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若是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怅近黃昏

若是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怅近黃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04:18:50

漢語詞彙的發展,體現在實詞上,最顯著的就是詞義的古今變化。所以,當我們品讀一首古詩詞的時候,就必須要代入古代的詞義去理解,隻有這樣才能準确知道詩人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以及所流露的真實情感。譬如,白居易“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裡的“可憐”,在古代是可愛的意思,而不是如今的憐憫、可惜之意。

若是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怅近黃昏(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1

而說到詞義的古今變化,造成詩詞古今含義的千差萬别,最為典型的便是唐代詩人李商隐筆下的名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如果按今天的詞義來看,“隻是”是僅僅是、不過是的意思,它表示輕微的轉折。也正是因為這層轉折,現在很多人都将這兩句詩理解為,雖然夕陽無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黃昏時刻,即美好的事物就要消逝了。

若是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怅近黃昏(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2

但對于李商隐來說,他并不是在感傷哀歎好景無多,而恰恰是感慨接近黃昏時刻,才會有無限美好的夕陽美景。這是因為“隻是”在古代,本來寫作“祗是”,有“就是”、“正是”的意思。正如李商隐自己的另一首詩《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就是(正是)因為當時心中早已經一片惘然。由此可見,不是“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很可惜,其實是你理解錯了。

若是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怅近黃昏(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3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出自于李商隐的五言絕句《登樂遊原》。樂遊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内地勢最高的地方。因此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來此作詩抒懷,李商隐的《登樂遊原》便是其中一首曆來為人所稱道的名篇。那麼李商隐這首詩究竟寫了什麼呢?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商隐的這首《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若是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怅近黃昏(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4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即傍晚時分因為心情不悅,所以便駕着車登上了樂遊原。我們說登高望遠,抒發感慨,自古就有很常見。如初唐陳子昂一登上幽州古台,便發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歎。隻是李商隐此次登高望遠不是尋求感慨,而是為了排遣他此時“意不适”的情懷。那麼李商隐因何“意不适”呢?

我們都知道李商隐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将盡的晚唐,所以李商隐空有抱負,卻無處施展,很不得志。加上陷入“牛李黨争”後,李商隐在官場之中更是異常失意。而這就是導緻李商隐“意不适”的真實原因。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也就是李商隐登上樂遊原後所見到的景色。即正是因為時間在傍晚,才有餘晖映照,晚霞滿天,這麼美好的景色啊。

若是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怅近黃昏(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5

所以說縱然李商隐心中含有時代沒落之感,家國沉淪之痛,身世遲暮之悲,但也在這夕陽下的美好景象中,映照出的卻是李商隐一心為國為民不滅的信念,是一種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當然,這一切都源于“隻是”是“就是”、“正是”的意思。倘若用如今的僅僅是、不過是來看,那麼就是嗟老傷窮,對唐王朝末路的一種感歎了。

若是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怅近黃昏(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6

綜上所述,李商隐的“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并不可惜,反而是對晚景之美的極力贊歎。而将其引申、升華的話,它其實還具有變消極為積極的力量,這對于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意義。即事物往往具體兩面性,甚至多面性,有時候換個角度,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了。最後,你覺得“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該作何解呢?歡迎大家交流讨論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