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陸良八老的事迹

陸良八老的事迹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6 15:45:55

陸良八老的事迹(功在當代利在千秋)1

陸良八老 (資料圖)。

從陸良縣城出發,沿途高山大多遍布亂石,屬典型的岩溶地貌,土地石漠化程度嚴重。然而在距縣城30公裡處的龍海鄉,道路兩旁忽然出現滿眼的郁郁蔥蔥,這就是被稱為“花木山林場”的7400餘畝林地。造林者,便是人稱“陸良八老”的八位老人:王小苗、王家雲、王德映、王家德、王家壽、王開和、王長取、王雲方。

上世紀80年代初,八位正值壯年的漢子帶頭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喀斯特山區種樹,此後又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守護山林的重任。他們植樹護林31年,建成7400畝林場,累計承包植樹造林13.6萬畝,最後又無償捐獻給集體。原本亂石嶙峋的荒山披上了新綠,當年的壯年都已白發蒼蒼。

如今,“陸良八老”隻剩四人,王家壽、王小苗、王雲方、王家雲四位老人已相繼過世。其餘四位老人中,現年84歲的王德映老人身體還算硬朗,還能向我們講述他們為之奉獻了31年的那段綠色往事。

植樹造林13萬畝

說起上山種樹的初衷,王德映說:“我們這個地方山太高,太冷了,種莊稼不成熟”,于是1980年,在造林“領頭人”王小苗的召喚下,出于朋友、兄弟情誼,王德映等七人就欣然應允,加入了他的種樹隊伍,“我們下定決心去造林,給後輩人留點(福)享受。”

王德映清楚地記得,山石太硬,一鋤頭下去,沒鑿開坑,卻與頑石相碰,一把新鋤頭挖不了幾個坑就要報廢,等把樹種撒進去,又因為“山上的小鳥、老鼠過來禍害”,樹種不翼而飛。之後,八人便探索新的種植方法,采用育苗移栽,大大提高了荒山造林的成功率。第二年育了苗,就發動全大隊十個自然村的群衆上山,在花木山造林3600多畝。這其中吃的苦,隻有親身經曆過的他們自己能夠體會。

王德映回憶道,當初大家連山洞裡都住過。碰上冬天山上下雪,有時隻能裹着一床單薄的被子,在寒冷中度過漫漫長夜,第二天一早爬起來又開始種樹了。這段艱難的“培綠”之路,前後曆時4年。到了1984年年中,占地7400餘畝的林場,已經具備了雛形。

王小苗們在花木山林場造林成功,引起了其他大隊的注意。周圍許多鄉鎮,甚至臨近的師宗縣雄壁鎮都聞訊趕來,邀請王小苗他們去幫忙造林。從1985年起,八人就把重點轉向了對外承包工程造林。到1995年,10年間,王小苗等八人率營林隊共營造各種工程林總面積達13.63萬畝。經林業部門檢查驗收,造林質量全部合格。

精心護林數十年

光秃秃的貧瘠荒山變成了林海,但最艱難的管護工作才剛剛開始。八個人在花木山林場,一守就是數十年。

王德映一直記得,王小苗險些因為護林丢了命。那是1983年的一天,他和王小苗一同守山,三天水米未進。第三天中午,王小苗一屁股坐在一棵樹下就睡了過去,王德映喊了半天都喊不醒。王德映見情況不妙,趕緊下山找來自家的小馬車,将王小苗送進縣醫院。醫生說王小苗沒病,就是胃裡沒有食物而已。王小苗的老伴第二天牽了家裡的一頭老黃牛賣掉,才湊夠了醫藥費。

每年春節前後,鞭炮炸得震天響,八位老人卻最是緊張。“鞭炮、禮花最容易引起火災,一點都不敢馬虎”,王德映說。他們八個人的家離林場不過三四公裡遠,可有八個年頭,他們是一起在山上過的年,2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裡,打着地鋪擠着睡。其餘的年份,也是輪流守在山上。

造林時,因為林木驗收合格政府會給補助,多少還有一點經費,但花木山林場是集體林場,幾乎沒有一分錢的管護費。八個人不僅沒有報酬,還必須自己解決經費問題。于是,他們開始摸索開展多種經營,自己種菜、養雞、養兔、養豬、養蠶來補貼護林開支。

在八位老人不計個人得失的精心守護下,花木山林場建成36年來沒有發生過一起火災。“這個季節,山上開滿了野花,林子裡還有斑鸠、兔子、野雞呢!”王德映說起現在的林場,笑容滿滿。

“八老”精神代代傳

為綠化荒山默默奉獻了整整31個年頭,2010年,因年老的原因,八位老人“退休”回家,并把一手建造的林場無償交還給集體。雖然不在林場了,但老人們還是經常回林場看看,老人們隻希望相關部門管護好山上的林木,“隻要他們管好(林場),我們就放心了”,王德映說。

現在的花木山林場,一棵棵筆直的華山松即将長成參天大樹,荒山變綠洲,改善了當地的生态環境。“曾經的龍海鄉一片荒山,沒有花沒有樹,全部是光秃秃的石頭山,30年後,在陸良八老的帶領下,我們龍海鄉森林覆蓋率達48.3%,居全縣第一。近年來,龍海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态環保工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陸良八老的感召下,我們每年還組織義務植樹綠化我們的家鄉。”龍海鄉黨委副書記劉石斌介紹說。

在林場旁,新建的“花木山黨員幹部教育基地”裡陳列着八老當年種樹時使用的工具、穿破變樣的草鞋,還有獲得的榮譽證書等等,全市許多的單位和個人紛紛前來感受學習“八老”精神。據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來訪人員已經超過20萬人。

花木山林場護林員王石貴也表示:“八老培育了森林,讓我們得到了實惠,他們傳下來,我們要把它管理好。”

“山高水高,不如人的腳闆高;天大地大,沒有人的決心大”,八老常挂在嘴邊的順口溜,道出了他們的堅韌與毅力。正是這種堅韌與毅力,造就了植樹造林13.6萬畝的傳奇,也成就了八老的“綠色”人生。“陸良八老”先後被授予“當代愚公”“中國最美老有所為人物”“全國十大責任公民”“雲南十大新聞人物”等榮譽稱号,榮獲“雲嶺綠化特别貢獻獎”,榮登“中國好人榜”,綠化造林帶頭人王小苗被授予“雲嶺綠化楷模”榮譽稱号。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也許有一天,“陸良八老”獲得的榮譽終将煙消雲散,但他們給子孫後代留下的,卻是寶貴的生态遺産和永恒的精神财富。

(配文圖片由陸良縣記者站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