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是一個權力欲望很強烈的人,可是,在慈安活着的時候,她為什麼不選擇把慈安打壓下去,早早地實現唯我獨尊。而一直到慈安去世後,她才獨自掌權呢?
(慈禧和慈安劇照)
在如今一些影視作品中,慈安的形象,被塑造成了一個唯唯諾諾,事事都依賴慈禧的無能角色。這實際上是錯誤的。
說起來,慈安與慈禧都是在1852年入宮的,不過兩人的發展軌迹,卻大不相同。
慈安是鈕祜祿氏,滿洲上三旗之一的鑲黃旗出身,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地位尊貴。自從1852年2月入宮之後,慈安在四月被诏封貞嫔,五月晉升貴妃,六月就已經拟定為皇後人選,十月正式被立為皇後。從嫔到皇後的晉升的之路,她僅僅隻用了半年的時間。
而葉赫那拉氏的慈禧,就沒有那麼好命了。慈禧是下五旗的鑲藍旗出身,在宮中混了近五年後,因為誕下皇子愛新覺羅·載淳,才被晉升為懿妃。一直到鹹豐死後,慈禧的兒子載淳即位,慈禧才擡旗入鑲黃旗,成為了聖母皇太後。
可以說,慈禧是典型的“母憑子貴”。而盡管這樣,她從嫔到太後這段過程,也用了近十年的時間。
慈安的火箭晉升,或許和她的出身有關。不過這不是全部,慈安溫柔賢淑、善解人意的性格,是她得到鹹豐寵愛的最主要原因。
(鹹豐劇照)
鹹豐在位時,民間起義不斷,列強紛紛入侵。這使得鹹豐每天煩躁異常,總感覺什麼倒黴事都被自己碰上了。面對喜怒無常的鹹豐,慈安卻總是能以溫柔給予他寬慰。
當時的慈禧身份,與慈安天差地别。對于慈禧來說,隻能選擇與慈安搞好關系,以求後宮的地位更加穩固。
後來鹹豐死後,慈禧因為兒子的關系,一躍成為了皇太後。
這個時候的慈禧,并沒有膨脹。在同為太後的慈安面前,慈禧選擇的是,依然向慈安示好,并且始終以低姿态的副手身份,站在慈安的身邊。
那麼,明明已經成為皇太後,而且還有兒子當皇帝,慈禧為什麼還要選擇向慈安示好呢?
原來,鹹豐帝在去世前,曾留下了幾道遺命。除了立載淳為皇太子之外,鹹豐還任命了八人擔任輔政大臣,要他們共同輔佐小皇帝。不過,鹹豐擔心這八人手握大權後,會搞出事情。于是,又專門授予皇後慈安“禦賞”印章,代表了母儀天下的權力,讓她和八大臣互相制衡。也就是說,八大臣商議出的任何方案,都要經過慈安點頭,才能夠得以實施。
(垂簾聽政)
這個時候,同樣作為太後的慈禧,在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後,也開始生出了掌權的野心。不過她很清楚,無論是身份、影響、名望,她都遠遠不及慈安,必須要依靠慈安。
她知道,慈安如果獨自對抗野心勃勃的八大臣,肯定十分辛苦。如果這時候站到慈安身邊,這樣除了能赢得慈安的好感,增加自己的話語權之外,還能夠慢慢開始參與到權力争奪中。
在慈禧的努力下,兩位太後聯合恭親王,發動了辛酉政變,打倒了八大臣。從此,兩位太後也開始垂簾聽政,慈禧也開始在朝中獨攬政事。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慈禧從此之後,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實際上,慈安隻是性格較為超脫,對權力并不是特别感興趣,很多事情,她願意放給慈禧去處理,自己樂得清閑。但這并不意味着她自身沒有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權力。但凡遇到大事,慈禧都會詢問慈安的意見,絕不敢自作主張。
一直到慈安死後,慈禧才算真正意義上的掌控了整個朝廷。也就是說,慈禧其實并不是一生都壓不住慈安,而是她沒有想過要壓她,而是選擇和慈安合作而已。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宮遺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