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咱們博大精深的中國菜裡,有些菜外表看上去明明很像,菜名卻相差很多,常常容易讓人弄混淆。
就比如前段時間,我去朋友家吃飯,看到她端上來一盤豬肉丸子,色香味俱全,我忍不住誇贊道,這獅子頭做得真好。沒想到,朋友立即反駁了我。她說,這菜不叫獅子頭,而叫四喜丸子。
明明都是用豬肉做的,外觀看上去都是一顆顆滾圓的肉丸子,就連色澤也差不多,為啥名字卻各不相同呢?在查閱了大量資料,以及請教了幾個大廚朋友後,我總算有了答案。
同樣是傳統名菜,“獅子頭”和“四喜丸子”有啥區别?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探個究竟。
無論是獅子頭,還是四喜丸子,它們都是中國菜裡的經典名菜,并且都是以豬肉為主料制作而成。不過,它們看上去極為相似的外表,背後卻隐藏着不同的美食文化和烹饪技法。關于這兩道菜之間的區别,我把它們總結為下面4點:
1、菜系不同
獅子頭,是源自江蘇揚州一帶的傳統菜肴,屬于四大菜系中的淮揚菜。相傳隋朝時期,隋炀帝曾沿大運河南下,禦廚們以揚州四大名景為主題做成了四道名菜,其中有一道叫葵花肉丸,它就是獅子頭的前身,後來才正式更名為“獅子頭”。
四喜丸子,則是一道經典的魯菜,在山東地區人們舉辦的各種宴席中,常能看到它以壓軸菜的身份出現在餐桌上。關于四喜丸子的由來,跟唐代詩人張九齡有關。相傳他在結婚當天,得到了失聯已久父母的消息,于是便命廚師做出了這道象征好事連連的四喜丸子。
2、制法不同
制作獅子頭時,用到的主料多為五花肉,并且通常還會加入荸荠、冬筍、蝦仁等輔料,烹調技法上多采用清炖、清蒸或紅燒這3種方式。
制作四喜丸子時,用到的主料相對要簡單一些,多為豬肉,有些四喜丸子還會加入海參、海蟹、海蝦等輔料。在烹制四喜丸子的過程中,需要先用油炸一遍,再進行蒸或煮,做獅子頭則無需經過油炸。
3、擺盤不同
獅子頭的擺盤相對要随意一些,可以多個肉丸擺放在一個盤子裡,也可以單個擺放,有阖家團圓、和和美美的寓意。和獅子頭相比,四喜丸子通常是将四個肉丸子擺放在同一個盤子裡,因為四喜丸子裡的“四喜”,象征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如果擺錯數量,就沒法對應上菜名的寓意。
4、口感不同
獅子頭屬于典型的南方菜,如果是清蒸、清炖版的獅子頭,看上去會比較清淡,吃起來是清爽開胃,不會有過重的調料味道,更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并且通常會佐以高湯食用。和獅子頭相比,北方菜四喜丸子的口味要更重一些,口感上注重濃油重醬,比較入味,并且因為經過油炸的原因,吃起來會覺得外酥裡嫩。
【四喜丸子做法示例】
在了解了獅子頭和四喜丸子的區别後,下面再跟大家分享一個四喜丸子的做法,一起來看看。
食材:半肥瘦豬肉餡500克、荸荠10個、雞蛋1個、小蔥1根、生姜1小塊、生粉、生抽、料酒、食鹽、白胡椒粉、蚝油、老抽、白糖
1、馬蹄煮熟後去皮切碎,小蔥和姜切末備用;
2、将馬蹄碎、蔥姜末放入肉餡中,敲入雞蛋,再加2勺生抽、1勺料酒、半勺食鹽、1/4勺白胡椒粉、半勺生粉,攪拌均勻後,搓成4個大小均等的丸子,再用手交替來回摔打20次,這樣肉丸子會更Q彈;
3、鍋中加入足量食油,油溫6成熱後,将丸子逐個下鍋,炸至丸子定型、外殼變硬、慢慢浮起來後,再用漏勺盛出來;
4、另準備一個鍋,将炸好的肉丸子放進去,再倒入3碗清水,加1勺蚝油、1勺生抽、半勺老抽、半勺白糖,焖煮15分鐘左右即可。
【懶喵心得】
明明很像,為啥一個叫獅子頭,另一個卻叫四喜丸子?相信看了上面的分享後,關于這個問題,大家心中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答案了。獅子頭和四喜丸子,可是兩道完全不同的菜,前者屬于淮揚菜,後者則屬于魯菜。
其實,我覺得還有一個很好的區分方法,如果是山東的朋友做了道類似的菜,那是四喜丸子的概率很大,如果是江蘇的朋友做了道類似的菜,那很有可能是獅子頭。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随手點個關注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