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西貝甲】
節日和文化交流
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即将在美國度過第五個春節。我對沒有親人團聚在異國他鄉過年已經習以為常,而關于國内春節的記憶似乎還停留在并不遙遠的昨天。
五年前,我來到波士頓求學,在那裡度過了國外的第一個春節。國内除夕夜的晚上當地正是早晨,我和家人打過電話後還要出發去學校上課,這種感覺屬實有些微妙。
西雅圖街道。圖自作者
那時的我渴望了解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同樣好奇他們對大洋彼岸的中國究竟了解多少。令我略感失望的是,除了課堂上少了一半的中國同學,那天實在和平常别無二緻。雖然我不期待在美國街上的路人像國内一樣互相拜年,但沒有一絲節日的氛圍讓我感到了些許落寞。
在中國每逢聖誕節街道商場都會點亮燈光,裝飾聖誕樹,怎麼春節在美國這麼悄無聲息?一腔熱血的我渴望把中國的節日,中國的文化介紹給每一個見到的人,但是過程有些波折。我詳細地介紹陰曆的算法,過年的傳說,發紅包貼福字的傳統。很多外國朋友嘴上說着“Cool”,“Great”,“Awesome”,卻能感覺到并不怎麼走心。我也常常想哪裡出了問題,直到帕諾夫出現。
帕諾夫是我實習認識的印度朋友。當時我正在和一個中國同事寫中文名字互相認識。帕諾夫路過看後大受震撼,正好想劃水的他讓我對他講講漢字。我還記得他看到“一”,“二“,”三“時露出欣慰的笑容和看到”四“的時候懷疑人生的表情。
接着我又講了講中國人姓名的含義,代表着父母對子女美好的祝願,還幫他根據音譯起“帕諾夫”這個名字,告訴他含義是“信守諾言的人”,帕諾夫滿意地點頭接受了。而帕諾夫也向我介紹了他們文化裡名字有意思的地方,比如他們家族父親的姓會作為兒子的名使用。
後來我們越聊越多,比如中國十幾億人使用同一種語言,而印度不同邦之間語言存在巨大的差異。如同水到渠成般,我對他介紹了春節,而他也把排燈節這個對于印度同樣重要的節日介紹給了我。
我突然意識到這次的交流如此順暢,我不再向以前填鴨似的把想傳達的東西一股腦地塞給别人。我們平等地分享,就感興趣的話題展開,在愉快的氛圍中對彼此的文化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遠大于單方面的灌輸。從此以後,我更多地以交流者而不是“教授者”的身份與其他國家的朋友交談。
第二年春節,我和學長邀請六七位來自希臘,阿根廷等國家的研究生、助教來家裡做客。我們準備了豐盛的中餐,包餃子的活動,除此以外還要求每個人帶一道家鄉的特色美食來和大家分享。那天我吃到了甜到掉牙的蛋糕,香濃的蘑菇湯,硬到咬不動的烤肉等一系列特色美食,也聽到了很多動人的故事。我不禁感歎可能每一個在外的遊子,都有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文化的願望吧。
文化的碰撞可以迸濺出火花,也可以毫無波瀾。我想這是因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讓沒有背景的人充分了解的。不同的土壤培育出不同的果實。
我想起中秋節前後和帕諾夫與安德魯去看棒球賽。散場後去地鐵站的路上,我看到一輪圓月高挂夜空,心中有些激動,于是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感想。他倆一臉迷惑地看着我:“哥們兒你在說什麼?”我告訴他在中國的文化裡月亮總是承載着特殊的感情——思念。見他更加迷惑我就解釋雖然分别的人們不能見面,卻可以共賞一輪明月,把相隔兩地的人們串聯起來。他倆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眼神看起來卻還是不能理解。
中秋圓月帶來的多愁善感對于從小就背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的我們似乎是再正常不過,可是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可能很難産生這樣的感觸。由此也帶來了少數族裔後代對自身文化認同的問題。
我的經理是移民到美國的,他跟我抱怨自己幾歲的孩子們對排燈節這樣的傳統盛大節日都提不起興趣,反倒是每到萬聖節、聖誕節就興奮得不行。後來我把自己代入思考了一下,如果我從小在美國長大,不曾聽到春節熱鬧的鞭炮聲,沒有和從五湖四海趕來的親人們在老家相聚,“春節”這兩個字恐怕也隻是缥缈的符号吧。
西雅圖的疫情
2020年的春節或許是我過得最五味雜陳的一個春節。我告别了學生的身份,卻沒有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未來一片迷茫,又逢疫情肆虐,美國也每況愈下。那種感覺概括起來就是 “前已無通路,後不見歸途” 。
西雅圖夜景。圖自作者
後來,我去了西雅圖工作。疫情開始之初,我每天都關注新增的數字,看着所在郡的日增病例從幾百增加到幾千。過了一兩個月,日增病例突然回落到了一千以下,我們都以為形勢向好。誰知道短暫的平靜之後,病例數如同坐火箭一樣上升,而如今全美一天能有接近一百萬人感染。而我也盡量取消出行的活動。
我是第一批遠程入職,居家辦公到現在的員工,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去過辦公室的工位,沒有和同事們一起線下工作過。兩年間組裡的同事來來去去,很多人從入職到離開,我們緣悭一面。這種虛幻的感覺十分奇妙,就像一起聊天的網友有一天頭像突然暗了下來,然後再也沒有上線。我的老闆問我居家辦公習不習慣,我說我從第一天上班就是居家辦公。
有論調稱,這兩年的學生們也失去了很多,隻能在家獨自面對屏幕,失去了和同齡人相處、學習的機會,而這些變化要五年、十年後才會顯現出來。我想現在我們唯一确定的,是很多東西已經改變了,并且可能回不去了。
美國:打疫苗送漢堡,西雅圖鼓勵民衆接種新冠疫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冠開始以來,老美從上至下對疫情的态度很放松。2020年,我發過幾天高燒,因為時期比較微妙,所以我決定去醫院檢測核酸。去之前就先給醫院打了電話,結果從醫生和護士的防護措施依然很随意,戴個口罩就來見我了。我說明症狀及來意後,醫生對我說回去休息就好了,你這麼年輕,即使得了新冠也沒事的。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才做了檢測。
沒過多久,我室友因為手術需要提供核酸檢測證明,他就打車前往。一見司機就說明了自己的目的,表示要是擔心的話自己可以取消訂單。結果司機大哥哈哈一笑讓他上車,跟他說 “沒事哥們,我可是純爺們” ,還不忘補上一句 “你要是真得了我也不怕” 。說罷驕傲地拍拍自己的肱二頭肌。俗話說有因就有果,這麼看來,如今日增個幾十萬上百萬也不稀奇。
美國的疫苗接種雖然簡便,但拒絕疫苗的人屬實不少。前幾天買菜路過西雅圖市中心正好趕上了反疫苗集會。一位白胡子老大爺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講,看見路過的人帶着口罩還會讓他們摘下來,順便送一句”Shame on you!”(為你感到羞恥)。
我屬于惜命的疫苗支持者,上個月剛打了加強針。比較心塞的是有效期,疫苗卡上的有效期不到六個月,怕是又得打第四針加強針了。順帶一提,華州去年冬天頒布了法令規定室内場所如餐廳、酒吧都需要接種兩針以上疫苗才能進入。看起來是個好政策,但執行起來隻查疫苗卡不看身份證。這就導緻即使沒打疫苗,随便用一張接種過疫苗的疫苗卡照片就可以在所有場所出入自如。
2022年的春節
寫下這篇文章時離春節隻有兩周,而距上次在家過年已經過去兩年了。可惜今年因為疫情等因素限制,無法和家人一起過年。
今年除夕和春節,我和朋友們都早早請好了假拒絕上班。火鍋局和桌遊局應該是少不了。最盛大的活動應該是一起看春晚。出國前就聽說春晚和閱兵是海外華人最喜歡的兩個節目,當時的我還不能理解,尤其是春晚,我每年隻挑小品相聲看。而如今我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從雜技表演到歌舞節目都看的津津有味。
我想大概是我們和國内親人朋友能一起做的事本來也不多,春晚也算是承載了我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獨在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觸尤為真切。我和很多中國同事一樣,攢好了假期,隻希望疫情早點過去,能夠回國和家人團聚。
疫情已經與我們共存兩年了,大家也經曆了難過、迷茫和疲憊,都想問“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無論好不好,我想我們都要一如既往地熱愛生活,這也是春節重要的意義之一,我們可以懷着對新年的希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帶給周圍人真摯的祝福,把勇氣和快樂傳遞給他人。
我想對疲憊的人唱支歌,對沮喪的人講個開心的故事,祝願所有的人新年快樂。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生活的軌迹,如果我們不能選擇生活,我們至少可以選擇面對生活的态度。祝願所有人平平安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