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于謙的曆史評價

于謙的曆史評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17 07:28:10

作者:江城讀史

于謙的曆史評價(從力挽狂瀾到含冤而死)1

引言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是我國明朝時期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正直、清廉的能臣。他自小就聰明好學,志向遠大,性格堅韌;崇敬文天祥的氣節,将他視為偶像,高懸文天祥的畫像,頂禮膜拜。

相傳少年時代的于謙曾經路過一座石灰窯,目睹石灰的煅燒過程,他看着這麼一堆堆石頭,如何經過千錘萬鑿,如何經過烈火焚燒,曆經“苦難”,最後都變成潔白的石灰。他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著名的托物言志詩《石灰吟》,借以表達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或許是命中注定,這首詩成為他一生的寫照。

于謙的曆史評價(從力挽狂瀾到含冤而死)2

1.嶄露頭角的于謙

于謙是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生于公元1398年(明朝洪武三十一年)。這年大明帝國發生了一件大事,明太祖朱元璋去世, 皇太孫朱允炆登基,随後就是著名的“削藩”和“靖難之役”,戰火蔓延,而燕王朱棣笑到最後,江山易主。

在于謙七歲那年,有位高僧路過他家門口,見到于謙的相貌,感到十分詫異,他驚呼:“這孩子将來肯定是‘救時宰相’!”。不論高僧是否出于“故作高深”,總之,多年以後,于謙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高僧的好眼力。

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年),二十四歲的于謙考取進士,順利進入仕途。幾年以後,明成祖和明仁宗都相繼去世,剛剛繼位的明宣宗朱瞻基非常欣賞于謙,任命他擔任禦史。于謙在這個崗位很快就嶄露頭角,他每次奏對都有條有理、聲音洪亮,讓皇帝對他另眼相待。

漢王朱高煦造反,随後兵敗投降。明宣宗就派于謙出面,怒斥朱高煦的罪狀,瓦解他的鬥志,使天下人認清朱高煦的真面目。于謙不辱使命,他義正辭嚴,擲地有聲,一條條列舉朱高煦的罪狀。吓得朱高煦一身冷汗、不敢擡頭。明宣宗因此更加欣賞于謙,派他以中央官員的身份先後巡按江西,巡撫河南山西等重要省份。

于謙在任上極為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四處視察政務,平反冤假錯案,減輕老百姓負擔,及時赈濟遭遇天災的老百姓,興修水利工程、打擊豪強貪官,在民間獲得了很高的聲望。在這樣清明的政策下,老百姓們很快就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于謙的曆史評價(從力挽狂瀾到含冤而死)3

2.兩袖清風的于謙

于謙向來兩袖清風,剛正不阿,這樣的性格在大多數朝代都是很難合群的,基本上與高位無緣。

然而,于謙卻有強大的力量在支持他,最早是明宣宗,然後在明英宗早期,還有著名的元老重臣“三楊”:楊士奇、楊溥、楊榮,他們正直幹練、有魄力、有能力,盡心輔助年少的明英宗。他們都非常信任于謙,全力支持于謙的工作。曾經一度,于謙的奏折早上才到京城,晚上他的提議就獲得批準。

可惜“三楊”去世以後,于謙就變得勢單力孤,受到多方面的圍攻。

其一是以王振為代表的宦官。明英宗對王振言聽計從,尊稱他為“先生”,這就催生了王振的野心,他在朝廷裡黨同伐異,專權妄為,貪污索賄,群臣都不敢招惹,隻知道去逢迎攀附。而于謙卻是個硬骨頭,從來不跟巴結王振,甚至常常據理力争。王振就借題發揮,想害死于謙,卻沒有真憑實據,最後隻能将于謙貶官為大理寺少卿來洩憤。

其二是朝廷裡的當權派大臣。于謙長期擔任地方官,按照當時的“潛規則”,地方官每次入京述職,都需要順道帶點“土特産”或者金銀珠寶去孝敬當權派。于謙卻偏偏“不識時務”,不但不送禮,就連平常的人情往來都沒有,這樣特立獨行的性格,自然引發了權貴們的不滿。可于謙不在意,他獨自守着他的清貧,寫詩自勉:

《入京詩》

明·于謙

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闾閻話短長。

于謙的曆史評價(從力挽狂瀾到含冤而死)4

3.力挽狂瀾的于謙

朝廷不喜歡于謙,可是老百姓們卻常常傳頌和想念于謙,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到北京請願,要求于謙回去做地方官。作為皇族的周王(藩地河南)、晉王(藩地山西),他們也都上書贊揚于謙是好官。于謙這樣才得以官複原職,回到地方擔任巡撫,解救處在災荒中的老百姓。

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城,擔任兵部左侍郎(兵部兼有國防部和軍委的職能,左侍郎相當于部門二把手)。第二年就發生了改變明朝曆史走向的“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軍隊大舉入侵遼東、威脅明朝重鎮宣府和大同,局勢岌岌可危。宦官王振好大喜功,明英宗朱祁鎮年少無知,他們不顧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尚書邝野、兵部左侍郎于謙等人的極力反對,輕率地決定帶領明朝的五十萬大軍和朝廷重臣向大同進發,準備迎頭痛擊來犯之敵。并安排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于謙留在北京管理兵部事宜。

王振不懂軍事,胡亂指揮,昏招頻出,在這場關乎明朝危急存亡的大戰中一錯再錯,将明朝的精銳部隊和精英階層帶入萬劫不複的境地。此戰的結局是:明朝慘敗,潰不成軍,死傷數十萬人;政府中的高級文武官員有五十多人身死,王振本人死在亂軍之中,而明英宗朱祁鎮更是慘遭敵軍俘虜,從天子淪為階下囚。

于謙的曆史評價(從力挽狂瀾到含冤而死)5

北京危急!明朝危急!前線的精銳部隊損失之後,北京防務空虛,隻剩下不足十萬的老弱殘兵,朝廷内外人心浮動。有官員畏懼瓦剌大軍,建議趕緊遷都南京(南京作為陪都,建制齊全,兼有江南物産,按照南宋那樣偏安一隅完全沒問題)。

這個建議遭到于謙的堅決反對,于謙強調,北京是國家的根本,如果南遷,必将動搖軍心,引起連鎖反應,黃河以北的國土都将淪喪,那麼亡國也就不遠了。不少正直的官員贊同于謙,郕王朱祁钰就下定決心,堅守北京城,同時升于謙為兵部尚書,領導這場北京保衛戰。

此時朝廷群龍無首,亂成一鍋粥,唯有于謙力挽狂瀾。于謙和大臣們商議,國不可一日無君,更不能因為明英宗的緣故受到瓦剌的威脅和勒索。所以決定擁立郕王朱祁钰為新皇帝,是為明代宗(景泰帝)。

于謙全面負責北京防務,他一邊舉薦有才能的文武官員擔任要職,一邊安排招募民兵、打造兵器、嚴守邊關等事務。

瓦剌大軍多次進攻,都沒能占得便宜;他們想拿明英宗要挾明軍,卻遭到明朝的嚴詞拒絕。最後隻好灰溜溜的退兵。在于謙的領導下,在全國軍民的齊心協力之下,北京保衛戰赢得了最終勝利。

于謙的曆史評價(從力挽狂瀾到含冤而死)6

4.含冤而死的于謙

蒙古瓦剌人手裡握着明英宗這張王牌,不僅沒撈到好處,反而還要白白養着他,這可不是他們的初衷。瓦剌首領也先看直接對抗沒有效果,就想出點歪招,他派人報告明代宗,表示他們願意将明英宗送回來。一山不容二虎,如果明朝有兩個皇帝,你們還不鬥得你死我活。也先坐等着看好戲,但是明朝的皇帝和大臣們沒能讓他如願。

明代宗早先隻是個救急的皇帝,國家危難之時硬着頭皮頂上去的。可是敵人退去以後,他的心态就發生了變化:相比喪師辱國淪為階下囚的哥哥,自己率領軍民保衛國家,守住江山,不是更配得上這皇帝之位嗎?他擔心明英宗回來,會威脅到自己坐穩了的皇位。

所以每當大臣們提出迎接明英宗,他就皺起眉頭,面露不快。可是這麼拖着也不是辦法。最後還是于謙出面,強調接回明英宗才合乎禮法,并且承諾皇位已定,沒人能夠撼動。倒黴的明英宗這才回到故土,一回來就被明代宗的軟禁在南宮。為穩固皇位,明代宗還将英宗時期的太子朱見深廢掉。

于謙的曆史評價(從力挽狂瀾到含冤而死)7

這樣相安無事過了幾年,于謙還是一如既往地忠君愛國,按照他剛直的風格辦事,對那些碌碌無為的高官和貴族沒什麼好臉色,繼續“不遺餘力”地得罪人。這也為他的不幸遭遇留下隐患。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明代宗患了一場大病,卧病在床。這件事卻被有心之人利用,颠覆了朝廷局勢,是為“奪門之變”。主要參與者:石亨(巴結于謙不成,深深怨恨)、徐有貞(陰謀家,投機派)、曹吉祥(王振的鐵杆門徒)、張軏(英國公張輔的弟弟,曾兵敗遭于謙彈劾)。這些人精心謀劃,打開南宮門,迎接明英宗複辟登基。

明英宗重新登位,在上述人士的鼓吹之下,誣告于謙謀立藩王(謀反罪名),更表示“不殺于謙,就無法給奪門之變正名”。就這樣,民族英雄、有大功于國家的忠臣于謙慘遭冤殺,時年六十歲。

于謙的曆史評價(從力挽狂瀾到含冤而死)8

5.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謙死後,北京城内外的百姓無不痛哭流涕,他們深深悼念于謙,卻在高壓局勢下不敢明言。

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借着擁戴之功,個個青雲直上,自以為榮華富貴享受不盡。可諷刺的是,他們都沒有落下什麼好下場:徐有貞被石亨誣陷,充軍雲南;石亨結黨營私,下獄身死;曹吉祥參與造反,全家滅族。

而我們的英雄于謙,在明憲宗成化年間,終于得到了平反,恢複了名譽。

在今天的西湖邊上,于謙祠與嶽王廟遙遙相望。相比嶽王廟川流不息朝拜的人群,于謙祠稍稍顯得冷清和落寞。但這又何妨呢,在我們心裡,無論嶽飛還是于謙,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英雄,偉大而神聖,值得我們學習和銘記。

我們也希望,在網頁搜索“于謙”的時候,彈出來的信息不僅僅是相聲大師、“抽煙、喝酒、燙頭”的那位于謙老師;還應該有更多的信息,是關于我們這位曆史偉人的,他的故事,或許更能夠傳承吧。

于謙用他的一生,踐行了他少年時代的理想: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的曆史評價(從力挽狂瀾到含冤而死)9

(全篇完~本文由【江城讀史】原創首發,侵權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