個形聲字。許慎《說文解字·肉部》:“(胡)牛胫垂也。從肉古聲。”意思是,“胡”就是牛脖子下的垂肉。甲骨文所無。金文及《說文》小篆的字形與今楷書字形寫法接近。徐锴系傳謂:“牛颔下垂皮也。”引申之,凡動物颔、頸之下垂處皆可稱“胡”。《詩經·豳風》:“狼跋其胡。”毛傳:“老狼有胡。”朱熹注:“胡,颔下懸肉也。”後來,有些器物的下垂部分亦可稱“胡”。《周禮·考工記·冶氏》:“戈廣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孫怡讓注:“胡之言喉也。援曲而有胡,如人之喉在首下,曲而下垂也。”再引申為長遠義。《儀禮·士冠禮》:“永受胡福。”鄭玄注:“胡,猶遐也。遠也。”再引申為長壽義。《詩經·周誦·載殳》:“胡考之甯。”毛傳:“胡,壽也。”

在現代漢語中,“胡”除了上述義項,還有一些其他義項。《現代漢語詞典》中,“胡”有四個同音字。胡1,一個是指在古代泛稱北方和西方的各民族。比如我們常說的“胡人”。二是古代稱來自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東西),也泛指來自國外的(東西)。如胡琴、胡桃、胡椒、胡麻、胡芹、胡蘿蔔、胡豆、胡瓜、胡楊等等。胡2,副詞,表示随意亂來。胡鬧、胡說、胡謅、胡搞、胡扯等。胡3,疑問詞,為什麼;何故。《詩經·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胡4,“鬍”的簡體字。胡須。

上述義項中,胡2的義項,在現代漢語中,以"胡“為語素所構成的詞語,多含貶義。而貶義的語源,殆自于胡1。在我國古代,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國”是正統,而“中國”之外的其他少數民族,則為“蠻夷”。有一種說法,牛的喉嚨裡會發出呼噜呼噜的聲音,而西北少數民族的語言,在漢人聽來,有似于牛的呼噜聲,故稱其為“胡人”。進而把西方和北方的少數民族也同城為“胡”。相比于中原文化,西北邊陲的少數民族的開化程度不高,文化也相對落後,所以也就受到漢人的鄙視。久而久之,“胡”也就成了一個帶有貶義色彩 的詞語。

在今天,含有語素“胡”的詞語,大都為貶義。除了上述例子外,尚有很多。胡編亂造、胡攪蠻纏、胡吃海喝、胡說八道、胡言亂語、胡作非為、胡吹海摔、花林胡臊、胡思亂想、胡裡糊塗、等等。“胡”就是“亂”,就是沒有規矩、沒有章法。

由此可見,對一個詞語的解讀,如果我們有了曆史的眼光,曆史的視角,那麼,我們會對這個詞的詞義及用法會有更加深切的體會和領悟,從而也使得我們對這個詞的詞義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再附帶說一下“胡”的貶義色彩。因為“胡”含貶義,所以,在以往很多臉譜化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中,一些反派角色的名字中也往往含有“胡”字。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反派人物叫“胡漢三”;現代京劇《沙家浜》中的國軍司令叫“胡傳魁”。就連《林海雪原》中,偵察英雄楊子榮假扮的土匪叫“胡彪”。可見,“胡”字的這種曆史文化的影響是多麼深遠!在臉譜化盛行的年代,除了“胡”,還有一些聽起來就讓人感覺不是好人的姓氏還有不少,黃(世仁)、穆(仁智)、錢(廣)、刁(得義),等等,茲不詳述。呵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