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曹磊
實習生 陳宇豪
視頻剪輯 何婷
小時候的武漢伢,能有一隻竹籠子關着的蝈蝈是夏天最開心的事情之一。随着城市生活變遷,這樣的情景難再有,然而,今年夏天剛剛入伏,武漢街頭就出現了“籠子裡的蝈蝈”。這樣的蝈蝈一隻賣到15元到20元,價格不算便宜,卻也有不少家長願意給孩子買來感受曾經自己體會過的快樂。
蝈蝈每隻15元到20元
“裝載竹籠子裡的蝈蝈,叫起來的聲音很熟悉,現在太少見到了。”7月11日,有網友表示,武漢伢小時候最有特點的“寵物”蝈蝈,重新出現在了身邊:“這簡直帶回來了我們童年的快樂。”
中午接近12點,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漢口崇仁路,找到了讓網友贊歎的竹籠子裝的蝈蝈。在現場,一輛老式自行車上挂滿了一個個小籠子,裡面的蝈蝈不停發出熟悉的叫聲,但聲響并不算很大,竹籠子的圓球造型、材質确實與70後、80後、90後武漢伢小時候玩過的一模一樣。
裝蝈蝈的竹籠子除了圓形的以外,記者還發現了各種以古風為主的廳堂、木屋造型的蝈蝈籠子,看上去更為大氣。
商家介紹,普通圓形竹籠子裝的蝈蝈是15元一隻,特殊造型竹籠子裝的則是20元一隻。氣溫越高、天氣越熱,蝈蝈的叫聲越大,養起來也更好玩。
從北方來每天隻吃一粒毛豆米
在現場,有多位年齡不一的市民圍觀竹籠裝的蝈蝈,不斷有人出手買下,然後咨詢蝈蝈的馴養方式。
“一般能活多久,需要怎麼喂才能養得好?”在花30元買下兩隻蝈蝈之後,市民劉先生問。
“養蝈蝈基本不用怎們打理,每天喂一粒毛豆米就差不多了。”商家介紹,蝈蝈的生存能力很強,而且進食不多,屬于非常好養的另類寵物:“原來我們都隻用把它們挂在房檐上,随便丢點什麼都能吃。”
對于并不算便宜的價格定位,商家稱都是因為蝈蝈捕捉和運輸的綜合成本比較高。“現在南方已經很難捉到蝈蝈,這些都是從河北、河南等北方省份的鄉野間靠工人捕捉起來的,然而用竹籠子分裝,再‘坐’各種交通工具送到武漢來,綜合成本蠻高。”按照這樣的人工、材料和物流成本,最後再根據編織不同造型竹籠子的工藝費用,定下了每隻15元到20元的價格。
備受歡迎或成新興農業附加産業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市民在路過時,都會駐足觀賞、咨詢,最後再購買。尤其是帶孩子在附近上學或參加暑期培訓的家長,往往會買給孩子。
“蝈蝈是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昆蟲寵物,現在小孩子很難看到,就買一個回去給兒子玩玩。”市民劉先生稱,大自然的事物對于孩子來講更有吸引力,家長也願意為此花錢。
商家稱,從6月中下旬開始,他會在漢口解放大道沿線的學校周邊銷售,最近幾個周末裡每天都賣出100多個,最高時一天能賣出200多個蝈蝈,進賬情況還算不錯。
蝈蝈除了因為觀賞科普的寵物功能備受歡迎以外,記者還從武漢農業專家處了解到,在北方農村裡,目前已有發展昆蟲養殖的農業附加産業,觀賞性蝈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這些昆蟲具有較強的消費屬性,農戶還可以通過編織昆蟲籠子賣給農業公司的方式增加收入,也可由此形成線上線下的整套銷售鍊路,以形成完整的産業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