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膠片攝影的四大參數

膠片攝影的四大參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3:52:58

1888年,當時的伊斯特曼幹闆公司(現柯達公司)利用塗布機将感光乳劑塗在透明的軟片片基上,用于拍照的膠卷由此誕生。從此,照相底片以幹闆一統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感光材料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膠卷初登舞台,并不意味着幹闆技術瞬間沉入曆史,幹闆技術的支持者、和制造商使出渾身解數來挽救他們的投資,膠片被剪成同樣的尺寸裝入片夾,用于幹闆攝影的大型相機。

1.柯達發明膠卷和普及型相機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前身伊斯特曼幹闆公司生産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底片的便攜性大大的提高,感光材料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1900年,柯達公司推出便攜型照相機白朗尼,使膠卷和相機完美地結合起來,相機的發展因此開始向小型化和輕量化方向演進,至此,攝影真正普及于老百姓。這是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使用不同類型的膠卷相機開始充斥市場。相機的發展因此開始向小型化和輕量化方向演進。  

膠片攝影的四大參數(攝影技術發展史)1

1900年,柯達公司推出便攜型照相機白朗尼

2.徕卡35相機和柯達135膠卷

1912年,奧斯卡·巴納克(Oskar Barnack)開始研究如何利用電影膠卷較為常見的膠卷拍攝靜态照片,并成功研發出35mm相機。1913徕卡推出了世界第一台利用電影膠卷來拍攝照片的35相機(Ur-Leica),因早期的電影膠卷高度為35mm,而得名于35相機。早期35mm膠卷片盒與膠片是分開銷售,片盒規格由相機廠家自行定義。用戶需要購買片盒後,在暗房中将電影膠片的片頭剪去,再自行裝配、卷片。1934年,柯達推出135膠卷和世界上第一款135相機——柯達RETINA,135膠卷在出廠時已經将膠卷放入片盒之中,可以不用暗室就能方便的往相機裡安裝膠卷,該相機誕生後的5年時間銷售近30萬部。

膠片攝影的四大參數(攝影技術發展史)2

1913徕卡推出了世界第一台利用電影膠卷來拍攝照片的35相機

3.各有特色的膠片相機

1928年,雷哈夫将三鏡頭立體相機進行改進,成功得研制出使用6*6膠卷的雙鏡頭反射取景相機:Rolleiflex。該機成為人類攝影史上經典中得經典。

膠片攝影的四大參數(攝影技術發展史)3

6*6膠卷的雙鏡頭反射取景相機:Rolleiflex。

1948年哈蘇推出首台中畫幅單鏡頭反光相機1600F,1957年哈蘇推出了經典的 500系列相機的第一部 Hasselblad 500C,這台相機采用組件式設計,可以更換鏡頭、取景器以及片盒。

1948年,愛德華•蘭德博士研制出第一台即時顯影的寶麗來相機Polaroid 95,片子分為顯影相紙和帶有藥水的負片,在拍攝時機身内部有滾輪碾破相紙内的藥水,經過一定的定影時間,揭開相紙的兩層,即可顯影。

膠片攝影的四大參數(攝影技術發展史)4

愛德華•蘭德博士研制出第一台即時顯影的寶麗來相機Polaroid 95

4.單反照相機誕生與自動化起步

但是在1959年日本尼康公司推出第一架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Nikon F之前,人們還是要去忍受旁軸和雙反帶來的視差。1960年日本旭光學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通過鏡頭内測光的TTL測光式單反照相機——賓得SP Otmatic,使35mm相機開始了自動化發展階段。1985年日本美能達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架自動對焦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美能達α7000,這是現代自動對焦相機的始祖。

膠片攝影的四大參數(攝影技術發展史)5

1959年日本尼康公司推出第一架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Nikon F

在這個階段攝影技術主要是在相機方面的改進和完善,德國的萊茲、羅萊、蔡司,美國的柯達等公司研制生産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日本照相機技術異軍突起,電子技術逐漸深入到照相機内部,多種測光、高精度的電子快門、自動調焦、電子自拍機曝光補償等各種功能得到廣泛的應用,高度自動化、小型、輕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光學工業制成了含有稀有元素的新型光學玻璃,從而更好地校正了攝影鏡頭的像差,使鏡頭向大孔徑和多種焦距的方向迅速發展。黑白感光膠片的感光度、分辨率和寬容度不斷提高,彩色感光片開始推廣,從而使攝影隊伍迅速擴大并走向專業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