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雨,總是來得猝不及防,上車的時候還是晴空萬裡,到站下車了卻是烏雲密布,雨絲緊接着就淅淅瀝瀝洋洋灑灑而下。身邊是急匆匆掠過徑直躲進店家的路人,幸虧我算是真正做到未雨綢缪,包包裡總是備一把折傘,晴可遮日,雨可擋風。此時在古樸的石闆路上慢慢行走,空氣中彌漫濕潤的清新,沒有七月流火的炙烤,沒有數九寒天的凜冽,忽然生出一種歲月靜好的心情。
練塘的傳說很多,有說是三國東吳在此修建池塘操練水軍,隻是後來被越國滅掉,越國也沒有把勝利果實保存到最後,後來楚國滅越,練塘成為春申君黃歇的封地。對,沒有聽錯,就是電視劇《芈月傳》裡面穿越千山萬水追尋真愛芈月的那位“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國丞相黃歇。在這裡說說這段曆史,不過是強調練塘底蘊深厚罷了。
在一家彌漫着小腳粽子香味的店鋪前,我詢問目的地的走法,店家熱情地幫我指明方向,臨了又添上一句:“來這裡有什麼玩的?幾十年都是老樣子。”
我一笑對之,隻能在心裡回答:每次來不都是因為這裡還是原汁原味的老樣子麼?真的要變繁華了,也許就沒有了我一直向往的味道,那就沒有過來的念想了。
千百年來,練塘市河潺潺不息,微波蕩漾,在它兩岸生活着的住戶不知道更替了多少人,白牆黛瓦的民居也不知道翻造了多少次。練塘什麼都可以少,獨獨不能沒有茶館。當年陳雲同志少年時期就是在家鄉古舊的茶館“戤壁書”,或是揭竿而起的英雄人物,或是遵守傳統的才子佳人,都成為影響他一生的作品。1946年,在練塘古鎮下塘街的民居商鋪之間,多出一間茶館,取名也是随手拈來直接用了街名。幾張八仙桌,幾條長闆凳,開始營業,據說最初之時白開水是免費供應的。那時候這裡僅僅是一個歇腳的地方,一個家長裡短的地方,一個互通信息的地方。
70多年來,雖幾易其主,幾易其名,卻一直是茶館,沒有人想過若幹年後,這裡的人聲喧嘩會變成滿目瘡痍,這裡的客來人往僅剩一片廢墟。2013年,當一元一碗的茶水都無人問津的時候,倒閉成了它唯一的命運。
為貫徹落實鄉村戰略,練塘鎮在青浦區第一個提出了争創“上海市美麗鄉村示範鎮”的目标。徐琴就是在此時應家鄉召喚而來,她離開練塘很多年了,憑着執着的打拼已經小有成就,有自己的茶館,琴行,書畫院,還成為青浦茶文化協會的會長。她知道此時回來參與“振興鄉村”建設,在經濟上隻有付出沒有收獲,但她還是回來了。她跟我說:1946年開辦的茶館,2013年倒閉了,原因就是經濟蕭條。我既然來了,就着這杯茶,要讓古鎮氤氲茶香,然後一代又一代傳承,而不是在我們手裡沒落。我期待當我不在的時候,這裡的文化還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所以取名叫做“茶于•1946”。
從青石闆跨進“茶于•1946”,瞬間如同隔絕了兩個世界,從“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美麗鄉村進入了“琴棋書畫詩酒茶”的古樸雅舍。同樣有茶,總會因為不一樣的布置和格局營造出不一樣的氛圍,從而讓身心衍生不一樣的愉悅。
兩位衣着複古的中年女子在茶室小憩議事,旁邊有書,桌上有茶,牆上有畫,角落有花,這樣的營造讓茶境悠然,惬意内涵;同樣衣着複古的服務員正忙着縫制類似香包一樣的小物件,很少聊天,整個茶室靜宜安逸;品種齊全、包裝精緻的茶葉被不規則分置,可以選購也可以欣賞;主人娴靜雅麗的照片躲在一隅,低調卻不會淹沒她的美麗;風格不一、随處可見的茶席,接待人數不同的茶友;黑色煙熏的老舊竈台旁邊懸挂着嶄新的草鞋,重重地塗抹着歲月的痕迹;牆壁上精彩活動的剪影,“茶于•1946”一直等待着遠來的朋友……還有茶具、書畫、古筝、琵琶……無一都能成為茶室一道随意悠閑的風景。
中國的茶文化曆史悠久,興盛于唐宋時期,茶肆茶行比比皆是,陸羽有《茶經》記載清晰,還原了唐人對飲茶的高要求嚴規範,茶道茶藝有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個環節。“五之煮”中,對選水要求“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對取火則要求“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對“候湯”則要求“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
唐時大都會在茶室挂上《茶經》之類以示主題明确,到了宋元時期,換成名人書畫居多,以此吸引書畫愛好者進來飲茶聊藝術;也會按照四季變更,制作一些藥茶,冬能送暖,夏能降暑;還會在茶席場景中擺上一些奇花異草烘托氣氛;當然也少不了以優雅樂曲助推生意的方法。這類擺設相對層次高一些,所以成為“皆士大夫期朋約友會聚之處”,“朝歌暮弦,搖蕩心目”,一般普通百姓很難登堂入室,倒是可以在門外做一些茶攤或者流動小買賣。
唐宋對喝茶的環境、背景已經開始注重竹林、松下、名山、清澗等宜茶的幽境,所以能在“茶于•1946”遇見一套設施齊全的茶席,對于喜歡茶道茶藝的人來說,無疑是歡喜的。
在一次接待工作中,聽到一位茶友說:這裡好漂亮,好像到了日本喝茶一樣。徐琴有些茫然,中國原始的傳統宴席文化大都以跪坐方式,漢代以前閱讀、書寫、飲食、喝茶都在案幾上,日本隻不過學習了漢文化,然後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加以發揚成為自己的文化。現在的人怎麼反而把華夏傳統誤作日本文化了呢?于是就有了“茶于•1946”後庭一百餘平的茶席場景,主位上單獨有茶席、茶具,四五枝白菊傲然綻放。旁邊紗幔輕垂,内外都安置了古琴,客席是四張竹編長條茶幾拼接,座位則是20公分高低的藤編坐墊。
既然是青浦茶文化協會的領頭人,又有“茶于•1946”這樣一個平台,那麼從初始單純擺一個茶席到如今從茶具、桌椅、香薰等細節的精益求精,隻想展示茶文化的精髓,為普及和傳承優秀的中國傳統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茶于•1946”又多了一個“茶文化國際培訓點”的名稱,更加名正言順地推廣茶文化的研究成果。
我與主人面對面,中間擺着小小的茶席,兩杯馨香,幾許小吃,對面是一扇幾乎落地的玻璃窗,可以看見小院子裡的風景。忽然有陸樹聲《茶寮記》的味道“涼台靜室,明窗曲幾,僧寮道院,松風竹月,晏坐行吟,清淡把卷。”聽她講自己的故事,講茶于的故事,講茶文化的故事。此時,洋洋灑灑的夏雨,青翠墨綠的植物,随意擺放的茶具,門前清流的市河,清淡搖曳的茶香,都變成了詩意的點綴。生命中總有一些時間期待這樣的靜宜和淡泊。
茶藝流入青浦是在90年代初,部分市民的生活條件日趨富裕,此時由福建茶商在青浦開設的茶葉店,開始兼營茶館生意,看上去僅僅隻是純粹的喝茶聊天,卻由此形成青浦茶藝的雛形,為青浦茶藝的逐步普及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雖然因為時代、交通、地域文化、經濟條件等因素,一直處于良莠不齊的階段,但很多青浦人開始接觸茶文化,随後激發了個人愛好,從而開始拜師學習茶藝的專業知識,成為行業佼佼者帶領茶人将青浦茶藝漸漸走向成熟。
徐琴就是在這個時候“偶遇”到這個之後的生命中再也沒有放下過的摯愛,她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精通古筝古琴的演奏。最初接觸茶藝,完全是帶着玩的心情,茶藝也隻是一些皮毛,一直到成立了文化公司推出“琴筝茶畫”的項目,琴、筝、畫是他們夫妻的強項,唯獨茶藝是短闆,令她萌生了學習茶藝的念頭,從2007年開始,通過12年的時間,一邊研究一邊學習,現在已經獲得國家級茶藝技師。在上海職業培訓指導中心取得了高級茶藝師的職稱,接着就去北京、台灣、杭州等地,甚至美國、日本等國家,與茶人溝通交流,隻為精進自己的茶藝。
在中國茶科所學習,去中國茶文化學院培訓,這所院校設有茶文化專業,得到了學院派教授、茅盾文學獎得主、浙江省作協專業副主席王旭烽老師的親授。在王老師的帶領下,徐琴作為唯一的上海人與廣東、貴州、杭州等地的茶人一起參加了“10人訪問團”,前往美國亞特蘭大孔子學院進行為期17天的茶文化交流活動。此次前往的學員不單有像徐琴這樣專注茶席設計的茶文化傳播者,還有茶連鎖、茶舍、茶生意、茶空間等多個茶文化領域的高手,為自己茶藝文化增添新的靈感和元素,也為青浦茶人争得了榮譽。
這也是徐琴為什麼在“茶于”連年虧本的狀态下依然堅守的原因之一,每個人都有抹不去的鄉愁,她也一樣。她說:這是我的家鄉,我回到這裡,就不想去任何地方,覺得心靈有了歸屬感,安靜,跑去繁華的地方會讓我煩躁,令我的心一直漂浮着,不知道在哪裡遊蕩。
為了讓茶館可以用不一樣的形式繼續保留存在的堅持,徐琴還是決定開辦民宿、餐飲,用來貼補“茶于”的經營。民宿的環境延續着茶文化的優雅和包容,更是練塘樸實無華的展露;練塘依水傍湖,湖鮮美味清甜,茭白聞名遐迩,稻米香糯可口,每每客人過來,總是身心放松之餘,難免生出依依不舍的心情,人未走已經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國内外許多喜歡中國文化的使者一起來到“茶于”,開課講座,共聊茶事;也會有街道、社區、婦聯等部門帶領孩子一起來到“茶于”體驗傳統文化,來一場“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點燃孩子多彩夢想的”親子活動;也有專家、學者一起來到“茶于”做一個有關茶文化的新書首發儀式,讓“美的事物茶說了算”……“茶于•1946”悄無聲息地傳播着茶文化。
一席茶事,一段歲月,一路光華,一地芬芳。徐琴也在這裡不斷創作茶文化作品,不斷《在路上》《在路上•習》《在路上•守望》……這些都是借鑒中華傳統茶宴、茶會的精華,取長補短,配上悅耳典雅的古筝,清新脫俗的箫聲,展示茶人心路曆程的原創作品,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她說:每個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在路上,我們活着就應該一直學習,我們活着還要守望,要秉承一個美好的期待,接着老一輩的守望,我們還是要堅持守望。
茶于•1946在練塘,你也一定會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